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文坛]潘兰香的随笔《一片诗情待酒浇》(外一篇) 2024-06-11 21:34:23 一片诗情待酒浇 《世说新语》中载:竹林七贤之一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裤衣,诸君何为入我裈?”读此文,不禁莞尔。他是够放荡不羁了,但他又没上街裸奔,何碍他人观瞻,他人却有偷窥之嫌,思绪溯魏晋,同这位仁兄携手归酒乡,不亦快哉!酒,在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里,酒香四溢,酒痕杂衣。陶渊明作《饮酒二十首》,篇篇有酒。“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其不平凡之处,是"为欢"在人家墓地这种引人伤感之地,”感彼柏下人”,”未知明日事”,渊明的胸怀该是超脱了悟,勘破俗谛,临丘墓而不生悲,喝酒境界参透了生死之谜。他的《饮酒》其五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酒意微醺飘飘然忘乎形的诗人在自己的庭院中随意采摘菊花,偶尔抬头与南山相视,人闲适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倾千觞亦不醉!曹操亦有“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及至唐代,诗与酒,酒与诗,酒中有诗,诗中有酒。李白斗酒诗百篇,他是诗仙,更是酒仙,”五花马,干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他虽醉,却清醒,视富贵如浮云,视权贵如腐鼠,视美色如敝履,视大道如青天,尽管他“举杯销愁愁更愁”,仍有”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酒,赋予诗人自由精神的象征和物化。连沉郁顿挫的杜甫也“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朋友之间肝胆相照的情怀,尽在涓滴美酒里!宋词里,酒更是一众词人的红颜知己。东坡词中”一樽酹江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酣胸胆尚开張”,酒,让坡仙豪放旷达,贬谪黄州,官场失意,他的人生虽辛酸多舛,但酒中有真意,多少艰难苦恨,该随满瓯酒,长江水,而滚滚东逝了!“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这是易安的词,酒,暖不了女词人的身,更暖不了她的心,词,凄凉哀婉让人不忍卒读,那杯酒,该是无力举起了,薄酒一杯,让人愁肠百结,寒意四起,容颜也如满地黄花憔悴损了!上自汉魏,后至唐宋,诗词里的酒香透过书页悠悠飘来,诗人无酒不成诗。李商隐在那首《无题》中写道: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他用酒深情歌颂爱恋而无狎意,那心有灵犀的女子,该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了!他在成都写诗:美酒成都堪送老,与垆仍是卓文君。亦妙绝!又想起去岁金秋去成都,在都江堰古色古香的街道,小桥流水,绿柳高杨,猛见一酒亭,墨黑隶书“文君酒”,一艳妆美女当垆而坐,目不转睛盯着电脑屏幕上的麻将,这不是相如的文君,无文君卖酒,相如浮夸附丽的词章,也如汤汤锦水,与世長绝了!那么,在日暮江头,与不爱多言的老杜,放歌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不要在蜀地的风雨凄迷中,浊酒一杯,潦倒离乱! 不朽才消一句诗 晚唐诗人司空图在巜争名》和巜携仙录》中,两次提出“不朽才消一句诗”。这样的说法似乎有点太过夸张,但细想来亦不无一定道理。传世的经典,确实不在数量的多寡,惊人的诗句,只消一句便击中读诗人的心田。譬如,“枫落吴江冷”这句千古流传的诗,横绝一孤句,区区五字,在唐诗璀璨的星河里,也能独放异彩。相信很多人没有记住诗的作者崔信明,可这句诗如奇峰峭壁上天然生成的十丈莲花峰,灵秀神奇,荡人心目。南朝诗人谢灵运,才学甚高,对自然景物的观察细致入微,笔下清新佳句也是叠出不穷。如巜登池上楼》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便深受后人赞誉。元好问写诗赞曰: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唐朝许浑的巜咸阳城西楼晚眺》,一句“山雨欲来风满楼”,常被人用来比喻政治气候突变的预兆或信号,此句一出,千年不朽,试问原作有多少人还能背诵?北宋宋祁的巜玉楼春》中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让宋祁获”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桂冠,整首唯美明朗的词,因了那一名句,渐至淹没在绿杨烟外晓寒中了。宋代诗人潘大临,在重阳前夕的傍晚,听窗外秋风飒飒,秋雨潇潇,诗兴大发,挥笔写下:满城风雨近重阳。刚写完这一句,门外催租人气势汹汹的逼租,待他打发完那个煞风景的家伙,早已诗兴阑珊,此句诗一经流传,遂成不朽。