下巨虚
穴位概述
下巨虚为经穴名。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下巨虚属足阳明胃经,小肠之下合穴。
名释
下,下方;巨,巨大;虚,中空、空隙。胫、腓骨间形成较大间隙,穴在此空隙之下方,故名。
别名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名巨虚下廉;《素问·气府论》名下廉;《千金要方》名下巨虚;别名下林、足下廉。
(下巨虚的准确位置)
标准定位
下巨虚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9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下巨虚在小腿外侧,犊鼻(ST35)下9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正坐或仰卧取穴。
或于足三里下6寸取穴(《针灸甲乙经》);另说“在上廉上二寸”(《外台秘要》);“在丰隆上三寸”(《循经考穴编》)。
(下巨虚)
穴位取法
正坐屈膝位,在犊鼻下9寸,条口下约1横指,距胫骨前嵴约1横指处。当犊鼻与解溪穴的连线上取穴。
下巨虚在小腿外侧,犊鼻(ST35)下9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正坐或仰卧取穴。
穴位解剖
下巨虚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腱)、(踇)长伸肌、小腿骨间膜。有胫前动、静脉。分布着腓浅神经分支及腓深神经。皮肤由腓肠外侧皮神经和隐神经双重分布。针由皮肤、皮下组织在趾长伸肌的内侧进入胫骨前肌(腱)及其深面的(踇)长伸肌。两肌之间有胫骨前动、静脉及伴行的腓深神经。(参看上巨虚穴)
布有腓浅神经分支及腓深神经;并有胫前动、静脉通过。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小腿骨间膜→胫骨后肌。
特异性
小肠之下合穴。
下巨虚的功用
主治病症
主治少腹疼痛,泄泻,痢疾,胸胁痛,小便不利,脚气,乳痛,下肢痿痹,足痿不收等。
主治肠胃、下肢等疾。如肠鸣腹痛、泄利脓血、消谷善饥、腰痛控睾、涎出、喉痹、偏风不遂、寒湿脚气、胫肿、足痿、胸胁痛、乳痈、暴惊狂言、小便黄等。现代多用以治疗细菌性痢疾、急慢性肠炎、下肢瘫痪等。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癫痫,精神病,肋间神经痛;
3.运动系统疾病:下肢瘫痪,下肢麻痹痉挛。
刺灸法
刺法
直刺0.5~0.9寸,局部酸胀,向下扩散至足背。
一般直刺0.8~1.2寸,可灸[1]。
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2]。
灸法
艾炷灸或温针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
配伍
下巨虚配幽门、太白,有清利湿热的作用,主治泄痢脓血。
下巨虚配阳陵泉、解溪,有活血通络的作用,主治下肢麻木。
文献记载
《灵枢》: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甚,及小指次指之间热,此其候也,手太阳病也,取之巨虚下廉。
《千金方》:脚气初得,脚弱;腰脚不遂,不能跪起;小便难黄。
研究进展
肩痛 针刺用泻法,留针10~15分钟,配合活动患肢,治疗92例止痛效果好。
实验观察,针刺本穴对阑尾排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
参考资料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2.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