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兵马俑是“国宝”,而陶俑的鞋底,揭示了秦军强大的原因

秦兵马俑的发现,令世界人民都感到震撼,在万众瞩目的光环下,世人只看到了秦国军容的威武,却忽略了秦国强盛的细节。您可能永远都不知道,秦兵马俑不起眼的鞋底中,居然存在着天大的秘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947年3月,陕西省临潼县骊山镇农民在挖掘水井时,偶然发现了数枚碎陶片,在深度发掘之后又挖出数个真人大小的陶俑。由此秦兵马俑正式进入人们的视线,成为当时举世瞩目的焦点。

秦兵马俑位于秦始皇陵的陪葬坑内,其作用也很明显,就是为了陪伴秦始皇,让始皇帝在地下继续享受至高无上的权威。秦兵马俑的出土,只能用“震撼”一词形容,它们的出现,再现了两千年前强大王朝的鼎盛,也让我们能够隔空与古人对话,直观感受战国时期的风云变幻。

秦兵马俑之所以被称为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绝非只是因为其规模庞大且历史悠久,更重要的一点是,秦兵马俑中的任何一具都存在差异,绝非“量产”而是“纯手工制造”。著名导演张艺谋拍摄的电影《古今大战秦俑情》中,就曾描绘过一个桥段,即兵马俑都是以活人烧制而成的,因此彼此之间的身高、相貌、装束都完全不同。不过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秦兵马俑虽然不是以真人烧制,却果真是以真实士兵为具体模板制成的。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秦兵马俑俑人之间才会显示出各自的差异,更能很好地展现秦朝将军与士兵的神态,对于后世研究秦国军制体制、士兵战斗装备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布莱希特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的道理,世界上也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兵马俑。在兵马俑“战斗序列”中,存在一个极其特殊的兵俑,它的出现,似乎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该兵马俑为长戈俑,属于秦国步兵兵种,它与其他兵马俑的姿势不同,呈现为单膝半跪姿态,重心置于另一个脚上,因此而言,其半跪的脚上便露出了鞋底。

此时可能有读者会感到好奇,在秦国兵马俑之中,半跪兵马俑并不在少数,为何唯独该兵俑能被单独讨论呢?其中的原因很简单,正是因为其鞋底与其他兵俑完全不同。该半跪的兵马俑鞋底为线绳纳制,专门用以增大摩擦力。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其鞋尖与脚跟处,线头的密度极高,而鞋子中部却针脚稀疏。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值得人们深思,因为鞋尖与鞋跟是磨损最严重的部位,因此秦人才会对其进行细致加工,而鞋中部位置磨损较少,故此不会对其刻意加工。由此我们也能看出,秦国人的工匠精神已经被发挥到极致,凡事不敷衍拖沓,而是存在极强的针对性,如此“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认真态度,也是秦国能够成为强国的根本原因。

战国烽火燃烧了几百年,秦国能够最终独占鳌头,于诸多国家之中脱颖而出,正是靠着最质朴、认真的态度。汉代学者贾谊在《过秦论》中以“奋六世之余烈”来形容秦始皇,的确非常贴切,因为秦国历代君王皆是眼光长远之君。正是由于他们的独特眼光与见解,才令商鞅、范雎、尉缭、张仪等人进入到秦国政治集团的中心,令其迅速崛起。此消彼长历来存在,正是这些影响秦国命运之人,居然全部是被魏国、楚国等赶出来的落魄之人,六国君主终于为自己浅显的眼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为秦国“输送”了大批的人才。

秦国能够在历史上留下辉煌的一笔,取决于君主对待万事万物的态度,也取决于秦人发于内心的认真精神,一枚小小的鞋底看似并不起眼,却完美地折射出了古人智慧的光芒。

参考资料:《西安兵马俑之谜》陕西出版社出版 赵继华著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