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岁醒。

新春,岁醒。

春节序曲来自東方生活美学00:0004:07
▲點擊綠色音頻聆聽音乐
春节
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
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
但口头上又称过年
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
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春节不仅是一个节日
它对我们有着特殊的意义
正是这一天的存在
让我们彼此找到心的所在
做回自己,心存温暖
又增添新的力量
开始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前行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
从汉武帝太初元年,以孟春正月为岁首。后一直沿用至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
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春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一般从年前的小年便开始“忙年”。
春节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祭天祈年,祭拜诸路神明。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
过年是一种严密的流程按班就步,有条不紊要祭灶、熏腊肉、香肠;磨豆腐、打年糕、蒸馒头、扫房子、
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人们“开门爆竹”,送旧迎新和接福。正月初一,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卑幼者必须叩头致礼,谓之“拜年”。
春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
春节,人们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合家欢聚饮屠苏酒。很多地方,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为的是聚财。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吉祥习俗吧。
 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放三枚叫“连中三元”;放四枚叫“福禄寿禧”;放五枚叫“五福临门”;放六枚叫“六六大顺”……
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人人见面互道一声“新年好”,这新的一年也就开始了。
 拜神
 
正月初一也是拜神的日子,有宗教信仰的朋友可去庙里烧香祈福,以保一年的顺利平安。
烧香祈福后,红红火火新的一年就开始了。
 吃斋
吃过了年三十的大鱼大肉后,初一当天第一顿饭,全家人却要吃素食。
“斋”与“灾”同音,而吃斋也意味着“吃灾”,将新的一年中的各种灾难全部“吃掉”,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祈求来年顺利。
 吃年糕
大年初一吃年糕是中国人的传统,寓意着“节节高”。
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吃饺子
除夕、大年初一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不过现在不少南方人也加入到吃饺子的行列中。
在除夕时吃饺子,取“更年交子”(来年交好运)之意,大年初一吃饺子则是为了一年交好运。
 吃汤圆
在南方,大年初一的早餐汤圆一定更具特殊意义,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团圆美满。
大年初一这天,汤圆不叫“汤圆”,叫“元宝”,吃汤圆也不叫“吃汤圆”,叫“得元宝”。

 占岁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

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
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的风俗。
 拜年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拜年。
春节是一种记忆
有了过年的热闹
才会明白回家的期盼心情
春节是一种团圆
有了亲人的陪伴
才有你在外坚强的理由
春节是一种味道
有了爸妈做的饭菜
才有了浓浓的思念味道
新年的第一天里
我们有太多的感谢要送给每个人
让我们用最真诚的情感祝福他人
也祝福自己
谢谢,在过去的一年里
陪伴我们走过每一段路的人们
是他们,让我们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春节
新元复始,万象更新
也愿你
在崭新的一年里
迎来全新的自己
祝大家新春快乐,牛年大吉
诗意生活美学

中国人的生活美学
1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春节,新年问候 !

诗意生活美学

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又称过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春节#传统节日#东方美学#诗意生活美学
视频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