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宫廷医学轶闻
“病入膏肓”的由来
“病入膏育”这则成语的膏肓是古以膏为心尖脂肪,肓为心脏与隔膜之间,膏肓之间是药力不到之处。意指病已危重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亦喻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至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春秋时期,晋景公有一次得了重病,听说秦国有一个医术很高明的医生,便专程派人去请来。医生还没到。晋景公恍惚中做了个梦。梦见了两个小孩,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说话。
一个说:“那个高明的医生马上就要来了,我看我们这回难逃了,我们躲到什么地方去呢,” 另一个小孩说道:“这没什么可怕的,我们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无论他怎样用药,都奈何我们不得。”
不一会儿,秦国的名医到了,立刻被请进了晋景公的卧室替晋景公治病。诊断后,那医生对晋景公说:“这病已没办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针又达不到,吃汤药,其效力也达不到。这病是实在没法子治啦。”
晋景公听了,心想医生所说,果然验证了自己梦见的两个小孩的对话,便点了点头说:“你的医术真高明啊~”说毕,叫人送了一份厚礼给医生,让他回秦国去了。
缇萦救父
太仓是齐国都城管理粮仓的官吏,他的名字叫淳于意,年轻喜好医术。他向阳庆学习医术,阳庆这个时候已经七十多岁了,还没有找到继承自己医术的人,他见淳于意天资极高,便让淳于意放弃以前学过的东西,而把自己的平生所学全部传授给了淳于意。三年之后,淳于意医术学成,为人看病,预断生死,多有应验。但是淳于意不愿意为人看病,总是到处云游去结交诸侯,因此天下很多患病而不能得到他医治的人都很怨恨他。
汉文帝四年,有人上书告发淳于意,根据大汉律法,淳于意要被用囚车押解到长安去。他的六个女儿痛哭流涕,淳于意大怒,说生了六个女儿还不如有一个儿子管用,到了危难之时除了哭就没有什么用处。她的小女儿听后,停止了哭泣,和父亲一起来到了京城,并上书给汉文帝,说肉刑太过残酷,让人没有改过自新的机会,自己愿意替父抵罪,做奴婢来免除父亲的肉刑之苦。汉文帝看后十分感动,便赦免了淳于意的罪过,淳于意依靠自己小女儿的一片孝心得以免罪。后来汉文帝问淳于意看病的情况,淳于意一一如实作答,他看的算是诸侯和达官贵人,很少有平民百姓,这个做法和扁鹊大相径庭。
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太后出身低微,在汉高祖在世的时候是个不得宠的妃子。她怕住在宫里受吕后的陷害,就请求跟着儿子住在代郡。住在代郡不像在皇宫里那么阔气,因此,娘儿俩多少知道一些老百姓的疾苦。汉文帝即位不久,就下了一道诏书说:“一个人犯了法,定了罪也就是了。为什么要把他的父母妻儿也一起逮捕办罪呢,我不相信这种法令有什么好处,请你们商议一下改变的办法。”大臣们一商量,按照汉文帝的意见,废除了“一人犯法,全家连坐”的法令。
齐国都城临淄地方有个小姑娘名叫淳于缇萦。她的父亲淳于意,本来是个读书人,因为喜欢医学,经常给人治病,出了名。后来他做了太仓令,但他不愿意跟做官的来往,也不会拍上司的马屁。没有多久,辞官,当起医生来了。
西汉文帝四年,有个大商人的妻子生了病,请淳于意医治。那病人吃了药,病没见好转,过了几天死了。大商人仗势向官府告了淳于意一状,说他是错治了病。当地的官吏判他切断肢体的“肉刑”,要把他押解到长安去受刑。
淳于意是西汉初年时候的人了,他曾经在齐国当过仓库保管员,所以人们叫他仓公。他自幼就喜欢医学,学了一些七七八八的医术,有点小名气,直到他后来遇到了阳庆。阳庆看到淳于意有意将自己有限的生命奉献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很是感动,于是对淳于意说:你可以跟我学医,不过你要把你以前学的那些东西全都扔掉才行,你能办到吗?淳于意答应了,跟着阳庆苦学三年,终成一代名医。
凡是有点本领的人,多半都有点桀骜不驯的怪脾气,淳于意也属于这一类人。他替人看病是属于业余性质,全凭兴趣之所至,不顾病人的要求,一般人自然无可奈何,但有头有脸的人则怀恨在心,一心想报复。有一次,淳于意无意间得罪了齐王府的丞相,于是祸从天降,被安上贪污渎职的罪名,予以逮捕,立即解往长安接受审判。
汉文帝提倡节俭,贪污渎职的罪名非同小可,不是被黥面就是被砍断手脚,甚至死刑,淳于意自然是惊悸不已,而全家大小也吓得面无人色,哭成一团。淳于意没有儿子,一连生了五个女儿,家中尽皆女流之辈,长女、次女已经出嫁,剩下三个女儿在家。
淳于意万分伤感地对夫人说:“你为我生了五个女儿,紧要关头却没有男丁可以派上用场,奈何!”幼女缇萦年方十五岁,挺身而出,愿意随父起解西入长安,一路上照顾老父的行程,更要上书皇帝,愿入宫为奴,以赎父罪。
缇萦的胆识与孝心感动了汉文帝,于是赦免了淳于意的刑罪,并且在第二天下诏,决定废除天下的肉刑。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缇萦救父”的故事。
淳于意回到了家中,继续治病救人的事业。汉文帝后来给了他一个“问卷”,让他详细回答。问卷中问他医术有什么特长,能治什么病,有什么医书,从哪里学来的,学了多少年,曾经医治灵验的,是哪个县里的哪个人,是什么病,医治服药后,病人的症状如何,全要详细地回答。于是,在这个著名的问卷中,淳于意举了二十五个著名病例,称为“诊籍”,相当于现在的病历,这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医案。
这二十五例病例,治愈十五例,不治十例,涉及现代医学的消化、泌尿、呼吸、心血管、内分泌、脑血管、传染病、外科、中毒以及妇产科、儿科。
如今中医势弱,被西医压得喘不过气来,中医粉应该拿出这个事例,挺直腰杆来证明“中医领先西医”几千年。中国人民,又可以因此光荣一回……
淳于意有5个女儿。他被押送长安离开家的时候,望着女儿们叹气,说:“唉,可惜我没有男孩,遇到急难时,连个帮手也找不到。”几个女儿都低着头伤心得直哭,只有最小的女儿缇萦又是悲伤,又是气愤。她想:“为什么女儿偏没有用呢,”她提出要陪父亲一起上长安去,家里人再三劝阻她也没有用。
缇萦到了长安,托人写了一封奏章,到宫门口递给守门的人。汉文帝接到奏章,知道上书的是个小姑娘,倒很重视。那奏章上写着:“我叫淳于缇萦,是太仓令淳于意的小女儿。我父亲给国家当差的时候,齐国的人都说他廉洁正直。现在他犯法获罪,按律当处以肉刑。我不但为父亲难过,也为所有受肉刑的人伤心。一个人砍去脚就成了残废,以后就是想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了。我情愿没入官府作奴婢,用身体来替父亲赎罪,好让他有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汉文帝看了信,十分同情这个小姑娘,又觉得她说的有道理,就召集大臣们,对大臣说:“犯了罪该受罚。可是受了罚,也该给他重新做人的机会才是。现在惩办一个犯人,在他脸上刺字或者毁坏他的肢体,这样的刑罚怎么能劝人为善呢。你们商量一个代替肉刑的办法吧~”大臣们一商议,拟定一个办法,把肉刑改用打板子。原来判砍去脚的,改为打五百板子;原来判割鼻子的改为打三百板子。这样,汉文帝就正式下令废除肉刑。
缇萦救了她的父亲。汉文帝废除了肉刑,看起来是件好事。但是实际执行起来,却是弊病不少。有些犯人被打上五百或三百板,就给打死了,这样一来,反而加重了刑罚。后来到了他的儿子汉景帝手里,才又把打板子的刑罚减轻了一些。
说的是我国西汉时期,当她父亲做一个粮仓保管员时,被人诬告有罪并处以肉刑时,而这肉刑当到京城用刑,所以必须解压长安,临行时,父亲共生了五个女子,却没有生一男,心中非常不甘地说道:“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这五个女儿之中唯独最小的一个愿跟父亲刑车前往京都,到了京都后,小女秉诚上书汉文帝,认为这种刑罚太重了,让人没法接受,肉刑一旦用上,人的肌体就不完整,让犯小错的人没有改过自新的机会了。如果实在不行,我愿替父在宫廷里做宫女,替父顶罪。然而她的举动打动了汉文帝的心,如此孝女实在难得,就免了她父亲的刑罚,并让刑部去除了肉刑这种刑罚。她的名字就叫淳于缇萦。
淳于缇萦,西汉临淄人,著名医学家淳于意之女。父亲淳于意,拜名医公乘阳庆为师,学习医术。淳于意得到公乘阳庆的真传,医术非常精湛。为使自己专志医术,辞去官职,行医民间,对封建王侯不肯趋承。诸王招他做宫廷医生,他一一谢绝。并常常拒绝对朱门高第出诊行医。这样一来,一些富豪权贵怀恨在心。罗织罪名,送京都长安受肉刑(汉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有人到朝廷控告淳于意,朝廷根据刑律、罪状,判定淳于意处以肉刑(当时的肉刑有脸上刺字,割去鼻子,砍去左足或右足等)。按西汉初年的律令,凡做过官的人受肉刑必须到京城长安执行。因此,淳于意被用传车押送到长安受刑)。其幼女淳于缇萦毅然随父西去京师,上书汉文帝,痛切陈述父亲廉平无罪,自己愿意身充官婢,代父受刑。文帝受到感动,不仅宽免淳于意而且废除肉刑.
