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必学:从病例谈经方治疗慢性泄泻

江湖名,中医道,中医的江湖愿你我砥砺前行、
引子

仲景所述下利,包括了泄泻与痢疾两种疾病。而下利的辨证,就其证候而言,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分;就其治法而言,有解表、清里、温中、收涩等之不同。而且仲景在论述常见病机的同时,指出下利之疾,还有表里合邪、虚实夹杂、寒热互见、阴阳参错的复杂情况,且在实践中详细分析了此等下利的不同见症,拟出了相应的治疗大法,“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一拨其本,诸症尽除。

从病例谈经方治疗慢性泄泻

仲景所论下利包括泄泻和痢疾。《金匮要略》有专篇《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论述下利;《伤寒论》对下利的论述则散见于六经病中。仲景治疗下利内容丰富,所论方法及相应方药代表了当时下利论治的最高水平。笔者临证之际,常用经方治疗难治性泄泻,药简效宏,兹举例以证。

  1. 病例

(1)慢性结肠炎

李某,男,58岁,工人。初诊:2009年5月14日。

患者反复腹痛腹泻4年余,再发2周。患者每于晨起即泻,泻时腹痛,便后腹痛缓解,泻下物溏黏,便中夹有不消化之物,曾做肠镜检查示慢性结肠炎,予西药抗生素、止泻药及固脾益肠丸等治疗,服药时泻止,停药后腹泻又作,饮酒则病情加重。刻下见:患者形体偏胖,每于晨起即泻,泻时腹痛,便后腹痛缓解,泻下物溏黏,便中夹有不消化之物,每日泻4~6次不等,伴肢体困倦,脘腹作胀,肠鸣,口干而苦,腰膝酸软,舌淡红,苔微黄腻,脉弦细。西医诊断:慢性结肠炎。中医诊断:泄泻。患者食饮不节,湿热内蕴,损伤脾胃,脾运失健,清浊不分,乃成久泻。因病移日久,虚实互见,拟从脾运不健、湿热内结论治,取仲景之乌梅丸加减。

处方:干姜6g,附子10g(先煎),川连10g,黄柏10g,乌梅10g,六神曲10g,炒扁豆20g,炒白芍30g,木香10g。7剂。

二诊:5月21日。服药后大便次数减少,每日2~3次,大便成形,腹痛轻,神疲乏力,舌红,苔薄黄,脉弦细。原方加生黄芪20g,怀山药30g。7剂。

三诊:5月28日。服上方后,患者腹泻已止,腹痛肠鸣未作,精神好转,舌红苔薄,脉弦细。治宜健脾助运,燥湿洁肠。

处方:生黄芪20g,山药30g,炒白术10g,干姜6g,茯苓15g,炒扁豆20g,10g,木香10g,黄连6g。7剂。

上方连服1个月,大便正常,精神可,诸症俱平。

按:泄泻之疾,论其因总以湿为主,《内经》即发“湿胜则濡泄”之论,仲景对泄泻之疾论治甚详。本患者发病4年余,病情迁延不愈,属于久泻。乃患者食饮不节,湿热内蕴,损伤脾胃,脾运失健,清浊不分而成。因病移日久,虚实互见,拟从脾运不健、湿热内结论治,取仲景之乌梅丸加减。方中干姜、附子辛温之品,温振脾肾阳气;黄柏、黄连苦寒,燥湿止泻,寒温同施;乌梅、炒白芍酸能收涩,又能缓急止痛,且能制姜、附之温燥;木香行气止痛;炒扁豆、六神曲健脾消食。诸药合用,寒温同施,补泻并用,既能温脾健运,又能清化湿热,洁肠止泻。本方对久泻患者,它法无效,往往能获意想不到之效。

(2)霉菌性肠炎

史某,女,51岁,退休工人。初诊:2008年10月12日。

患者反复腹泻4个月余。患者于6月4日吃不洁之物(生蟹)后感脘腹疼痛,当即就泻,自服氟哌酸胶囊、黄连素腹泻未止。第二天腹痛加重,腹泻十余次,泻如蛋花汤样便,到当地医院诊治,查大便常规:白细胞(++),隐血(+),用左氧氟沙星输注等治疗3天,大便好转,每日2~3次,质稍溏,化验未见异常。8月20日患者又出现腹痛、腹泻,泻如蛋花汤样便,夹不消化之物及黏液,即入某医院治疗,用抗生素、补液等治疗,大便成形,3天后出院。9月底,大便出现黏冻,腹胀腹痛,大便检查:白细胞(++),用抗生素至10月9日,大便仍每日3~5次,大便培养:有霉菌生长。今来我院就诊,刻下见:大便每日5次,质稀溏,有黏液,夹白冻及不消化物,腹胀痛,肛门有灼热感,口干而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大便检查:白细胞(++),隐血(++)。诊断:霉菌性肠炎。证属泄泻,乃饮食不洁,脾胃受损,运化失健,水谷不化精微,湿浊内生,肠中有热,湿热互结,混杂而下,屡用多种抗生素,致肠道菌群失调,发生泄泻,病移日久,气阴耗伤。治宜升清降浊,洁肠和营,兼益气阴,取仲景葛根芩连汤与白头翁汤加味。

