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百家思想有感
先秦诸子百家的提法,最早源于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他在《论六家要旨》中,将百家首次划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等六家。后来刘歆在《七略》中,在司马谈划分的基础上,增加“纵横、杂、农、小说”等为十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袭刘歆之说,并认为“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后来人们去“小说家”,将剩下的九家称为“九流”。自此,中国古代学术界都依从班固,百家就成了“九流”。今人吕思勉在《先秦学术概论》一书中再增加“兵、医”,认为“故论先秦学术,实可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纵横、杂、农、小说、兵、医十二家也”。
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在百家讲坛讲授《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分“实话孔子、儒墨之争、儒道之争、儒法之争、前因后果、继往开来”六部36集,主要讲述儒、墨、道、法四大主要流派之间的异同。看完这些视频后,很有收获。
一、诸子百家学说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曾仕强说《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实际上只是其中一个源头,《易经》的哲学味道较浓,孔子的学说很大一部分是发挥易经的思想,易经和儒家学说有交叉之处,其他学派也可能包含有易经的思想,易经最大的优势是成书较早。百家学说作为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才名符其实。中华文化自秦以下,直到今天的社会,仍然可以从百家学说中找到影子,两千多年亘古不变,确实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中国历史无论是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或称封建半封建、殖民半殖民社会),百家学说的文化思想影响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形成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是一道深深的烙印,成为一种无意识的条件反射,难以更改。当代中国的各类学科基本上都可以追溯到百家学说中,在这里找到根源,以后的文、史、哲、军等学说,都没有跳出诸子百家的大框框,无非是再作扬弃,为我所用。
二、诸子百家学说包罗万象。百家学说中的观点虽然不像今天的学科分类详细准确,但各家学说阐明自己的主要观点,杂以其他有利于自己学说的观点,内容涵盖面极广,真正做到思想大解放、言论大自由、观点大辩论、内容大汇合。只要搞懂了先秦诸子百家学说,对中华文化的精华就可以了解一半以上。先秦诸子百家学说,比以后任何一个朝代的学说和思想都更多、更全、更深,此后有的封建王朝存在数百年,其实没有几样数得出来有价值的思想。易中天总结说:墨家关注社会,提出了社会理想,主张平等、互利、博爱;道家关注人生,提出了人生追求,主张真实、自由、宽容;法家关注国家,提出了治国理念,主张公开、公平、公正;儒家关注文化,提出了核心价值,主张仁爱、正义、自强。作为现代人,自己喜欢什么,就可以去了解和体悟哪一家的思想。
三、诸子百家学说精华与糟粕共存。诸子百家学说中,有很多极为宝贵的思想,包括以人为本、仁义礼智信、以德治国、以法治国等,至今仍有现实意义。诸子百家所处的时代,由于客观条件限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在今人看来是落后甚至可笑的思想,如神鬼思想,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还有可能狡辩、不顾客观实际等。对先秦诸子百家学说,在吸取精华的同时,也要区分糟粕,这需要很大的分辨能力。如儒家学说是主张人天生不平等,也不能平等,主张要分等级,是贵族就是贵族,是平民就是平民,不能打乱等级制度,你是被剥削者就要安于被剥削,儒家是贵族阶级的思想,是愚弄平民百姓的,但其仁义礼智信却有很多合理成分,不能全盘否定。儒家提出的“不患寡而患不均”,被很多人理解错误,认为是吃大锅饭,绝对平均主义。“寡”是指人口少,不均不是不分等级差别的平均主义,而是按等级来平均分配,贵族可以占有更多的财产,平民百姓按你的等级来占有财产。墨家主张人人平等,但现实社会中却又无法做到人人平等,就像富人可以生出富二代,穷人却生不出富二代,人天生就不平等,要想做到绝对的平等,是不可能的。现实中有些事可以要求平等,有些事无法做到平等。诸子百家中,法家学说最为管用,是以法治国的雏形,只是法家是为君王服务,而不是为平民百姓服务,容易产生暴政、苛政,容易走极端和左倾。封建统治者自己奉行法家学说(两面三刀),让读书人和平民百姓信奉儒家学说的愚民政策,安于现状,自觉接受统治者的统治,打你骂你压榨你剥削你不能反抗,也不能有违背统治阶级意愿的“乱想、乱说、乱动”。法家思想有很多合理成分,如果其立法、执法宗旨真正为平民百姓,保障平民百姓利益,就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法家思想和经济学家的思想类似,法家不重视如何管理好人,而是考虑如何惩治坏人,经济学家也认为需要重点防范管制的人,是自私自利的人(经济意义上的坏人),事实也确实如此,只要把坏人看死管住,好人的利益就得到了保障。
四、优秀文化需要优秀的传承者。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扬存在诸多问题,很多领域还没有日本、韩国等国家做得好,这两个国家学习中华文化,把最好的部分拿去了,把自己的民族搞得特别有素质,特别有文明。中国人自己把一些优秀的东西丢了,有的甚至全盘否定自己的优秀文化,一些人崇洋媚外思想严重。国外的优秀文化也应该大力提倡学习借鉴,但不能有那种崇拜得五体投地、全盘否定自己祖宗的现象。中国需要的是以自己的优秀文化作为主体,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作为补充,相辅相成。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一些元素,影响至为深广,已经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独特的基因。中华优秀文化需要一批有识之士来传承宣传,让平民百姓喜闻乐见,并转化为自觉践行者。
五、百家争鸣状态不可重蹈覆辙。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这一特定时期产生的,这一时期各自为政,一片混战,思想也极为混乱(从另一种角度上说也可以叫思想大解放、行动大自由),如果有人还想回到那个时代,却是大错特错,除非有浑水摸鱼思想的人才会有那种想法。看一下中国的历史以及世界历史就可以知道,人类社会思想最混乱的时期,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最混乱的时期。反过来也说得通:社会最乱的时期,也是思想最乱的时期。思想一乱,人心必乱,社会必乱。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的盛世,从来不是百家争鸣、派系林立的时代,都有一种相对主流的思想占统治地位。思想上的混乱,必然造成社会动荡,遭殃的是绝大多数人,特别是平民百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只能局限于某些层面、某些范围、某些领域、某些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