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啧啧啧”的行业故事
“静静的历史。”
这是作者分析伊利股份的第六篇文章。
在上一篇文章中(发布于微信公众号:villike的财务自由笔记),我提到:
“之所以在我国出现这样的局面,就是因为2008年,震惊中外的“毒奶粉事件”。
这个毒奶粉事件,我们都已经耳熟能详,表面上看,这个事件很清晰:
“一家叫三鹿的无良企业,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往奶粉里添加三聚氰胺,导致婴儿喝了奶粉以后,出现各种发育畸形,天理不容,最后倒闭了。”
下一篇文章,我会给读者展示,一件看起来简单、暴力的三聚氰胺事件,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复杂背景。”
我们开始吧。
01
—
刨根问底
跟前面的“倒奶事件”案例一样,在这个事件里,我们只需要往前走一点点,就能挖出很多东西来,最直接的一个问题就是:
这家企业的人,是心理变态吗?故意去害孩子?
我们自然的反应是,应该不会这么极端,那进一步的问题就出来了:
这么做,有什么好处?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说得一点都没错,我们很容易就能想到,这个事情一定是对操刀者有好处的。
那问题就又来了,往奶粉里加三聚氰胺这个事儿,是谁干的?
你可能觉得我明知故问,“三鹿呀?不是很清楚吗?”,但是,具体是三鹿的哪些人呢?
就是这样,如果你打破砂锅问到底,在网上一点点找信息的话,你可能会发现一个自己以前没有思考的世界和原因。
而这个过程,就是你独立思考的过程。
这个顺藤摸瓜的过程,有时候甚至不需要你有多少专业知识,需要的,只是顺着上一个问题,以及它显而易见的答案,去找下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而已。
直到你觉得,所有的一切都基本说得通为止。
02
—
真相
关于这个事件,有几个事情分享给读者:
第一个,往奶粉里加三聚氰胺这个事儿,不是三鹿干的,是收奶的人干的,然后收奶的人把原奶加入三聚氰胺,卖给了三鹿。
第二个,三鹿确实犯有监管不严,甚至不排除私下里有和收奶人串通的可能性,总之,三鹿收了毒原奶,做出了毒奶粉。
关于前面这两个点,乳企充满了无奈,伊利的年报里,有一次,也只有这一次,委婉地表达对这个事情的“委屈”观点:
“随着公众消费理念的成熟,和科普素养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再简单地把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等同于食品安全问题。”
第三个,收奶的人为什么要加这个东西?
其实这个问题更准确的话,是“收奶的人,为什么要往奶粉里加东西”?
因为事实上,当年往原奶中,加各种各样的东西,是产业链上各方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事情。
之所以要加东西,是因为这样,原奶才更容易达标,这样就可以赚更多的钱。
第四个,当时,其实远远不止三鹿有这个问题,只是因为刚好爆发在这家企业。
事实上,当时绝大多数的中国乳企,在后来的抽检中,都查验出三聚氰胺,伊利蒙牛,无一例外!
所以,这是一个行业性的事件。
这个事件,除了我们都知道的“监管力度不足”、“奸商利欲熏心”等原因外,还有一段行业历史,需要让读者们知道。
你们会发现,一切都有因果。
这个故事,要从中国的奶业历史开始说起的,我们要一起回到开国的年代,也就是1949年后。
03
—
回首向来萧瑟处
1950年,内蒙古海拉尔乳品厂建成,同年,上海开始用喷雾法生产光明牌奶粉,这两个事件,应该算是新中国的乳制品行业启程的标志。
一直到1990年左右,我国的乳制品行业,发展缓慢,特点就是:
第一,以奶粉和巴氏消毒奶为主,后者可以理解为现在所说的“鲜奶”,与现在市面常见的“常温奶”对应。
巴氏奶的保质期,在7天以内,常温奶保质期,6个月甚至更久。
第二,年产量一直不高,且没有什么增长,一直在300-400万吨左右徘徊。
第三,乳企国有为主,普遍规模很小,而且基本都是计划配给,换句话说,想喝奶,要有“条子”。
1993年,一家叫“呼市回民奶食品总厂”的企业,经过股份制改造,摇身一变,成了“内蒙古伊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伊利诞生了。
从1995年开始,一些国外有乳制品业务的企业巨头,开始在中国做生意。
比如雀巢、达能、卡夫等,他们给我国的乳制品企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行业开始蓬勃发展。