处方:葛根20g,川连6g,黄芩10g,清甘草3g,秦皮20g,白头翁20g,炒山楂15g,黄柏10g,炒扁豆30g。7剂。

二诊:10月19日。服药后大便次数减少,每日2~3次,质软,黏冻减少,腹胀痛减轻,口干,舌红苔黄,脉滑数。原法既效,守方有恒,上方加怀山药20g,7剂。

三诊:10月26日。大便每日1~2次,成形,自觉脘腹略胀,纳谷欠香,口干,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治宜健脾化湿,洁肠止泻。

处方:木香10g,茯苓15g,炒扁豆20g,怀山药30g,陈皮10g,炒麦芽30g,炒山楂20g,六神曲10g,黄连6g。14剂。

服上方两周后,大便一直正常,腹无所苦,纳谷正常。

按:本例患者服用不洁食品引起腹泻,迭用多种抗生素治疗,致肠道菌群失调,引发霉菌性肠炎。观其脉症,乃饮食不洁,脾胃受损,运化失健,水谷不化精微,清浊相混,升降失司,混杂而下,久泻不愈,病移日久,正气受损,气阴耗伤。治宜升清降浊,洁肠和营,取仲景葛根芩连汤与白头翁汤加味。用大剂葛根升发脾胃清阳之气治下利;黄芩、黄连苦寒,清肠胃之热,兼燥湿,使湿热除,下利止;配秦皮、白头翁、黄柏苦寒,清化湿热,解毒止泻;炒扁豆、炒山楂消食健脾和胃。诸药合用,清热燥湿,洁肠和营,消食健脾,效果明显。

2.方证概述

仲景论述下利包括泄泻与痢疾,但论述泄泻条文远较痢疾为多,两书涉及下利条文百余条,二十余方,为仲景最为重视的症状与病证之一,其所论下利病机及治法覆盖面广,临床疗效确切,历代医家多有研究阐发,笔者据其方证功效归纳如下:

(1)表里双解法 感受外邪,卫表失疏,外邪入里伤肠,或误下而致下利。证属表里同病,治宜表里双解之法。

葛根汤证——《伤寒论》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表重里轻,发汗解表,兼以止利。

葛根黄芩黄连汤证——《伤寒论》34条,表不解而邪内陷,表里俱热,“协热利”,辛凉解表,清热止利。

桂枝人参汤证——《伤寒论》163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桂枝人参汤主之。”为误下后,表邪不去,反伤脾阳,致脾胃虚寒而下利,解表温中止利。

(2)清热解毒法 白头翁汤证——《伤寒论》371条“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湿热壅滞大肠的热性痢疾,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热毒甚又兼阴血不足者,《金匮要略》用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治“产后下利虚极”。

黄芩汤证——《伤寒论》172条“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太少合病,湿热下利,清热止利,缓急止痛。

(3)通里攻下法 此下利是因里热炽盛,燥屎结于肠中,邪热逼迫津液从旁而下,所下皆为清稀粪水,不夹渣滓,臭秽难闻。同时必伴见腹部满痛、潮热、舌苔黄燥、脉沉实等症。这种下利又称“热结旁流”。如《伤寒论》165条少阳兼里实的大柴胡汤证;374条“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321条“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用承气汤类泻热通滞,里实去,利始能止。

(4)疏肝理脾法 四逆散证——《伤寒论》318条“少阴病,四逆……或泻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肝气乘脾,脾运失职,故下利。疏肝理脾,透达郁阳以止利,方用四逆散加薤白。

(5)温清并用法 上热下寒或寒热互结所致之下利证用温清并用法。

乌梅丸证——《伤寒论》338条乌梅丸主蛔厥,“又主久利”。本方寒温互用,辛开苦降,治寒热错杂之久利,加减用之,效果明显。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伤寒论》359条“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上热下寒相格,吐下交作,辛开苦降,清上温下,调和脾胃。

三泻心汤证——均是治疗误下损伤脾胃,寒热互结所致痞证而下利。半夏泻心汤主治“呕而肠鸣,心下痞”,下利;生姜泻心汤主治“心下痞硬……腹中雷鸣,下利”;甘草泻心汤主治“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

(6)渗湿利水法 此下利是因阳气不化,脾运失职,水湿偏渗于大肠,清浊不分而致。《伤寒论》159条提到“(利)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金匮要略》:“下气利者,当利其小便。”如五苓散证、猪苓汤证、真武汤证、己椒苈黄丸证,利小便以实大便。

(7)温中散寒法 脾肾阳虚,阴寒内盛而致下利,当温中散寒。《伤寒论》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临证据阳虚程度不同,其治又有差异。

理中丸证——《伤寒论》385条“霍乱……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脾胃虚寒,运化失常,而致下利。

四逆辈——包括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四逆加人参汤。其同共点均为阴寒内盛,阳气衰微,虚阳欲脱之危重证候,表现为“下利清谷,四肢厥逆,脉微欲绝”,治疗均以四逆汤为基础化裁。