翻开司马迁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有这么一段短文“文帝四年中,人上书言淳于意受赂,以刑罪当传,西之长安。意有五女,随而泣。意怒,骂曰:“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乃随父西之长安。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道莫由,终不可得。妾愿入身为官婢⑧,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书闻,上悲其意,此岁即除肉刑法。
汉文帝的四年中,有人上书告发淳于意受贿。按照刑法应当专车押送他向西到长安。淳于意有5个女儿,跟着(囚车)在哭。淳于意生气,骂道:“生孩子不生男孩,危急时没有人能帮忙。”这时小女儿缇萦因父亲的话感到悲伤,就跟父亲向西到达西安,上书说:“我的父亲担任官吏,齐地的人都说他清廉公平,如今犯法应当获罪受刑。我为(受刑而)死的人不能复生感到悲痛,而受过刑的人不能再长出新的肢体,即使想改过自新,也没办法了。我希望舍身做官府中的女仆来赎父亲的罪过,让(他)能改过自新。”她的书信被皇上听到后为她的意愿感到悲伤,这一年也废除了肉刑法。
《汉书》的编撰者班固有诗赞缇萦:“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太仓令有罪,就递长安城。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缇萦上书救父的孝行,万古流芳,成为后世孝道的典型
讳疾忌医
战国时候,齐国有一个很有名的医生——秦越人。因为他治病的本领特别高,人们都管他叫“扁鹊”。
有一天,扁鹊去看齐桓公。他瞧了瞧齐桓公的脸色,说:“您有病,病在皮肤里,要是不早治,恐怕要加重。”
齐桓公听了,很不高兴地说:“别瞎说,我什么病也没有~”扁鹊走了以后,齐桓公笑着对左右的官员说:“医生总是喜欢挑毛病的,明明你没有病,他偏说你有病,好显示他的医术高明~”
过了五天,扁鹊又去看齐桓公。他看了看齐桓公的脸色,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去了,再不治,会更加厉害的~”齐桓公没有理他,他只好走了。
又过了五天,扁鹊又去看齐桓公。他皱着眉头对齐桓公说:“您的病已经蔓延到肠胃里去了,再不治,就危险啦~”齐桓公还是不理他,他只好又走了。
又过了五天,扁鹊又去看齐桓公。这回他一见齐桓公,扭头就走。齐桓公觉得挺奇怪,马上派人把他追回来,问他:”为什么这次你一句话不说就走呢,”
扁鹊回答说:“病在皮肤里,用热水一焐,就可以治好;病在肌肉里,扎扎针,就可以治好;病在肠胃里,吃几服汤药,也可以治好;病在骨髓里,那就难办了。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到骨髓里去了,您想治,我也没有办法了~”齐桓公听了,还是不大相信,只是笑了笑,就叫扁鹊走了。
又过了五天,齐桓公果然浑身骨头痛。这时候,他才相信扁鹊的话是对的,可是已经晚了。过了几天,齐桓公就死了。
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句成语,叫作“讳疾忌医”,意思是说:明明有病还不肯承认,不愿意医治。用来说明一个人有了过错,别人给他指出来,他还不承认。
因病施治,起死回生
扁鹊是渤海人,姓秦叫越人,年轻的时候在一家客馆当伙计并不起眼。有个叫长桑君的人到客馆里,大家都不觉得长桑君有什么不同,只有扁鹊对他十分尊敬,认为他和一般人不一样。长桑君也认为扁鹊和普通人不同,来来往往他们交往了有十几年的时间。有一天长桑君把扁鹊叫到一边,看四下没人便对他说:“我有秘传的医书,我年老了,想传给你,希望你不要泄露出去。”扁鹊说好吧,我一定按照您的意思办。长桑君这才从怀里拿出一种药交给了扁鹊,说你用草木的露水送服下这种药,三十天之后你就能知道很多你不知道的事情了,然后才把秘传的医书也交到了扁鹊手上。办完这件事以后,长桑君就不见了,说的好像是仙人一样。
如果从这个故事上看,扁鹊似乎是得到了仙人的传授,我认为不然,任何技能没有快速学会的捷径。扁鹊和长桑君相处的十几年里,也是在一点一滴的学习和积累的过程。随后扁鹊便成为了一名悬壶济世的大夫,履行救死扶伤的使命。扁鹊有时候在齐国行医,有时候在赵国行医,在赵国的时候,大家都称呼他为扁鹊,扁鹊这个称呼出自上古的神医之名。
晋昭公在位时,众多大夫的势力强大,而国君的力量衰弱。这个时候晋国当权的是赵简子,虽然赵简子只是个大夫,但是却大权独揽。不过他生病了,一连五天都不省人事。大夫们都很担心,于是便找来了扁鹊,让他给赵简子医治。扁鹊查看了赵简子的病情后,对前来询问病情的人说没有什么问题,赵简子的血脉都很正常,你们不要大惊小怪的。以前秦穆公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他昏迷了七天才醒来,醒来后就说自己见到了天帝,天帝告诉他晋国将五代混乱下去。依我看赵简子不出三天也一定会自己醒过来,并且也会说一些话。
过了两天半,赵简子果然自己醒了过来,说见到了天帝,天帝和他说晋国会一天天衰弱下去,到了第七代的时候就会灭亡,秦国人将打败周人,但他们也不能拥有他们的政权。左右的人把扁鹊对他病情的诊断告诉了他,赵简子便赐给了扁鹊四万亩田地。
因病施治,起死回生。讳疾忌医,多疑无断。
后来扁鹊经过虢国,听人说他们的太子死了,便到了王宫,问太子得了什么病?一位喜好医术的中庶子向扁鹊描述了虢国太子的症状,并表示太子已经死翘翘了。扁鹊又问太子是什么时候死的?中庶子说是上午死的,扁鹊说快带我去见虢国国君,我有办法让太子起死回生。
中庶子一脸的错愕,半天说不出话来,但还是带扁鹊去见虢国国君。虢国国君听说扁鹊来了,十分高兴,他对扁鹊说我早就听说过您的大名,只是我们是个小国,没有奢望过能得到您的帮助。今天您能来救太子,我从内心感谢您对我们虢国的帮助!说完毕竟声音哽咽,泣不成声了。扁鹊说太子得的病叫做“尸蹶”,主要是阴阳失衡导致的脉象混乱脏器受阻,才会气血衰败看上去像是死了一样,但还有的救。说完扁鹊便从百会穴下针,不一会儿,虢国太子就苏醒过来了,进一步调和阴阳,又吃了二十几天汤药,虢国太子就恢复的和正常人没有什么区别了。因此天下人都认为扁鹊能让死人复活,扁鹊说不是我能让死人复活,而是他本来就没有死,我只不过是让他恢复健康罢了。
扁鹊到了齐国,见到了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齐桓公用招待宾客的礼节接待扁鹊。扁鹊在朝堂上见到齐桓公后说,你有小病在肌肤和肌肉之间,如果不及早治疗的话就将深入体内,齐桓公笑着说我没有病。扁鹊离开王宫后,齐桓公对身边的人说医生喜欢功利,想把没有病的人说成有病来显示自己的能力。过了五天之后,扁鹊又来见齐桓公,扁鹊说您的病现在已经在血脉里了,不治就要深入体内了,齐桓公说我没有病。又过了五天,扁鹊去见齐桓公,他说您的病已经在胃肠间了,不治将更加深入体内。齐桓公很不高兴,一句话也没有说。又过了五天,扁鹊又去见齐桓公,见到齐桓公后,他一句话也没有说,掉头就跑。齐桓公派人追上扁鹊,问为什么一言不发就走了。扁鹊说齐桓公的病灶已经深入骨髓了,就算是神仙也没有办法了。又过了五天,齐桓公病重,于是急忙派人去找扁鹊,这个时候扁鹊已经逃离齐国了,不久之后齐桓公就不治身亡了。