以上几位诗人的一句一联,不是恰好印证了司空图的“不朽才消一句诗”的说法吗?我想,冗长平庸的文章,其实真不如那些短小的精辟美文,与其写那些又臭又长的裹脚布,不如千锤百炼出妙语来得实在。司空图大概亦如是想吧!有朋友说,此乃一家之言!其实,也是见人见智罢了。耐读的文章,皆不是以长短而论的,我想这是共识吧!但最近网上尘嚣甚上的“屎尿诗”,让我见识到了贾浅浅的诗,尿骚屎臭,活色生香的生活味道,可诗的美,让我寻寻觅觅好半天,却是四顾茫然,所以只能借用某些大师给她的赞语:很不错,很有味道!我很想向这位大师求证:味道,您是用味蕾去感知的吗?如此相较,古人那些断句诗,可以堪称不朽的,想来不会有人反驳我的吧! 潘兰香,学了医,却做着学医之外的梦。《新东西》编辑部主 编:向天笑 赞 (0) 相关推荐 “崔黄叶”趣话 曾小云 一 成多禄是清末民初诗人.书法家,乃当代著名对联文化学者常江先生的曾祖父.近读成多禄<赠吴缶庐>一诗,对首句"大句崔黄叶"用典产生疑问.经查阅资料,才搞清其真正 ... 揭开诗人饮酒之谜 微醺人生 有酒有故事 请您关注酩悦 诗中酒香,酒中情浓.我国是诗的国度,也是酒的故乡.在诗词的王国里飘着浓浓的酒香,在浓浓的酒香里酝酿着浓浓的诗情. 文:程竹怀 | 整理:酩悦团队 诗酒结缘,美酒流 ... 解读刘禹锡《秋词》:罕见的写秋美诗,刘禹锡一改文人悲秋风格,写出积极乐观豁达之情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自古以来,到了秋天,人们都感觉到的是苍凉.悲情和寂寥,但我说,却是秋天要好过春天.晴朗碧空下,仙鹤冲云而上 ... 暮春读诗:独坐时光一隅,安享岁月静好 <题弟侄书堂>: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这是唐代诗人杜荀鹤为自己侄子的书堂所题的诗, ... 风雷雨中秋立,躲在家里读诗-----立秋话古诗 瓠 叶 <诗经> 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有兔斯 ... 【雅人韵士】余奕彬|归来云影白,隐去晚霞红。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诗人简介 余奕彬:网名无思,广东澄海人,1978年12月入伍,8在南海舰队服役二十一年,中校军衔,后转业到拱北海关工作二十一年,现已退休.荣立三等功四次,被评为海军优秀党支 ... [黄石文坛]潘兰香的随笔《春蚕语丝》(外一篇) 春蚕语丝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下班经过小学校,路边卖蚕的,卖桑叶的人,一声吆喝便勾住了孩子们的魂. 原以为童心市场早已被网络,游戏攻城略地,可看见那些蹲在地上专 ... [黄石文坛]潘兰香的随笔《荼靡开尽亦有花》 荼靡开尽亦有花 坐在窗下,听初夏的雨,穿林打叶,高壮的香樟树,碧叶如洗. 雨天闲坐,面前剔透晶莹的玻璃杯里,一片柠檬,几片薄荷清香四溢,再有一本书,翻开或看几页,或神游物外. 阳台上的花草 ... [黄石文坛]潘兰香的随笔《我的客人》 我的客人 儿子前几天打电话说,要回来过端午节.掐指一算,他有两个月未回来了,其实,他的工作地在武汉,不算远的. 我头一天便开始洒扫庭除,铺床换被,把书柜上的绿植去老叶修造型,他爸上菜场采买他爱 ... [黄石文坛]潘兰香的随笔《流萤照夜飞》 流萤照夜飞 <太平御览>里,有引了<续晋阳秋>上的故事,说有个叫车胤的孩子,好学不倦,穷贫买不起油灯,夏天央求娘亲缝了白色的练囊,内中盛上数十个萤火虫,用来夜以继日地读书. ... [黄石文坛]潘兰香的随笔《生如飞蓬》 生如飞蓬 在那块开阔的空地上,茅草深茂,蒲公英金黄的花朵向日而倾,鲜红的蛇莓匍匐在碧叶丛中,那棵自然天成的南瓜藤蔓都悄悄攀上我的裾角,看得久了,所有的草木都别有系人心处. 贴地生长的植物,总需 ... [黄石文坛]潘兰香的随笔《鸟殇》 鸟殇 叶底清唱三两声,总在我无眠的清晨,啼绽彩霞满天. 那只总是啄食窗棂上牵牛花种籽的鸟儿,在窗外叽叽喳喳,上下翻飞,长尾巴扫过喇叭花的藤蔓,喇叭花紫蓝色的笑意盈盈任它胡闹.花开正酣,花季犹長,你 ... [黄石文坛]潘兰香的随笔《文友聊天录》 肖爱梅的青铜与王者 文友肖爱梅说,你是青铜,最近在巜新东西>发稿挺多,真是高产,我悄悄笑了,青铜才是我的定位,我心里想.我明白她不知道青铜的时代内涵,我本是青铜啊! 我对她说,你是王者,巜黄石文 ... [黄石文坛]潘兰香的随笔《女人花》 女人花 清晨的微雨中,山上公园里的花,无论叫得出芳名或是佚名的花朵,都如佳人带泪伫,翠袖临风舞,无人亦自芳,深叹:美女息如花,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把花,比做美人,我不是第一人,诗仙 ... [黄石文坛]潘兰香的随笔《与往事交谈》(外一篇) 与往事交谈 也许是老了,总爱怀旧. 怀旧,使记忆中轻快或苦涩的往事美妙起来.其实这美妙的底里,有着内在的隐痛,心在流血,嘴角还要泛出一丝笑容. 奶奶把仅有的一碗油盐饭给了大哥吃,被在外面玩耍突 ... [黄石文坛]潘兰香的随笔《我的名字》 我的名字 那日去听胡晓光老师讲座,初识文友張兰花,和冷月,冷颖,肖爱梅一起,边走边聊,不知怎的说到了各人的名字. 我们一致认为,冷月的名字好听,唯美.肖爱梅是古诗词功底深厚的女子,吟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