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了解的糖尿病知识

心血管疾病一般指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和血管(包括冠脉、脑血管和全身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栓子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往期杂志当中,我们常常是讲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这一期,我们将反其道而行之,聊一聊其他疾病患者(如心血管疾病患者)该注意哪些与糖尿病相关的知识点。

首先需要关注的就是血糖。大家都知道,正常人空腹血糖为3.9~6.1毫摩尔/升。有时候一顿饭不吃,或者吃的过饱,就会导致血糖上下波动。这时候人体内的胰岛就会发挥作用,通过增加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或者增加分泌胰高血糖素来使血糖水平上升,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的水平。而当胰岛功能出现异常,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高血糖就可能长期存在。值得一提的是,从血糖正常到确诊糖尿病,这之间还有一个阶段,那就是糖尿病前期。这是很多朋友都忽视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很多朋友体内血糖值虽然还未达到确诊糖尿病的程度,但是长期一点一点稳步上升的血糖,已经开始对身体造成影响,如果自己本身还存在有其他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则可能导致自身疾病的恶化。一项研究就指出,即使没有糖尿病病史,随着空腹血糖水平的升高,与空腹血糖5.00~5.50mmol/L相比,随着血糖升高。人群冠心病发生风险也会逐渐增加(即便尚未达到糖尿病标准)。而当心血管疾病患者已确诊得了糖尿病,那么心血管疾病与糖尿病的关系则更加密切,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也会增加。综上所述,无论是否是糖尿病患者,都应当对血糖这个值多加注意。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早些发现血糖值的异常,则能够早些降低自身疾病恶化的风险。不过血糖的变化,日常中肉眼通常看不出来,因此,建议心血管疾病患者每半年或者一年去做一次糖尿病筛查。

第二个值得其他疾病患者注意的点就是体质指数(BMI)。长期的能量摄入,会导致肥胖,而肥胖则会诱发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不堪重负,功能受损,出现高血糖,患上糖尿病。一项研究指出,超重、肥胖者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是正常体重者的2倍和3倍。与体重稳定者相比,体重增加者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90% ~ 170%,而体重减轻5 kg以上者患糖尿病的风险减少了50%以上。当然体重指数的增加,不仅会增加患者患糖尿病的风险,同样的,还会对自身疾病造成影响。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控制体重可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病和死亡。《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中指出,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患病率密切相关,随着体质指数的增加,血压逐渐升高。BMI每增加一个单位,冠心病的发生风险就会小幅度的增加。与代谢因素健康的正常体重人群相比,代谢因素健康的超重和肥胖人群冠心病的发生风险分别增加了26%和28% ;代谢因素不健康(血压升高、高TG、低HDL-C、高血糖和腰围增加,具有上述3种及以上危险因素)的正常体重、超重、肥胖人群冠心病的发生风险会依次升高。此外,超重、肥胖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生风险大幅上升。与正常体重者相比,男性超重、一级肥胖、二级肥胖者AMI的发生风险分别增加了32%、 70%和131%,女性分别增加了54%、 55%和64%。与维持体重在正常水平的参与者相比,男性肥胖者AMI的发生风险增加了67% ;减重至正常水平的肥胖者AMI的发生风险减少了34%。另外,与正常体重(20 kg/m2 ≤ BMI <25 kg/m2)者相比,肥胖(BMI ≥ 30 kg/m2)者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增加了14%。这些都是随着你肉眼可见的体重增长所可能出现的危害。也正因此,保持一个良好的体质指数,不仅是为了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同样也是为了降低自己本身存在的疾病变严重的风险。而如何保持一个良好的体质指数,建议患者做好膳食营养综合管理。(表1)膳食营养综合管理营养状况多病共存(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体重不足少量多餐增加蔬菜水果保证蛋白质:多选用鱼肉、鸡肉、大豆蛋白及瘦肉,三餐蛋白质均衡分布适量运动戒烟酒体重正常维持平衡膳食,增加蔬菜水果、粗杂粮、豆类、鱼类摄入;减少肥肉、咸菜摄入;食盐摄入<6克;食用油摄入<25克/天;戒烟酒肥胖减轻体重至正常清淡饮食,少油限盐减少脂肪:少吃肥肉、荤油、动物内脏,油炸、煎烤改为蒸、煮、炖增加运动戒烟酒来源:《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