齐桓公死在自己的多疑,这和他个人的成长环境是有关系的。如果他能够相信扁鹊的话,及早医治的话,就不会让病情越来越严重了。病人们忧虑的是为什么疾病这么多,医生忧虑的是为什么治疗疾病的方法这么少。所以有六种患病的情形是不能医治的,第一是为人傲慢不讲道理的不能医治;第二是轻视身体看重钱财的不能医治;第三是衣着饮食不能调整规律的不能医治;第四是阴阳错乱五脏功能不正常不能医治;第五是身体羸弱,不能用药的不能医治;第六是迷信巫术不相信医术的不能医治。有上面六种情形中的任何一种都不能医治。
扁鹊云游食海,按照各地不同的风俗,改变自己医治范围。由于治好了秦武王的病,得罪了秦国的太医令李醯,李醯自知医术不如扁鹊,担心扁鹊取代自己的位置,就派人假扮成猎户刺杀了扁鹊。现在中医的诊脉法,都是按照扁鹊的理论和实践。
晋朝之前,中国最著名的正牌神医非扁鹊(秦越人)、仓公(淳于意)、董奉、华佗、张仲景五位莫属。神医往往被获救的病人视为再生父母,实际上,他们与死神掰腕子,以乐观的态度去看,也只有不到三成的胜算。
神医屈指可数,扁鹊的表现尤其抢镜,他留下不少传奇故事。
中医治病,望闻问切是基本功。在《韩非子·喻老》中,扁鹊的洞察力十分惊人。他寓居蔡国,在宫中行走,发现蔡桓侯的病情一天天加重,便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对方要赶紧治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然而蔡桓侯讳疾忌医,竟怀疑扁鹊夸大其词,是想捞取厚利。过了一段日子,蔡桓侯病入膏肓,扁鹊自知回天乏术,赶紧逃出蔡国,他可不干那种把死马当活马医的蠢事。这就证明,扁鹊所言不虚,他并没有起死回生的能力。
扁鹊认为,良医悬壶济世,若想妙手回春,就必须具备两个先决条件:一是病情要发现得早,二是病人要配合得好。然而世间的疾病繁多,治疗的方法有限,所以神医也会声明“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六者有其一,就已难于措手,而某些病人身兼数项,蒙着头往死路上狂奔,纵然世间一百个神医赶来会诊,也注定救不了他们的小命或老命。
扁鹊精通医术,善治疑难杂症,无论在哪儿,病人都对他感恩戴德,视若神明。但他的天才使一些居心不良的庸医恼羞成怒,秦国的太医令李醯见识了扁鹊的高超医术之后,自愧不如,竟然妒火中烧,派人刺杀了扁鹊。
疾病难治,人心更难治。李醯患“妒贤病”而行凶,肯定无药可医。对照扁鹊的“六不治”,我们应该反省:自己的身心与“骄恣不论于理”“轻身重财”“衣食不能适”“阴阳并,藏气不定”“形羸不能服药”和“信巫不信医”有没有瓜葛?讳疾忌医的人,又到了“六不治”的绝境,就算他们“有幸”找到所谓的“神医”,也绝对不会巧遇起死回生的奇迹。
扁鹊施针图拓片(山东微山两城山出土东汉画像石,现存曲阜孔庙博物馆)
今天来说说两个神医的故事。一个是扁鹊秦越人、一个是仓公淳于意。
扁鹊的名头,大家都知道一些,对于淳于意,应该比较陌生。现在人一般是这样:越是有点名气的,就越是有兴趣去了解,对于以前没听说过的,就没有多大兴趣了。人之常情,可以理解,所以,尽管在《史记》的这个“拼盘”列传里面,扁鹊所占的比例远远比不上淳于意,但还是以扁鹊的故事为主吧。
一、姓名之谜。
扁鹊,肯定不是他的本名。史记上说,扁鹊真名叫秦越人,姓秦,名越人。这个名字听起来怪怪的。有人考证说,扁鹊还有一个名字叫卢医,但这是代称,因为他出生地是卢国,他在当地行医很长时间,所以人们叫他卢医。按这个道理,秦和越都是两个国名,所有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也不是他本名,可能他爹是秦国人,他妈是越国人,对不对?扁鹊死前一直呆在秦国,估计就是去寻根去了。反正古人的名字很怪,不是有一个著名的铸剑师叫徐夫人么?那可是一个大男人,不是“夫人”。
当然,不管他本名叫什么,反正后来人们就叫他扁鹊了。扁鹊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呢?原来,传说黄帝时期,有一个名医,长得像个鹊子,医术很高超,治好了不少疑难杂症,给人们带来了健康和幸福,人们很感谢他,就说他像一个喜鹊一样,飞到哪里哪里就会平安,于是尊称他为扁鹊。秦越人出名了,但他又不说自己叫什么名字,于是人们就把扁鹊这个“尊号”套到了他的身上。
二、籍贯之谜。
相对于其他谜来说,籍贯之谜算不了什么大事,反正史记上说他是渤海郡郑地人。又有说他是谟地人(今河北任丘),还有说是卢国人(今山东长清),至于史记里面的“郑”,就有点说不清了,难道是郑州?那里离渤海远得很哦。
但凡是个名人,现在都要争一争他的出生地,比如西门大官人金莲小娘子,都争得个不亦乐乎。好吧,老衲知道你们不关心,说下一个。
三、时代之谜。
扁鹊究竟是什么时代的人?史上没有明文记载,后来有人推算出大概是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之所以会有这个疑问,其实是被齐桓公和蔡桓公给搞蒙了。
中学的文言文里面便有一篇《扁鹊见蔡桓公》,史记里面说的是齐桓侯,你看,古人就是这么乱。如果真要说是蔡国的君主的话,因为蔡国是一个侯国,不可能称为蔡桓公的。如果说是蔡桓侯,那可是在前714年-前695年的时候,比通常所说的扁鹊的在世时间要早四百年左右。幸好有知识渊博的人考证出来,这里的不管是齐桓公、蔡桓公还是齐桓侯、蔡桓侯,都是指的前400-前357年的齐国君主田午。田午在历史上号称齐桓公,不过这个齐桓公和春秋五霸中的齐桓公不一样,那一个姓吕或者说姓姜,是姜子牙的后人。这个是后来姓田的推翻了姓姜的,取而代之的政权,国号还是叫齐,国力还是那么强。
至于为什么这个齐桓公在有的文献里被称作蔡桓公,老衲就不得而知了(会不会是因为繁体的“齊”和“蔡”长得很像,被人写错了?)。这个不重要,由它吧。
四、身世之谜。
说他爸秦国人他妈越国人之外,有一本叫《鶡冠子》的书上记载,说扁鹊有三兄弟,扁鹊是老幺,他两个哥哥都要比他牛叉。但这是孤证,除此之外没有另外的记载。
《鶡冠子》中是这样说的: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兄弟三个人,哪一个医术最厉害?扁鹊说,我们三兄弟老大最厉害,老二次之,我最差。魏文王问,为什么呢?扁鹊说,老大看看人的气色就知道有没有病,在病还没有发作的时候就治好了,所以名气只在家里。老二看看样子就行了,病刚刚显现出来就治好了,所以名气只在乡里。像我这样的人,治病的时候,又要拿脉又要下药,都是病得很重了我才能治,所以名气在外大家都知道了。
这是扁鹊在谦虚,也或者这本来就是一个假故事,也就是后来的人假托扁鹊的名义编的一个寓言故事。
五、技能之谜。
这是一个比较有神秘色彩的故事,作为诸子百家的医家代表,又和老衲前面说过的外星人扯上了关系。
话说扁鹊以前不是搞医术的,他年轻时只是一个小旅馆的领班,或者大堂经理。他们这个小旅馆里,经常有一个白胡子老爷爷来投宿,人们叫他长桑君。扁鹊觉得这个长桑君不简单,所以每次碰到这个白胡子老爷爷都恭恭敬敬地,对他非常好。
就这样过了十多年,扁鹊还是大堂经理,白胡子还是老爷爷。有一天,白胡子老爷爷悄悄地叫过扁鹊来,说:我看你天赋异禀、骨骼精奇,是学医的好材料,我老了,时日不多了,我就把本事都传给你吧。你能保密么?扁鹊说:好,我保密。白胡子老爷爷从怀里掏出一包药来,交给扁鹊,说:你用树叶上没有落地的露水喝下这个药,三十天之后你就会发现奇迹了。然后,老爷爷又从箱笼里搬出一些医书来,都交给了扁鹊。交代完该交代的事,扁鹊一眨眼,这个白胡子老爷爷就不见了!不!见!了!!!