(8)涩滑固脱法 脾主运化,肾司二便,脾肾气虚阳衰,统摄无权,关门不固,致大便滑脱,下利不止。

桃花汤证——《金匮要略》:“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虚寒下利,便脓血。

赤石脂禹余粮汤证——《伤寒论》159条:“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治以涩肠固脱止利。

诃梨勒散证——《金匮要略》:“气利,诃梨勒散主之。”治以涩肠固脱止利。

(9)针刺温灸法 仲景运用灸法治疗

泄泻有三:

其一:《伤寒论》292条“少阴病,吐利……脉不止者,灸少阴七壮。”吐泻交作,正气暴虚而脉不至,灸少阴经穴以温经复阳。

其二:《伤寒论》325条“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用灸法温阳举陷,俟阳回泻止,则阴血可生。

其三:《伤寒论》308条“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下利便脓血当分实热与虚寒,虚寒者,仲景用桃花汤治疗,一般而言,刺多泻实热,灸多补虚寒,本条言刺,当属实热。

总之,仲景所述下利,包括了泄泻与痢疾两种疾病。而下利的辨证,就其证候而言,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分;就其治法而言,有解表、清里、温中、收涩等之不同。而且仲景在论述常见病机的同时,指出下利之疾,还有表里合邪、虚实夹杂、寒热互见、阴阳参错的复杂情况,且在实践中详细分析了此等下利的不同见症,拟出了相应的治疗大法,“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一拨其本,诸症尽除。”如利小便实大便、通腑止利、温清并用等法,法法皆有深义,如能“恩求经旨”,释义发微,对指导临床不无裨益。

(0)

相关推荐

  • 辨证与论治  辨证篇  问诊  泄泻

    泄    泻 泄泻,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古人所谓"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犹舒缓:泻者,势似直下,泻下较猛".两者微有不同,但其病则一,故总名之为泄泻. 泄泻的临床辨 ...

  • 伤寒论中“初头硬,后必溏”的四种情况

    在<伤寒论>阳明腑证中,仲景在四处原文中(宋本第238条,251条,109条,209条)均用到了"初头硬,后必溏"来描述患者的排便情况."初头硬,后必溏&qu ...

  • 葛根芩连汤和白头翁汤四神丸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106例

    葛根芩连汤和白头翁汤四神丸加减摘要 目的: 治疗慢性结肠炎1 06{4|j :吴起县中医医院院长717600 探讨温肾暖脾.固肠止泻.清热解毒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葛根芩连 汤和白头翁汤四神丸(由葛根 ...

  • 从病例谈经方治疗慢性泄泻 – 经方派

    仲景所论下利包括泄泻和痢疾.<金匮要略>有专篇<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论述下利:<伤寒论>对下利的论述则散见于六经病中.仲景治疗下利内容丰富,所论方法及相应方药代表了 ...

  • 绝对必学的17首经方!(最常用最好用)

    经方之一  乌梅丸 中国国务学位委员医学科学评议组成员,北京中医学院教授任应秋的老师刘有余以善用乌梅丸治杂病蜚声一时,任老在一旁待诊时,曾见刘有余老师半日曾四次疏用乌梅丸,一用于肤厥,二用于消渴,一用 ...

  • 绝对必学的17首经方!

    经方之一  乌梅丸 中国国务学位委员医学科学评议组成员,北京中医学院教授任应秋的老师刘有余以善用乌梅丸治杂病蜚声一时,任老在一旁待诊时,曾见刘有余老师半日曾四次疏用乌梅丸,一用于肤厥,二用于消渴,一用 ...

  • 【临诊碎玉】谈经方治疗呕吐证

    伤寒论243: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伤寒论309: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伤寒论378: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吴茱萸汤方 ...

  • 黄煌谈经方治疗三高症(五张方)

    高脂血症是时髦病,非常多.困难时期,营养不良,低血糖的人同样会有高脂血症,现在较多的:高脂血,高血糖,高血压,高血尿酸,TG:1.7,有的高到7.几,10.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 ...

  • 小学六年级经典必学奥数题

    小学六年级经典必学奥数题

  • 黄煌谈经方治疗三高症

    高脂血症是时髦病,非常多.困难时期,营养不良,低血糖的人同样会有高脂血症,现在较多的:高脂血,高血糖,高血压,高血尿酸,TG:1.7,有的高到7.几,10.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 ...

  • 黄煌谈经方治疗三高症(五张方)

    高脂血症是时髦病,非常多.困难时期,营养不良,低血糖的人同样会有高脂血症,现在较多的:高脂血,高血糖,高血压,高血尿酸,TG:1.7,有的高到7.几,10.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 ...

  • 绝对必学的17首经方

    经方之一  乌梅丸 中国国务学位委员医学科学评议组成员,北京中医学院教授任应秋的老师刘有余以善用乌梅丸治杂病蜚声一时,任老在一旁待诊时,曾见刘有余老师半日曾四次疏用乌梅丸,一用于肤厥,二用于消渴,一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