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朴素但又颠簸不灭的教导——京剧名家马崇仁采访录
2010年10月28日下午,我曾去北京京剧院附近的马崇仁先生家进行采访。时间久了,这段记忆就有点模糊了。马先生也已在2015年去世,再想采访已不可能,而当时的采访录音竟也找不到了,颇感遗憾。好在今日(2018年7月29日),突然看到以前一些手写的记录,颇感有点价值,便再做一些加工,留在这里。
马先生时年88岁,精神尚好,待人接物也好,把我让到里屋。屋子里摆设很简单,墙上挂着一幅书法作品,是李瑞环给他写的,赞誉他“潇洒飘逸贵精美,继往开来一大家”。坐下不久即有保姆端上茶,马先生又问我抽不抽烟,没有一点架子。这令我颇感愉快。
马崇仁在自己的居室(张建安摄于2010年)
马崇仁是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的长子。11岁入中华戏曲专科职业学校,主要学花脸。四年后辍学,其父马连良让他到一个戏班子效力,告诉他要天天练功,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并告诉他:“不要挑,什么都要干,面就宽了。”马崇仁听从父亲的教诲,白天练功,晚上为戏班子效力。
几年后,父亲马连良为马崇仁专门请了何连涛先生,让马崇仁跟随其学武生,就在崇文区豆腐巷的老宅子。这时的马崇仁18岁,年龄已偏大,练武生是很难的,要经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特别是“撕腿”。
提起“撕腿”的经历,那确实是非常受罪的。一开始还死命扛着,但后来马崇仁实在受不了了,就说:“师大爷唉,我真不成了!我疼得要命。”马崇仁的母亲也看不下去了,而父亲马连良则坚持说:“不撕腿,唱不了好戏。让老师处理。”马连良知道:没有勤学苦炼是没法演好的。马崇仁因此继续坚持,按他的话说,就是:“大筋也疼,搀起来,在院子里跑十几圈。再踢,再掰,'撕’了有半个多月1个月的。腿最终踢出来了,那个罪实在难受,没有那个狠心练不出来。”之后,马连良就让马崇仁到自己的班子上当武生。因为经过了勤学苦练,所以也就经得住考验,马崇仁的武生戏颇被叫好。
再后来,因为某些原因,马崇仁又开始学老生。从武生到老生也不容易,也需要慢慢来。马连良对儿子说:“你由一个一个小活做起,慢慢慢慢来,把武生的痕迹消除掉。”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马崇仁才开始练老生。
那么,马崇仁演老生后,是不是以前练武生时所吃的苦就白吃了?非也。这是可以互相帮助的。
盖叫天在上海演出,许多人都想跟他同台演出,但盖叫天都没有答应。但盖叫天在看了马崇仁的表演后,认为马崇仁是出演卢俊义的合适人选。于是二人同台演出,轰动了上海滩。
马崇仁说:“能与盖叫天一起演出,这是我的荣幸。”在上海出演时,马崇仁30岁左右。
马崇仁还受到过梅兰芳的指点。有一次,梅兰芳对马崇仁说:“我看过你演武生,但还没有看过你演老生。今天可以看一看。”等演出完毕,梅兰芳对马崇仁说:“你的声音太高了。”马崇仁当时还不解其意。后来,等马崇仁跟随侯喜瑞学习花脸时,侯先生给他讲:“唱老生要唱出沧桑感。”马崇仁这才理解了当年梅兰芳的指点。
周信芳老人也指点过马崇仁,曾教他《走麦城》中关羽的几个身段。
对马崇仁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父亲马连良。马连良曾这样教导儿子:
“要多看、多学、多问、多练,要多总结经验。多看,就是看到人家的优点,用得上的就要拿来,不要总看别人的缺点。多学,学到肚子里烂不了,艺不压身。多问,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要不骄不躁,批评你提意见是对你的帮助。多练,包含勤学苦炼。什么时候都不要骄傲,只有你不骄傲,就还能继续往前走。”
这些朴素但又颠簸不灭的教导,对现在的年轻人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