更神奇的是,扁鹊按要求用露水喝下那包药,三十天后,他发现他有了透视眼。透!视!眼!!!耶,隔着墙能看到墙那边的人,隔着你钱包能看见你的钱。用这个功能来看病,五脏六腑都看得清清楚楚,比什么X光和CT强太多了,也不用收检查费。史记上说,扁鹊就是靠着这个特异功能来看病的,所谓切脉呀什么的,都是装模作样罢了。
有了特异功能,扁鹊就开始云游天下到处治病。书中列举他的神奇事迹有:在赵国解释赵简子昏睡七天的原因,在虢国让太子起死回生,对齐桓公田午预测病症等。
虽然扁鹊是一个全科大夫,但他在那个时候就知道专科大夫比全科大夫更能挣钱。他在赵国的时候,赵国女人地位高,他就做妇科大夫;在洛阳的时候,听说那里尊重老人,他就做五官科大夫;在咸阳听说秦国人喜欢小孩子,他就做儿科大夫。总之,哪一个专科来菜他就搞哪一行。
据说扁鹊有十个弟子,包括那个虢国的太子在内。名单如下:
子豹(主管开方)子明(主管司药)子容(主管针灸)子术(主管手术)子同(主管火灸)子阳(主管诊脉)子仪(主管按摩)子游(主管炼丹)子越(主管赶车)虢太子(主管采药)
可惜子越,名列十大弟子之中,却是个赶车的,老衲百思不得其解啊。虢国太子应该就是那个先被认为已经死了,后来被扁鹊救活的那个。除了赶车,其他九个弟子都各司一职,形成了一个很完备的医院体系。扁鹊,基本上就是一个医院院长了,抓抓行政管理工作即可。
六、死亡之谜。
按后世人推断,扁鹊的生卒年疑似为前407年-前310年,97岁算高龄了吧?按理这个年岁应该是寿终正寝才对。但是不,史书上说他是被人谋害而死的。
传说是,秦武王与武士们举行举鼎比赛,伤了腰,太医李醯来为秦王调治,不仅不见好转,反而更加严重。后来听说扁鹊在秦国,就找了来。扁鹊一推一按再下了一副药,轻轻松松就治好了。武王大喜,想封扁鹊为太医令。李醯知道后,担心扁鹊日后超过他,便在武王面前说扁鹊的坏话,但武王不信李醯了。李醯决定除掉扁鹊,派了两个刺客,想刺杀扁鹊,却被扁鹊的弟子发觉,暂时躲过一劫。扁鹊只得离开秦国,他们沿着骊山北面的小路逃走,李醯派杀手扮成猎户的样子,半路上劫杀了扁鹊。97岁了还要被人刺杀,外星人的弟子就是这样不堪么?老衲再次百思不得其解。
|
扁鹊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生,居五大医学家之首(其余四人是: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他创立了中医“望、闻、问、切”的“四诊法”,是我国中医理论的奠基者。扁鹊的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治病救人的故事广为流传,司马迁在《史记》中特立《扁鹊传》,以示纪念。扁鹊是中国古代第一个进入正史的医生。
可是,这样一位在中国医学史上地位极其重要的名医,却留给后人许多谜团。比如,扁鹊究竟是谁?为什么有不同的称呼?扁鹊生活在什么时代?他有没有特异功能?他行医有哪些绝招?
扁鹊姓名和时代之谜
翻开《史记》,会发现扁鹊有三个名字:一为扁鹊。字义上看,扁鹊是指一只鸟,喜鹊也。“扁”字,一读biǎn;一读pian(篇),清代学者梁玉绳在《史记志疑》中说扁鹊之扁是“取鹊飞鶣鶣之意”, 即指一只喜鹊在自由自在地飞翔。二为秦越人。《史记》说:“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三为卢医。《史记正义》说,扁鹊“家于卢国”又称卢医。
分析以上这三个名字,会发现,扁鹊是上古黄帝时期的一位医生,他到处行医,治病救人,人们非常尊敬他。因为他所到之处热心给人治病,解除了人们的痛苦,所以人们就把这个医生比作一个会给人带来喜讯的喜鹊。由此可知扁鹊是一个传说人物。
在山东出土的汉代石刻中,曾有扁鹊的形象,他人手人面,头戴冠帻、鸟身禽立、拖着一束长尾。人们将扁鹊刻画成人首鸟身的模样,既反映了原始鸟图腾的崇拜意识,也说明扁鹊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神人。
而秦越人,应该说是确有其人,他就是《史记》上说的,在渤海郡郑的一位医生。卢医则是指他出生的地方在卢国。
可以说,扁鹊原来是个医术高超的传说人物,秦越人到处行医,受到人们的尊敬,因此也被称为扁鹊。
搞清了扁鹊的姓名之谜,又有一个问题使人困惑不解。扁鹊究竟是什么时代的人?
在有关扁鹊的史料中,记载扁鹊活动的时间跨度非常大。如扁鹊最早给蔡桓侯治病的时间是在公元前695年;给虢太子治病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655年左右;给齐桓侯(桓公午)看病,大约在公元前385—357年之间;《战国策》记载的扁鹊见秦武公,大约在公元前309年,这是他看的最后一个病人。
如此一算,扁鹊的活动时间范围在300多年之间,人不可能活这么大岁数。以致人们很难断定扁鹊究竟是什么时代的人。
我认为,秦越人作为受百姓欢迎的民间医生,人们对他已经赋予了许多神话的色彩,因此有些活动并非全是他的个人所为,而是后人附加上去的,甚至有张冠李戴的可能。那么,扁鹊究竟是什么时代的人呢?
