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换一个角度来看,现在在瑜伽练习或教学中往往我们强调的更多是How - 怎样做这个体式, 瑜伽课的引导词大多是这个位置要怎么样那个位置要怎么样 ... 但是在练习中很少有关于Why的提示和知识-就是做这个下犬,做这个三角,到底做什么,要产生什么作用和影响。所以大多数学生可以大致知道体式的顺序,和每个身体在体式中位置怎样摆,但是多数的瑜伽练习者和爱好者对于我们为什么要做一个特定的体式都没有太多的了解。这也造成了一个现象,就是大家更多追求体式外部看起来怎样,但是却对体式的功能和作用知之甚少从而漠不关心, 自能通过那些超级业余的所谓瑜伽订阅号看点“世界都知道了怎么你还不知道...', '什么什么体式的不可不知的10大益处”之类的垃圾信息。我写这个文章也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不一样的角度: 就是如果我们能更多地了解一个体式到底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就能更好地自我指导自己的练习,或者是引导学生的练习,从而让体式的外观更有意义。毕竟我们的瑜伽体式练习不是为了拍牛叉的照片,而是为了对我们的身心灵产生正能量的影响。举个例子,如果我们认为下犬式是“休息”的体式,那我们练习的时候就会意图达到“休息”,不仅错过了下犬式本应该达到的目的,反而会放松进入亚休息状态,这样就给练习打了折扣。我们的练习不论做的是怎样的体式,不论是难是易, 都是有其具体的原因,不然我们做这个体式不就是为了给外人表演吗?写到这里应该有不一样的声音了: Guruji说了, practice, practice, practice, all is coming, 可以翻译的一个版本就是:少问为什么,闷头练吧,都会来的。 这个也是我的座右铭,但是我还是认为能早点来的为啥非要等呢? 能不受伤就来的,为啥非要受伤后再来呢? 不是Guruji他老人家说的有问题,而是特定的教导都要放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下来看才有意义。如果把这个教导当成教条,那就没有必要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我们可以怎样知道体式的作用和功能呢? 实际上我在订阅号的很多文章中都分类介绍的体式的作用。这里重新简述一下最基本的原则: 就是首先要观察脊柱的位置, 因为脊柱位置为体式要达成什么样的身体功能提供最直接的提示。比如Utthita Trikonasana三角式基于它的脊柱位置可以看成是侧弯体式,这样我们就知道它和其他的侧弯体式一样的功能如拉伸身体的侧面, 帮助加深呼吸,打开胸腔等侧弯的主要功能, 虽然它也有开胯打开髋外旋肌的功能。 Janu Sirsasana 头碰膝前屈虽然有一点侧弯,但是整体来说它肯定属于前屈体式; Adho Mukha Svanasana下犬看上去有前屈的特征,但是它的脊柱位置告诉我们这是个脊柱延伸体式。 这样我们有了这些分类概念就可以大致了解这些体式可以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于是我们的练习安排和练习的执行就会更加有针对性。下面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也把订阅号中曾经零散发文章做一个归纳,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不同的体式分类及其每大类的作用, 同时把订阅号发过的关于各类体式的文章也归纳在一起, 这样通过这篇文章就能够比较系统地了解各种类型的体式的主要作用了。希望上面这个整理和归纳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查阅和参考订阅号的文章, 虽然微信号的自媒体的本来性质就是碎片化,“用过即走”,每天都要找新东西刺激流量,但我的理念是在自媒体的新时代价值远比流量重要,价值最终能够带来持续的流量。所以我不相信微信号文章只是昙花一现,只在发送的那天热闹个几个小时。所以我的努力是链接文章,整合内容,创造价值, 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想法,更多的要求和更高的希望,请在下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