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会“叛逆”

11至16岁左右的学生家长在一起交流时,谈得最多的就是孩子的叛逆问题。家长苦诉孩子如何难管、叛逆,各个家长真是即急且愁,苦不堪言。

什么叫叛逆?学术界给出叛逆的概念指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监护。他们反对父母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他们也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叛逆心理才因此产生,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

从学术界关于叛逆的概念看,似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是叛逆的根本原因。我曾和很多家长交流,我问他们小时候是否也曾“叛逆”?基本一致的回答是:基本没有叛逆过。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青春期,我们这些70后、80后和更年长的人为什么没有叛逆或叛逆得不如现在的孩子这么“到位”呢?可见青春发育并不是叛逆的根本原因,只是青春期和叛逆期重叠了。

 “叛逆”是惯出来的,是父母和孩子间的相互叛逆。我们小时候,兄弟姐妹多,父母没有多少时间管我们,也没有能力去惯我们,如果我们犯了错误,父母便是一顿呵斥或打骂。现在呢?独生子女是多数,除了父母,还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共管一个孩子,孩子是宝贝、是掌上明珠,要啥给啥,舍不得孩子受一丁点儿委屈。甚至孩子犯了错误,父母即使想批评教育,四个老人也会挡在中间,久而久之,孩子谁也不怕,甚至在家里为所欲为。等孩子逐渐长大了,一些行为的危害越来越大,到了不管不行的程度,以前顺着孩子,现在要逆着管教孩子,孩子会接受吗?于是叛逆发生了。其实这种叛逆不是孩子的叛逆,是父母对孩子的叛逆。越是娇生惯养的孩子,越是叛逆;不仅是青春期叛逆,而是一生叛逆。

“叛逆”是社会环境复杂化造成的。过去社会环境简单,社会意识统一,获取信息的途径少,行为习惯靠父母言传身教,学习知识靠老师课本。现在呢?各种思想、各种意识和各种诱惑层出不穷,获取信息的途径更是五花八门。作为父母,为了防止孩子被不良思想意识影响而变坏,不得不采取防和堵的各种措施,而孩子对外界充满了好奇,便急于想知道外边的世界有多精彩,于是“叛逆”发生了。

“叛逆”是社会快速发展,导致代沟加深加宽的结果。过去社会发展缓慢,两代人之间在思想意识上的差距不明显,所以基本没有“叛逆”现象。现在由于社会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先进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会使我们与孩子之间的代沟加深加宽。他们“与时俱进”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与我们“保守”的思想发生碰撞,于是“叛逆”发生了。

“叛逆”和“青春叛逆期”概念的提出,也是“叛逆”原因之一。青春叛逆,这个思想意识一旦形成,孩子们不可避免的会有“不叛逆一下就对不住自己的青春”和“谁的青春不叛逆”的想法,同时也对自己的叛逆找到了一个合理的理由。

为人父母的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孩子的“叛逆”,叛逆不但不是洪水猛兽,而且还是一件好事。叛逆其实就是孩子的思想意识在我们的思想意识基础上随着社会进步的再次成长和进步的表现,是孩子独特个性塑造和逐步适应社会的自然过程。为人父母的我们既要痛苦的承受,也要乐观的面对,因为没有叛逆,就没有超越。

按二维码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