界定扁鹊生活的大致年代,有以下三个方法:
第一,依据《汉书·古今人表》。班固在《古今人表》中,将上古到秦朝间一千四五百人列入表中,依据人物的品格高低排列,把扁鹊和赵简子、越王勾践放在同一时代。赵简子即赵鞅(?—前458年)春秋末年晋国正卿。越王勾践(?—前456年)越国国君。如此看来,扁鹊应是春秋战国之际人。
第二,从扁鹊行医的故事中选择你认为最可信的一个,界定扁鹊活动的具体年代。不少人认为他到秦国见秦武王的事较为可信,因为他是在秦国被杀害的。因此把扁鹊的生卒年代定在大约公元前407年到公元前310年比较合适。
第三,如果很难准确地考证出扁鹊的活动时间,笼统地说扁鹊是东周(或春秋战国)人即可,扁鹊诊病的故事有真事也有不少是寓言,有的可信,有的不可信,不必太较真。我主张这个说法。
扁鹊有特异功能吗?
在《史记·扁鹊列传》中,司马迁一开始就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
扁鹊年轻时做舍长,有个叫长桑君的客人常到客馆来。行为与众不同,断断续续地有十几年。扁鹊通过观察,认为长桑君是一个奇人;而长桑君也知道扁鹊不是普通的人。有一天,长桑君就把扁鹊叫到跟前,对扁鹊说:“我现在老了,但是我有一个禁方(秘方),想传给你,希望你不要泄露出去。”扁鹊赶忙点头,说:“没问题,您放心。”于是长桑君从怀里掏出了一服药。对扁鹊说:“你要用上池之水吃这种药。”上池之水是天上落下来的,没有落到地上的露水。长桑君还说:“你用这种水把药送下去,三十天后你就能知晓许多事。”话说完,长桑君突然间就不见了,扁鹊觉得他更加神奇了。
扁鹊按照长桑君说的方法,以上池之水服药一个月。果然奇迹出现了!《史记》说“视见垣一方人”,意思是扁鹊突然看到了墙另一边的人。于是,他就用这个办法来治病,能看到病人五脏内所有的病症,只是表面上还在为病人切脉。
这个故事非常神奇,令人不可思议,能说扁鹊有特异功能吗?不少人对此持否定态度,认为是无稽之谈。也有人认为,具有特异功能的人是存在的,扁鹊就是这样的人。
如何理解这段记载呢?我认为,扁鹊所谓的“特异功能”,估计是后人加上去的。由于扁鹊诊病非常准,解除了许多病人的痛苦,尤其他对病人的病症判断得非常准确,甚至手到病除。后人觉得扁鹊非常了不起,于是就传出他具有透视人的腹脏的功能。尽管这个故事是后人的附会,但它反映了古人追求治病的最高境界——“尽见五脏症结”。这里的“尽见”并非只看见心肝脾肺肾,而是指各种病灶,它实际是指中医四诊——“望”的最高水平。
切脉大师和望诊高手
扁鹊在长期的医学实践中,刻苦钻研,不断总结,才使得其学识和医术达到了常人难以超越的高度,成为一代名医。
中国古代医学家早就发现了人体血脉的跳动和心脏是同步的,经过长期的摸索实践,切脉逐渐科学化。在这个过程中,扁鹊有他的独到之处。司马迁曾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意思是,现在天下谈论诊脉这件事,是从扁鹊开始的,扁鹊诊脉非常精准。
有一次,在晋国总揽朝政的赵简子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人们都非常害怕,于是请来扁鹊。《史记》记载:“扁鹊入视病,出。”是说进去看了看,然后就出来了。乍一看非常简单,其实扁鹊进去后给赵简子号了脉。扁鹊说:“病人的身体没有问题,他现在虽然昏迷不醒,但脉搏跳动很正常,你们不用大惊小怪,不初三日他一定能够醒过来。”扁鹊的话很灵验,两天半过后,赵简子终于醒了。这说明扁鹊号脉是很准的,他通过脉象可以断定一个人的身体状况。
在扁鹊之前不是没有切脉这一诊断技术,中医先辈早就通过脉象来了解病情,只是过去切脉,是顺着人体的血脉一点一点由浅到深地去摸,比较麻烦。扁鹊则发现了切脉的一个关键部位:寸口,即手腕处。在这里诊脉,既简便又准确。正因如此,司马迁才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扁鹊以高超的医术,促进了诊脉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诊脉技术达到相当水平。当时重要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和稍晚的《难经》中,已经对诊脉有许多详细的论述。这说明在两千多年前,脉学已成为我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了。
在中医四大诊法当中,望诊居于首位,十分重要,也十分深奥。扁鹊不仅诊脉的能力非同寻常,望诊的能力更是出神入化,而最能表现扁鹊这一绝迹的就是已经编入中学教材的《扁鹊见蔡桓公》(出自《韩非子》)的故事。《史记》写的是见齐桓侯,具体过程差不多。研究文章各说各理。我认为这则故事有寓言的成分,故事的目的不在于见哪个国君,而在于故事所表现的喻意。我们姑且说扁鹊见的是蔡桓公吧。
一次,扁鹊拜见桓公,他站在那里,观察蔡桓公的脸色,看了一会儿,说道: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腠理是指皮肤肌肉的纹理。意思是:您的皮肤纹理间有点小病,不医治恐怕要加重。桓公说:“寡人无疾。”扁鹊离开后,桓公对左右的人说:“医生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拿来炫耀自己的功劳。”
过了十天,扁鹊又觐见,他再次观察桓公的气色,对他说:“您的病已到了肌肉里,再不医治,会更加严重。”桓公还是不理睬,扁鹊只好扫兴地走了,桓公也很不高兴。
又过了十天,扁鹊再次觐见,他看到桓公的情况越发严重了,对桓公说:“您的病已到了肠胃,再不医治,会更加严重的。”桓公还是不理睬。扁鹊只好离开,桓公又很不高兴。
又过了十天,扁鹊再入宫,一见到桓公,转身就跑。桓公赶忙派人去追,问扁鹊为什么跑,扁鹊说:“皮肤纹理间的病,用热水焐、用药热敷,可以治好;肌肉里的病,可以用针灸治好;肠胃的病,可以用火剂治好;骨髓里的病,即使是司命神(管人寿命的神)也是束手无策。桓公的病现在已到了骨髓,所以我不再过问了。”
过了五天,桓公浑身剧痛,派人去寻找扁鹊,扁鹊已逃到秦国去了。不久桓公死去。
这就是家喻户晓的扁鹊望诊的故事。这个故事非常经典,其价值在于:
第一,从名医扁鹊角度看,反映了他高超的望诊医术和对病人的关心,虽然桓公一再拒绝治疗,但扁鹊一直忠告他,直到最后桓公执迷不悟,失掉机会,扁鹊才放弃了治疗。
第二,从疾病治疗的方法上看,符合医学原理。扁鹊认识到人体有腠理、血脉、肠胃、骨髓等组织结构,并具有层次性,人体受邪气所侵发病后,疾病也是按照这一层次顺序由表及里、由轻变重逐渐发展变化的。扁鹊在分析蔡桓公的病情时说:“疾之在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这段话包含了人体解剖组织结构、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治疗疾病的法则及具体方法等医学思想。所以,治疗疾病自然是越早越好。
第三,从蔡桓公的角度讲,他讳疾忌医——接二连三地丧失治疗的机会。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有病须早发现早治疗,切勿耽搁病情。
其实,韩非子讲这个故事的真实目的,是让人们由蔡桓公拒绝治疗联想到治国问题,倘若国家出现问题不及时整改,任其发展,后患无穷。寓意十分深刻。
早在两千多年前,扁鹊就能通过切脉、望诊从齐桓侯的气色中,看出病之所在和病情的发展,这是很不简单的。所以,汉代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赞赏不绝地说:“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诊病多面手
扁鹊医术精深,他到各地行医,根据当地老百姓的要求治病。在赵国邯郸时,发现那里的妇女得病的很多,他就当“带下医”,即妇科医生。到了洛阳,听说那里尊敬老年人,而老年人患眼病、耳病的人较普遍,他就当“耳目痹医”,即五官科医生,治好了许多老人的五官病,使不少老人从耳聋眼花中恢复了健康;他到了秦国首都咸阳,看到当地儿童的发病率很高,就研究儿童发病原因,当了“小儿医”,治好了许多儿童的多发病。由此可见,扁鹊不仅精通内科,还兼通儿科、妇产科、五官科,甚至外科;他在诊断上,不仅精通“切脉”,而且善于“望色、听声、写形”;在治法上,不仅精通针灸,还善于用砭石、熨贴、按摩、手术、汤药等。可谓是一位多面手的民间医生。司马迁说他是“随俗为变。”扁鹊之所以被人们尊敬,与他这种医疗技术的全面有直接的关系。
扁鹊不仅具有高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还表现出高尚的医德。他谦虚谨慎,从不居功自傲。如他治好虢太子的尸蹶症后,虢君十分感激,大家也都称赞他有起死回生之术,扁鹊却实事求是地说,这是患者并没有死,我只不过能使他重病消除、回复他原来的状态而已,并没有“起死回生”的本领。
还有一个故事,说魏文侯曾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是医术最好的呢?”扁鹊:“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
