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仔钧、练夫人与“全城堂”
章仔钧、练夫人与“全城堂”
在中国的姓氏文化中,宋朝以前的章氏前非显赫的著姓。但自宋朝以后,历元、明、清各朝,一千多年来崛起成为一个颇有影响的族姓,历代名人辈出,从宋代的章得象、章惇、章楶、章衡、章谊、章良能、章鑑,元末明初的章溢,清代章学诚,民国时期的章太炎、章士钊等,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自宋代一直到今天,中国,特别是长江流域各省的章姓人,都承认唐朝末年居住在福建建州浦城县的章仔钧及其父章修、祖章及,是世系脉络分明的章氏鼻祖。一般中国姓氏,无论赵钱孙李,对本族姓都冠以地理郡望,如“陇西堂李氏”、“清河堂张氏”等,唯有章氏于本族姓的郡望冠名却很独特,都自认是“全城堂章氏”,内中究竟有何历史因由?
章仔钧,字仲举,号彰良,出生于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卒于后晋天福六年(941年)。祖章及,曾于唐文宗大和六年(832年)任康州刺史;父章修,仕唐为福州军事判官,其妻刘氏墓地白羊坟(在今浦城县县城西郊莲花垅)尚保存至今。
章仔钧生于唐末乱世,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黄巢挥师自浙江衢州“刊山开道七百里”,越过仙霞岭,攻入浦城,年底攻占福州,其时章仔钧年十一岁。
稍后一支由寿州人王绪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则率兵南下,光州固始人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投奔王绪,这支队伍由赣南进入福建,攻占了汀州、漳州等地,不久王潮取代了王绪,并于唐僖宗光启二年(886年),率部攻占泉州,到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年)攻占福州,至此王氏据有福建全境。乾宁三年(896年),唐昭宗任命王潮为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为副使。次年王潮病死,王审知接任节度使,从此开始总掌福建军政长达近三十年。此时的章仔钧已娶浦城北乡仙阳练村富户练氏之女练寯为妻,练寯生于唐咸通十三年(872年),比章仔钧小四岁。
王审知接掌福建政权后,本人生活比较节俭,实行保境安民政策,注意发展经济、文化,他的一系列开明政策,吸引了不少中原地区的衣冠士族进入福建为其效力,当时的福建较之战乱频仍的中原地区,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因此,蛰居浦城的章仔钧也决定出山投奔王审知。唐末天祐年间(904-907年),年近四十的章仔钧到福州拜见王审知,并献上所撰战、攻、守三策,颇受赏识。王审知乃向中央朝廷荐举,授予章仔钧检校太傅、高州刺史、西北面行营招讨制置使之职。
章仔钧于是率领王审知拨给的五千兵马进驻浦城,防备西面的南唐、北面的吴越两国对福建的侵犯。章仔钧在浦城忠实地为王审知把守福建北大门,时间长达二十余年。他将大本营设在浦城县城以西五里的西岩山下,其家属亦居住于附近的西村(今浦城县城西郊莲塘镇吕处坞村尚有“西村”地名)。
在章仔钧驻守浦城期间,曾发生过一次战事,南唐一姓卢的将领率军进入浦城,向西岩山章仔钧营垒发起攻击。章仔钧一面组织抗击,同时派出部下两名得力军校边镐、王建封往建州搬兵救援。南唐军队在章仔钧率部抗击下撤回江西,而边、王二将因大雨阻滞,援兵误期一日,按军法应处死。在章仔钧默许下,由练夫人出面私下将二将释放,并给予盘缠让二人离营逃生。边、王二将遂投奔南唐,后来成为南唐的重要将领。
后晋天福六年(941年),章仔钧病逝,练夫人乃往建州城(今福建建瓯市)随在此任职的子女居住。此时,王审知去世已十六年,在这十几年中,其子孙互相残杀,将休养生息了三十年的福建又搅得动荡不安,元气大伤。其子建州刺史王延政和在福州称帝的王延曦也闹得兵戎相见,王延政索性也在建州自封皇帝,国号为“殷”。实际他只拥有建州附近四个县的地盘,老百姓戏称其为“四县天子”。年逾古稀的练夫人其时便居住在建州这座“皇城”之内。
公元946年,南唐李璟政权看到福建已乱成一团,认为时机已到,遂起兵攻取福建,于是以查文徽为帅,任过镐为招讨使、王建封为先锋桥道使。率兵攻入闽北,一直打到建州城下。边、王二将打听到当年的救命恩人正居住在城中,于是勒令下属,攻克建州后不得肆意杀戮。边、王二将则找到练夫人居处,向她拜谢救命之恩,并给予旗帜作为标识,请她树在本家族住处门外,以免军队在屠城烧杀时伤及恩人。练夫人乃慨然表示拒绝,说:建州城内十万无辜百姓如果得不到保全,一家独活有何意义?不如先从自己的家族开刀。二将感于练夫人、太傅公当年恩义,乃下令禁止屠城,这就是历史上世代相传的“练夫人保全建州城”的故事。
此后,练夫人于南唐保大十年(952年)病逝,享年八十一岁。建州百姓感念练夫人的恩德,公议将其安葬在城内府衙大堂之后,并建造全城阴德祠,春秋祭拜,将她作为建州保护神来纪念,被誉为“芝城之母”(建瓯别称芝城)章氏子孙自此以后,无论迁徙何地,都以“全城堂章氏”自称,并以此引为自豪。
练夫人祠墓历千年沧桑,直到近代毁于“文革”,建瓯市人民政府复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原址塑练夫人铜像一尊,以表示对这位伟大女性的永远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