1996年,上海光明乳业有限公司成立,在其女掌门人的出色带领下,迅速成为华东最强大的乳企。
1999年,由于和时任伊利一把手郑俊怀不合,郑俊怀的得力干将牛根生,带领一波员工出走,成立蒙牛。
至此,中国乳业三大巨头已经全部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关于这三家的恩怨情仇,我们后面会再讲到,我们暂时略过他们的身影,继续沿着历史向前。
04
—
缘起
2000-2004年间,中国乳制品行业发生了两件影响深远的事情,改变了行业的格局。
第一件事情,是出台了“禁鲜令”。
这个全称是《食品标签国家标准实施指南》的文件,规定:
采用巴氏消毒法制作的牛奶,不能被称为“鲜奶”,而只能叫做“灭菌奶”、“巴氏杀菌奶”这种听起来就没什么吸引力的名字。
读者们不要小看这一条法令。
在这个法令颁布以前,中国大约有超过3000家乳企,绝大多数生产的都是巴氏奶,也就是前面说的,保质期在7天内的牛奶。
而这个法令的出台,就等于把美女的妆给卸了,更过分的是,把美女的漂亮衣服,换成了看起来邋遢的睡衣。
第二件事情,是伊利蒙牛和瑞典包装企业利乐公司的合作。
各位不要小看我们喝牛奶时的那个盒子,这个被称作“利乐装”的包装盒,目前全球几乎只有这一家企业能够生产,虽然我至今不知道是为什么。
但是,这个神奇的小盒子,让牛奶的保质期一下子从7天变成了6个月。
这是绝对的质的飞跃,我国的原奶大部分产在北方,但是消费南方更多,过去由于保质期短,所以北方的奶没法到南方去,乳企普遍比较小。
而这个利乐装,彻底突破了限制。
从那之后,伊利蒙牛的“常温奶”就一飞冲天,迅速占领了中国的大街小巷,因为北方企业有着无与伦比的奶源优势。
这里岔开一点,讲讲网上前段时间盛传的“伊利蒙牛N条罪状”的新闻。
我个人认为,内容逻辑性有待考量。
他的核心观点之一,是伊利蒙牛通过推动国家出台“禁鲜令”,限制了包括光明乳业在内的众多巴氏奶公司发展,让这两家生产“常温奶”的厂家异军突起。
但是,根据网上的信息,禁鲜令原定于2005年10月1日起实施,但由于争议太大,最终推迟至2007年1月1日实施,到2009年下半年解除。
真正实施,也就2年半时间,而且据说,由于受到很大抵制,执行效果也大打折扣。
另外,光明是在2004年营收被伊利超过,2005年被蒙牛超过,说2004年推出的禁鲜令,是主要原因,还是有点牵强的。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没有找到“光明不能做常温奶”的证据。
退一步说,哪怕禁鲜令真的限制了光明的发展,这时候尽快调整方向,也是一条明智的道路。
05
—
光明的故事
至于光明为什么没有这样发展,我们从光明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一二,以下是一个简版的光明发展故事。
1996年,光明成立,掌舵人王桂芬是位女将,但经营能力非常出众。
2002年,光明上市,当年是当之无愧的行业老大,营收超过当时的行业第二名(伊利)25%。
由于常温奶的爆发增长,2004年和2005年,光明在营业收入上,相继被伊利和蒙牛超过。
2007年,光明换帅,新任领导郭本恒也是不负众望,2008年即带领团队研发出中国乳业的一款重磅产品——常温酸奶莫斯利安。
2015年,光明掌门人郭本恒因腐败而被调查,第二年入狱。
紧接着接任的高管团队,3年后再次离职。
从上面这个缩微版的光明历史,我们可以明显看出:
这家公司之所以没能保住行业第一的位置,一方面,是在常温奶上的发力不足,错过了历史时机。
另一方面,是在管理层上很不稳定,各种入狱、适应不了的事件,让公司蒙上了阴影。
我带着读者,从小路走了很远了,现在带各位回到我们的主干道。
回到前面,我们是从“毒奶粉事件”,开始走入小路的。
为什么会有“毒奶粉事件”?
因为在2000-2008那几年,有四个因素,对这个事件有影响:
第一,由于行业的大趋势,再配合常温奶这个“超级加速剂”,乳制品行业迅猛发展,业务快速发展的时候,很多风险和问题,就会被掩盖。
第二,禁鲜令加剧了中国大多数奶企,尤其是原产巴氏奶企业的焦虑,造成很多动作走形。
第三,原奶的生产商过于分散,虽然有了奶站,但是,一个是毕竟多了一层,另一个是奶站本身也很分散,所以乳制品企业的检测难度,其实比现在高很多。
第四,虽然在2008年之前,也出现过“大头娃娃劣质奶粉”这样的事件,但是,乳企并没有真正觉得“肉疼”,所以在检测上,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我们再回到更大的“主路”上去,我们最前面讲的是这个观点:
“中国的乳企,尤其是大乳企,对于原材料的价格掌控,一定会越来越强。”
得出这样的结论,我的依据是什么呢?
对于乳企来说,未来真的不怕原奶价格波动了吗?
下一篇文章,给读者展示系统的思考,以及我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