魏王不解地说:“请你介绍的详细些。” 扁鹊解释说:“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候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使他的医术难以被人认可,所以没有名气,只是在我们家中被推崇备至。”
“我的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时,症状尚不十分明显,病人也没有觉得痛苦,二哥就能药到病除,使乡里人都认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灵。”
“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病人痛苦万分,病人家属心急如焚。此时,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魏王大悟。
良医治未病的故事告诉人们,治理国家、办事,一定要从小处抓,要防患于未然,不要等问题大了,造成损失了才去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治“未病”。从扁鹊的病例当中,人们除学到了中医的一些原理,更多的还感觉到当时那些人写扁鹊病例、病案,包含了许多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
扁鹊之死
扁鹊一生走南闯北,为无数患者解除疾病痛苦,被人们称为能“起死回生”的“神医”。在他行医经过的路途上,历代人民为他建陵墓、立碑石、筑庙宇、朝香火。然而,一生救死扶伤的扁鹊,最终却是死于非命。
扁鹊是在咸阳遇害的。据《战国策》记载,扁鹊在秦国时,秦武王(前310年—前307年)请扁鹊看病。扁鹊认为,秦武王的身体没有大问题,建议及早医治。这时秦武王左右近臣却说扁鹊坏话,说秦武王的病在耳朵前面,眼睛下面,让扁鹊治疗未必能治好,弄不好反而会使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明。
秦武王把这话告诉了扁鹊,说不吃扁鹊开的药。扁鹊听了非常生气,把治病的砭石(针)一丢,说:“君王同懂医术的人商量治病,又同不懂医道的人一道讨论,干扰治疗,就凭这一点,就可以了解到秦国的内政,你与有知识的人共事可以得天下,治天下,与无知之辈同谋,将会失去天下。从今天这件事可以推知秦国的事,如果再这样下去,君王随时都有亡国的危险!”扁鹊的话批评了秦武王,也得罪了一些近臣。太医令李醯自知医术不如扁鹊,对扁鹊怀恨在心,就在扁鹊离开咸阳东归的路上,李醯派人刺杀了扁鹊。一代名医死于非命,令人叹息!
扁鹊是司马迁《史记》里面记载的第一位医生,他对扁鹊给予深切的同情,因为扁鹊无端受害,司马迁自己也有相同的遭遇。所以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司马迁感慨道:“女无美恶,居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故扁鹊以其伎见殃,故老子曰'美好者不祥之器’,岂谓扁鹊等邪?”
仔细读司马迁的话,会发现司马迁在这里倾诉了他个人的感慨与不平。大家都知道,司马迁也是无端被残害的,他就是因为替与匈奴作战的将军李陵说了几句公正话,结果汉武帝大怒,将司马迁处以宫刑。司马迁就是在这个处境下艰难地写作《史记》,所以对无端遇害的扁鹊充满了同情。
扁鹊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生,他满腔热情,治病救人,后来人们崇拜他,尊敬他,热爱他,于是就在他身上不断添加了许多传说的神奇的故事。扁鹊对祖国医学发展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扁鹊永远不会为人民所忘记。
洗肠沟
话说,虢太子被扁鹊治好'尸厥'病后,便跟随他周游列国。来到河北内邱的蓬山(今鹊山祠所在地)时,太子又患上了绞肠痧,扁鹊就在郎家庄北一块大石头上为太子剖腹医治。等他把太子的肠子在沟水内洗净后,又一段一段地把肠子放回腹内时,忽然发觉太子的肠子少了一段。于是,扁鹊就顺着河寻找。虽然河水清澈见底,但是河流湍急。扁鹊在河水中紧追慢赶,跑了很长时间,最后在焦家庄庄北找到了太子的肠子,又把它装在太子的肚子里,太子病果然好了。当时的人们为了纪念这段有趣的故事,就把这条沟叫做洗肠沟。有一大石名石炕,相传是行剖腹术之处。
半部《青囊经》
华佗是东汉未年三位杰出的医学家之一。华佗深入民间,足迹遍于中原大地和江淮平原,在内、外、妇、儿各科的临证诊治中,曾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尤其以创麻沸散、行剖腹术闻名于世。后世每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青囊经》就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可惜,这部珍贵的药书,现已失传。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医学家,精内、妇、儿、针灸各科,外科尤为擅长,“麻沸散”的使用为世界医学史上最早之全身麻醉,还发明了“五禽戏”。 据人考证,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一四五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二0八年)。这考证很可疑。因为《后汉书·华佗传》有华佗“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的记载。据此,华佗可能不止活了六十四岁。华佗被害至今已一千七百多年了,但人民还永远怀念他。江苏徐州有华佗纪念墓;沛县有华祖庙,庙里的一副对联,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总结了华佗的一生:“医者刳腹,实别开岐圣门庭,谁知狱吏庸才,致使遗书归一炬;士贵洁身,岂屑侍奸雄左右,独憾史臣曲笔,反将厌事谤千秋。
华佗开初行医的时候,本领也不怎么高明。因为他能虚心向别人学习,一点一滴,取长补短,终于成了名医。成了名医以后,,他也不忘向高明的老先生请教。这里讲一个华佗虚心求学的故事。
有一天,来了个年轻人,请华佗给治病。华佗把脉一按,就对病人说:“你是得的头风病。药倒有,只是没药引子。”“要什么药引子啊?”“生人脑子。”病人一听要生人脑子做药引子,吃了一惊,心想这没法找,只得回家去了。
过些日子,这年轻病人又找到位老医生。老先生问他:“你这头风病找人看过吗?”年轻人说:“找华佗治过,他说要生人脑子做药引子,我没法,只好不治了。”老先生哈哈大笑,说:“用不着去找生人脑子啦,找十个古旧草帽,煎汤喝就行了。只是记住要找人们戴过年数多的草帽才顶事。”
病人照样做了。果然是药到病除。有一天华佗又碰到这个年轻人,见他生龙活虎似的,不像有病的样子了,就问道:“你的头风病好啦!”年轻人笑着回答:“是呀,多亏一位老先生给治的。”华佗又问吃的什么药,什么做药引子。年轻人说:“用草帽煎汤。”华佗一听,连忙问那老先生住在哪里。年轻人告诉了华佗。
华佗回家一想,别人积了多少年的经验,才得到的秘方,哪里会轻易传授,我只有去到他门下求学才行。于是华佗就装扮成一般人模样,跟那老医生当学徒,一学就是三年。
这天,老先生出外治病去了。华佗同师弟在屋里炼药。这时门外来了一个大肚病人,只见他肚大如箩,腿粗像斗。病人说是特意来找老先生治病的。老师傅不在家,华佗的师弟不敢随便接待,就叫病人改天再来。病人苦苦哀求道:“求求先生,帮我治一下吧!我家离这儿很远,来一趟真不容易啊!”这时华佗出来了,见病人确实病重,不可迟延,就说:“我来给你治。你拿二两砒霜。匀两次吃。可不能一次就吃了啊!”病人接过药,连声感谢,走了。
病人走了之后,师弟埋怨华佗了:“你可知道那药有毒,吃死人怎办?”华佗说:“这人得的是膨胀病,必须毒攻,这叫做以毒攻毒。”师弟说:“治死了谁担待得起?”华佗笑着说:“不会,出了事由我担着。”
再说那大肚病人拿了药走到村外,正巧碰上老医生回来了,病人走上前向老医生求医。老医人一看病人,说道:“你这病容易治,买二两砒霜,分两次吃,一次吃有危险。快回去吧。”病人听了,把手一伸,说:“二两砒霜,你徒弟拿给我了,他也叫我分两次吃。”
老医生接到药一看,果然上面写得清楚。老先生想:“我这个验方除了护国寺老道人和华佗,还 有谁知道呢?我还 没有传给徒弟啊!”他回到家里,就责问两个徒弟:“刚才大肚病人的药是谁发的?”师弟指着华佗说:“是师兄,我说这药有毒,他不听,充能哩。”华佗一旁不慌不忙地答道:“师傅!这病人得的臌胀病,腹中有毒,砒霜也有毒,以毒攻毒,病人吃下肚有益无害。”
“这是谁告诉你的?”“护国寺老道人。我在那里学了几年。”老医生这才明白,他就是华佗。叫道:“华佗啊!你怎么到我这儿来学医呀?”“师傅,你认错人了吧!”“不会,我的秘方没别人知道。”华佗这时只好把来求学的来由说出。
老医生听华佗说完一把抓住他的手说:“呀,你已经名声远扬了,还 到我这穷乡僻壤来吃苦头,真对不起你啊!”
