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聂看童画寄语
在聂聂的窝,增添一个新栏目,一定要有新的谈资,且这个谈资要有些持续性。最好的持续性,来源于占有自己绝大部分时间的老师生活,与孩童交流的生活。
每个人都想为自己的生活赋予意义,来说明自己应有的存在感,当我面对孩童的时候,也很容易需求某种为师的存在感。底下一群孩童都闹开了锅不听你的,你肯定会有挫败感,是不是我的教学不能引起孩童的兴趣,是不是我的教学方法有问题,我说的他们听不懂,好多时候为了说明自我的存在,教育的存在,而跟孩童矫情生气,想想真是可笑,我居然跟这些孩童一般见识。当然,当孩童出现了好的作品,理当可以认为是老师指导的好,引导的不错。
很多老师都愿意展示自己好的一面,在教学中,当然乐意展示孩童画的好的作品,以说明自己教学的成功,这一点无可厚非,因为教育本身就需要张扬人,发展人的优势,让学生看见自己的优点,及生活学习的美好。但是,反过来说,人不直面问题就很难进步,不去分析解决问题就很难有批判性思维。
我想,第一个问题就是要承认有部分孩童在美术方面是有天赋的有才情的,他画的好并不一定是老师教的好,有些孩童,老师还没怎么说就已经明白怎么回事了。老师给不同的班上同样的课,效果会有好坏之分,美术作品也会有高低之分。我不是太赞同说:孩童无论画什么都有他的可取的地方,都很有童趣,都是创造力想象力的体现。因为当代艺术的兴起,艺术越来越表达自我的情绪与状态,也就把美的范畴给拓宽了。我同意人人都可以在艺术中有所获得有所惠及,但我不同意“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口号。我们尽可能地还原生命与艺术最初的关系,但我不鼓吹每个孩童都是艺术家的论调。我觉得孩童通过美术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去表达自己,表达自己与生活、社会的关系比较重要,能通过美术体会专注细腻就非常好了,至于能否画出一张艺术作品来并不是那么重要,因为从艺术的本质而言,是去功利的,为了完成一幅让大家都认同的作品而去画画,这个问题本身就需要被讨论。
当下的美术教育,我觉得不在美,而在于新,是人人都在追求新,从某个意义而言,很容易忽略美。无论孩童画的有多么的不尽如人意,老师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媒介把作品转变完善,这个没有什么不好的,只是要考虑童趣与美之间的关系,生命之美与艺术之美的区别,以及老师是在引导还是在设限等问题。等老师释怀孩童出了优秀的作品并不是老师指导的多么成功,就会释怀孩童那么地有差异性,同样与老师没有多少关系,教育之所以困难,就是生命本能与人为教育的矛盾与融合。
第二个问题就是关于所谓专业的问题,学科或许有专业的说法,可面对生命面对教育谁都不敢轻易说自己很专业。在很多场合下,很多人的话题都是从询问对方是什么专业开始的,专业代表严谨、系统、效率,这件事你不能轻易评价,因为你是业余的,专业可以代表很多的东西,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不管善恶,都是现代教育,细致分工影响下的一个结果。很多老师都自诩专业,从事教育专业,可是教育专业本身听起来就很不靠谱,因为生命本就很难严谨、系统、效率,与生命相联系呼应的,当是灵性、感觉、闲逸等等,只有这些意识才能很容易唤醒人的活力。教育成为专业,就会很容易把人本该整合的意识打散,分阶段去学习去零星片面地去思考,况且,据我的了解,教育专业最容易混了,在学期间除了学习所谓的中西教育的历史,教育心理学等在任何地方都能学的东西之外,着实瞧不出有什么专业的地方,因为教育那个高点就在那,有些人是可以一步到位的,有些人天生情商就很高,就很容易够到那个点,教育不是通过专业能达到的,如同人学了很多的教育史,却不知道与人怎么沟通一般。
所谓的专业性的问题就直指美术教育中,美术的专业性和教育的专业性,其中有一个悖论,很难解释,那就是专业很一般,甚至很俗气的美术老师,也可以指导出很不错的学生作品;专业极好的老师,有时却很难让学生了解艺术的精妙,又或者说学生所了解的东西很难在当下显出教育的意义,当下的教育体制,是很难把美术的专业性与教育的专业性相融合的,所以,所谓的专业性就变得很单一,而教育这件事情又无法单一看待,教育也就很难成为一个专业。我总以为我们的教育改革都没有改在点子上,没有提供保障让教育的专业性得以释放的条件。如果说大学有所谓的学术氛围,那缺陷一定是没有这么多的好老师来维持这个学术氛围,我深感,我们小学的教育太像上课了,从本质而言,并不尊重人,在短短的一节课里要实现多个维度的东西,本身就不符合孩童的成长规律。我以为大学的教育要下移,要入到小学教育里来,要与孩童去对话去交流,很多东西要精简,很多东西要重新来设计,要在孩童学习的初期,注入尊重生命的精神意识,要让教育的选择性、互动性、个性原则体现充分。
我想透过《聂聂看童画》来与大家交流我在教育教学中的矛盾,或许专业,或许业余,都没有太多的关系,要紧地是我在表达我在释放,我以为艺术就是帮助我们自己去表达去释放。很多老师很愿意把专业理解的很是宽泛,自己教美术,就把美术捧上了天,能解决诸多的教育问题,这显然是不对的,如果美术真的那么重要,我们国家就不会落后了,因为我们中国人最适合搞艺术了,中国人象形文字的具象思维一直存活到今天,中国文化一开始就为艺术注入了天生的力量,对描绘万物的兴趣,在具象与抽象之间切换自如,对文化艺术的把握都非常高明,可我们不能神话文化艺术,清朝当时的文化艺术烂熟,依然被洋人欺负,里头的原因都能写很多的文章了。我想说的,就是美术没有那么重要,你喜欢就喜欢,不喜欢也没有什么大不了,有些老师说画画可以培养勇气,可以提高专注力、控制力,可以发挥创造力、想象力都没错,但,是不是体育更容易培养孩童的勇气,语数英是否更容易培养其专注力、控制力,而科学音乐是否更容易发挥孩童的创造力、想象力,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孩童有一段时间会特别喜欢美术,有段时间特别需要美术来帮助其表达,有段时间特别喜欢用美术来弄一些神秘的事情,释放一些不为人知的情绪。
在孩童学画的过程中,有太多的老师鼓励孩童构图饱满,大胆作画了。其实,好的构图不一定是饱满,是根据所表达的内容情绪而决定的,包括大胆,过去,我就见到过这样的情况,一个文静的女孩小心翼翼地画自己的妈妈,可老师一味要求女孩大胆,把其细腻的线条全都打破了,还在画中妈妈的脸上画了很多的颜色,最后女孩非常的伤心,我们的美术教育为了让孩童能听懂,总是在说概念,总结方法,我们的教育总是着急给出概念与方法,而不想等待孩童自己去探索,我特别想通过童画的比较,聊一聊我的教育思绪,更多地关注那些不起眼的孩童美术作品,虽然不免做作,但期待可以碰撞出新的东西,视为《聂聂看童画》的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