华佗说:“老先生,人的才能有高有低,但是都各有所长,我没有的东西,就该向你学。行医人和行医人都是一样的啊!”
老医生感动得直掉眼泪,当即把治头风病的单方告诉给华佗。
1、心理疗法
华佗善于应用心理疗法治病,有一郡守得了重病,华佗去看他。郡守让华佗为他诊治,华佗对郡守的儿子说:"你父亲的病和一般的病不同,有淤血在他的腹中,应激怒他让他把淤血吐出来,这样就能治好他的病,不然就没命了。你能把你父亲平时所做过的错事都告诉我吗?我传信斥责他。"郡守的儿子说:"如果能治好父亲的病,有什么不能说的?"
于是,他把父亲长期以来所做不合常理的事情,全都告诉了华佗。华佗写了一封痛斥郡守的信留下,郡守看信后,大怒,派捕吏捉拿华佗,没捉到,郡守盛怒之下,吐出一升多黑血,他的病就好了。
2、狗腿治疮
有一位极漂亮的姑娘,已经过了结婚的年龄,可是仍没有嫁人,因为常期以来她的右膝,长了个疮,不断往外流浓水。华佗看过后,她父亲问女儿的病情,华佗说:“派人骑马,牵着一条栗色的狗跑三十里。回来后,乘狗身子正热时截下狗的右脚,拄在疮口上。”不一会儿,有一条红色的小蛇从疮口中出来,进到狗的脚中,那姑娘的病就好了。
3、枪头化酒
后汉末年时,有人腹中长一结块,白天黑夜疼痛无比。临死时,他对儿子说:“我死以后,可以剖腹把那东西拿出来,看看到底是什么。”他儿子不忍心违抗父命,于是剖腹,取出一个铜枪头,约有三分之一升左右。华佗听说后,就前去了解。华佗看完,从小箱子里取出药放在枪头上,枪头立刻化成了酒。
4、刮骨疗伤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描写,讲的是关羽在襄阳之战时右臂为魏军毒箭所中。后来,伤口渐渐肿大,十分疼痛,不能动弹。华佗为关羽剖臂刮骨,去除骨上剧毒,而关羽神色不变,尚在与人下棋。这个故事原本是颂扬关羽之神勇、有毅力、能忍耐,也同时说明了神医华佗的医技高明。博得人们的称赞和敬佩。他是我们外科医学的鼻祖。
5、曹操头风病
华佗由于治学得法,医术迅速提高,名震远近。正当华佗热心在民间奉献自己的精湛医术时,崛起于中原动乱中的曹操,闻而相召。原来曹操早年得了一种头风病,中年以后,日益严重。每发,心乱目眩,头痛难忍。诸医施治,疗效甚微。华佗应召前来诊视后,在曹操胸椎部的鬲俞穴进针,片刻便脑清目明,疼痛立止。
曹操十分高兴。但华佗却如实相告:“您的病,乃脑部痼疾,近期难于根除,须长期攻治,逐步缓解,以求延长寿命。”曹操听后,以为华佗故弄玄虚,因而心中不悦,只是未形于色。他不仅留华佗于府中,还允许他为百姓治病。
华佗 (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
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
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麻沸散
华佗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他不但精通方药,而且在针术和灸法上的造诣也十分令人钦佩。华佗到处走访了许多医生,收集了一些有麻醉作用的药物,经过多次不同配方的炮制,终于把麻醉药试制成功,他又把麻醉药和热酒配制,使患者服下、失去知觉,再剖开腹腔、割除溃疡,洗涤腐秽,用桑皮线缝合,涂上神膏,四五日除痛,一月间康复。因此,华佗给它起了个名字——麻沸。
试医丢命
有一年,华佗到某地行医,一个布店的学徒不服气他。这天,学徒吃过午饭,坐在门旁揉肚皮,见华佗走来,就对他的老板说:"今天我想试试华佗的本领。我到柜台里装病,你把他请来,为我诊治。"说罢,他一个翻身,跳进柜台,两手捂着肚子,摔头打滚地嚎叫起来。
布店老板忙请华佗给他诊治。华佗望望那学徒的气色,切脉之后,脸色一沉,痛惜地对老板说:"无救了,准备后事吧!"
老板心中好笑。故意问道:"先生.你看他还有多少阳寿?"
"挨不过今夜子时!"华佗说罢,叹息而去。华佗走后,布店老板摇头冷笑:"哼,人传神医,我看也是徒有虚名!"转身对他的小伙计说:"好了好了,别叫了,起来吧!"可是,任他怎么制止,那学徒却仍旧一个劲翻来覆去地嚎叫,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下来。原来刚才他翻腾的时候,挣断了肠子。
华佗(约145—208)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人,东汉末医学家,华佗生活的时代军阀混乱,水旱成灾,疫病流行,百姓生活十分艰苦。华佗非常痛恨作恶多端的封建豪强,十分同情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
为此,他不愿做官,宁愿捍着金箍铃,到处奔跑,为人民解脱疾苦。不求名利,不慕富贵,使华佗得以集中精力于医药的研究上,人们称他为“神医”。
悬丝诊脉
唐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怀孕已十多个月不能分娩,卧床不起。虽经不少太医医治,但病情一直不见好转,大臣徐茂功便将孙思邈推荐给太宗。唐太宗便派遣使臣马不停蹄,星夜奔赴华原县,将孙思邈召进了皇宫。
在封建社会,由于有“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束缚,医生给宫内妇女看病,大都不能够接近身边,只能根据旁人的口述,诊治处方。孙思邈一面叫来了皇后身边的宫娥采女细问病情,一面要来了太医的病历处方认真审阅。
他根据这些情况,作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然后,他取出一条红线,叫采女把线系在皇后右手腕上,一端从竹帘拉出来,孙思邈捏着线的一端,在皇后房外开始“引线诊脉”了。
没有多大工夫,孙思邈便诊完了皇后的脉。吩咐采采女将皇后左手扶近竹帘,孙思邈看准穴位猛扎了一针,皇后疼痛,浑身一颤抖。
不一会儿,只听得婴儿呱呱啼哭之声。唐太宗大喜,欲留孙思邈在朝执掌太医院,但他不愿在朝为官,立志漂泊四方为广大人民群众舍药治病,并撰写《千金方》济世活人。于是他向太宗陈述了自己的志愿,婉绝了太宗赐给的官位。
太宗不好强求挽留,御赐“冲天冠”一顶、“赫黄袍”一件、金牌一面、良马一匹和千两黄金、绸缎百尺。并大摆宴席,一来欢送孙思邈,二来庆贺皇后病愈生下皇子。但孙思邈又拒绝了太宗赐给的黄金绸缎。
唐太宗十分欣赏孙思邈,后来还曾亲临华原县五台山去拜访孙思邈,并赐颂词一首。今药王山南庵内还留有唐太宗御道、“拜真台”、“唐太宗赐真人颂”古碑一通等。
孙思邈的医学思想
孙思邈崇尚养生,并身体力行,正由于他通晓养生之术,才能年过百岁而视听不衰。他将儒家、道家以及外来古印度佛家的养生思想与中医学的养生理论相结合,提出的许多切实可行的养生方法。
时至今日,还在指导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如心态要保持平衡,不要一味追求名利;饮食应有所节制,不要过于暴饮暴食;气血应注意流通,不要懒惰呆滞不动;生活要起居有常,不要违反自然规律等等。
孙思邈,(581—682)医药学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少时被称为圣童,7岁日涌千言,年长好谈老庄之学,博通百家之说。居太白山修道。“遍游名山,历武当”。明、清武当山志均记有孙思邈在武当山五龙峰西南的凌虚岩隐居修道事迹。至今,凌虚岩宋代砖殿里供奉有“药王”孙思邈造像。
隋文帝以国子博士召其辅政,思邈称病不拜。但他对人说:“50年后会出一圣人,到那时我才会出山助他利世济人”。唐太宗即位召见他,见其容颜如童,惊赞不已,授他爵位,不受。唐高宗显庆(656—661)中再次召见他,官拜谏议大夫,不久,他又称疾还山。永淳初(682年)卒,享年102岁。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追封为“妙应真人”。
传说,逊邈的高超医术是龙王赐给《大岳太和山志》记载了这个故事:一日,孙思邈见一牧童打伤小蛇而流血。他忙脱衣将受伤的小蛇包住,治好伤口放其回归山野。过了一段时间,有白衣少年来访,受少年之邀,孙思邈随他走到城里,见他家十分豪华,如同帝王居所。一位身穿大红衣服的人出来迎接,承命一青衣少儿拜谢。孙思邈这才恍然大悟,知这青衣小儿即受伤的小蛇。左右侍官告诉他,这地方是泾阳水府。龙王赠送贵重的物品,他都不要。龙王心中欢喜,便取出龙宫里珍藏的三千医药奇方,对孙思邈说:“此可以助你济世救人”。思邈欣然接受,喜出望外。
孙思邈志在山林终其一生。他总结唐以前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将道家养生理论与医药学相结合,广收民间验方、秘方并分类记载。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银海精微》、《保生铭》、《存神炼气铭》等著作,他的医学理论注重预防为先,食疗为主,清心寡欲。同时注重服气法中的胎息、内观、闭息、吐气等四法的修持。他首次开列妇女、儿童疾病,倡立脏病、腑病分类,具有新的系统性,在医学上有较大贡献。
各地建药王庙或在大庙里建药王殿奉祀孙思邈,把孙思邈作为自己健康的保护神。许多有关孙思邈的神话也流传至今。其中一则是:有一只白额大虎卧倒在孙思邈家门口。老虎泪汪汪地张着大嘴哼哼。孙思邈领会了这是一只有病的老虎,是来找自己看病的。孙思邈坦然无惧地走到老虎跟前为它诊视。老虎因吃食太猛,骨刺梗塞了咽喉,孙思邈把门上的铁门环取下撑到老虎的大嘴里,把骨刺拔出,又揉了些“铁脚灵仙草”捣烂让老虎咽下。老虎的病痛顿时消失,张口长啸一声感谢孙思邈的医治之恩。从此每当阳春二月杏花盛开时,这只老虎就来杏林守护,直到杏子成熟、收获后方离去。这“虎守杏林”的故事代代流传。从前游医们手戴医铃,摇着走街串巷行医,把医铃叫“虎箍”,就来自这传说。医铃也是由孙思邈为老虎治病的铁门环演变而来的。
张仲景在医学上出了名,还虚心地为同行医病,不失时机地向别的郎中学习。从前,一些郎中们,只把医术传给自己的子孙,一般都不外传。那时南阳有个名医叫沈槐,已经七十多岁了,还没有子女。他整天惆怅后继无人,饭吃不下,觉睡不着,慢慢忧虑成病了。
当地的郎中们,来给沈槐看病,都缩一头。老先生的病谁也看不好。越来越重了。张仲景知道后,就奔沈槐家来。
张仲景察看了病情,确诊是忧虑成疾,马上开了一个药方,用五谷杂粮面各一斤,做成丸,外边涂上朱砂,叫病人一顿食用。
沈槐知道了,心里不觉好笑!他命家人把那五谷杂粮面做成的药丸,挂在屋檐下,逢人就指着这药丸把张仲景奚落一番。亲戚来看他时,他笑着说:“看!这是张仲景给我开的药方。谁见过五谷杂粮能医病?笑话!笑话!”朋友来看他时,他笑着说:“看!这是张仲景给我开的药方,谁一顿能吃五斤面,真滑稽!滑稽!”
同行的郎中来看他时,他笑着说:“看!这是张仲景给我开的药方。我看几十年病,听就没听说过,嘻嘻!嘻嘻!”他一心只想这件事可笑,忧心多虑的事全抛脑后了,不知不觉地病就好了。
这时,张仲景来拜访他,说:“恭喜先生的病好了!学生斗胆在鲁班门前耍锛了。”沈槐一听恍然大悟,又佩服、又惭愧。张仲景接着又说:“先生,我们做郎中的,就是为了给百姓造福,祛病延年,先生无子女,我们这些年青人不都是你的子女吗?何愁后继无人?”
沈槐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内心十分感动。从此,就把自己的医术全部传授给了张仲景和其他年轻的郎中。
东汉末年,张仲景的家乡河南南阳发生了几次大瘟疫,在短短十年间,原本二百多人的大家族,有百分之七十的人死于伤寒,张仲景目睹这一幅幅家破人亡的悲惨景象,就痛下决心,一定要制服伤寒这个瘟神。从此,他埋头钻研各类古代医学专著,同时博采众方,广泛搜集整理民间的各种方药,采纳各家医术,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检验摸索。其中“蜜煎方药”的故事,让人感触很深。那是年少时随同乡张伯祖学医,遇到了一位虚弱的病人,只见他唇干起泡、额头滚烫,高热不退、精神萎靡,老师张伯祖诊断后认为需要泻药帮助病人解出干结的大便,但强烈的泻药恐怕会使体质极其虚弱的病人受不了。正当老师没有主见的时,窗外一群蜜蜂飞过,张仲景眼睛一亮,想到用蜂蜜煎药的法子。将蜂蜜边搅边熬,等熬成粘稠的团块,冷却后涅成一头尖的细条状,塞入病人肛门,过了一会儿病人就排除了大堆腥臭的类便。由于热邪排尽,不久病人就康复了,这就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药物灌肠法。经过数十年呕心沥血的研究,张仲景对中医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所以后人称他为医圣。
张仲景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市邓州人),约生于东汉和平一年(150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东汉医学家,辞官业医,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确立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规律,它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著作,开创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先河;同时在制剂学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历代医家无不尊张仲景为“医圣”,故有“医圣者,即医中之尧舜也,荣膺此誉者,唯仲景先师。”与张仲景同时代的华佗读了《伤寒论》后喜曰:“此真活人也”。南北朝时陶弘景说:“惟仲景一方,最为众方之祖”。唐代医家孙思邈说:“江南诸师秘仲景方不传”。可见张仲景医方的宝贵。《伤寒论》至今仍指导着临床实践,也是医家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