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影响大姨妈!这几味中成药可调痛经、姨妈少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也就是说,只有脾胃健壮,我们吃进去的食物才能被胃消化、被脾吸收,从而转化成全身的营养气血。
如果脾胃弱了,气血会跟着受影响,气血亏虚,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最大的影响就是月经不调,先后无定期,量少,色淡,甚至还会闭经。
今天给大家推荐几个调养脾胃,补气养血的中成药。
一、归脾丸
归脾丸这个方子最早出自南宋医家严用和的《济生方》,到了明代的时候,明代太医薛立斋又给加了两味药,当归和远志。这样就成了我们今天见到的归脾丸了。
归脾丸:白术、当归、茯苓、黄芪、龙眼肉、远志、酸枣仁、人参(党参)、木香、大枣、甘草。
当归、龙眼补心脾之血。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药同用,就是大名鼎鼎的四君子汤,它的作用可以用个字来概括,补气健脾。黄芪也是补气的,黄芪能补一身之气,尤其擅长补脾肺之气。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一味黄芪,增强了补气健脾的作用。酸枣仁和远志都有宁心安神的作用。最后用大枣、甘草来调和诸药。
那么,这个归脾丸是调理什么身体不适呢?
首先是心悸心慌。
心悸、心慌是因为心脏的气血不足,心脏的气血是从哪里来的?当然是从脾胃而来,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打个比方,脾胃就相当于农田,里面种的是身体必须的气血,农田收成不好,身体就会缺少气血的来源,心血必然不足。
所以心血不足,不光要补心血,还要从血的源头补起,归脾丸既能补心,又能补脾,它是心脾同补的方子。
其次是月经不调
前面说了,归脾丸是心脾同补的方子,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好了,气血才会源源不断地造出来,只有气血足了,月经才得以准时。
二、生脉饮
生脉饮,古代也叫生脉散。
有些方子可以补气,有些方子可以补阴,生脉饮既能补气,又能补阴,能让人的这个脉复苏过来,让脉变得有力量,所以叫生脉饮。
有一种人,老是唉声叹气的,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事情老容易往坏的方面去想,这样的人也应该喝点生脉饮。它可以补你的心气,心脏有力量,你这个人就积极向上,朝气蓬勃,那些悲观的,消极的念头会自动忽略掉。
更年期女性也可以喝一点生脉饮。《内经》里面提到,女子,七七天癸竭,地道不通。女性到了四十九岁左右的这个阶段,月经会变少甚至终了,血是属阴的,经血也是阴液的一部分,简单来说,就是阴虚了,用生脉饮也是比较合适的。
三、补中益气丸
补中益气丸是中医药里赫赫有名的方剂,它的前身是补中益气汤,出自金元名医李东垣之手。这里的中气指的是脾胃之气,所以补中就是补脾胃。很多由脾胃气虚导致的疾病,补中益气丸都能调。
首先是出血,出血有两种,一种是淡红,一种是深红,深红是有热,淡红是脾虚。
脾有统血的作用,但脾要有力气才能把血液固摄住,脾一旦虚了,脾不统血了,血液就会跑出经脉的正常轨道,导致的结果就是各种出血,比如月经淋漓不尽,牙龈出血等,补中益气丸可以帮你把血止住,把脾胃补养起来。
四、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出自宋代官方医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附子理中丸是脾肾并治的方子,它一去到身体里,可以兵分两路,一路入脾,一路入肾,作为人体正气的两大来源,脾和肾都兼顾到了。
附子理中丸可以调痛经。痛经大多和寒邪分不开关系,尤其是现在的很多女孩子喜欢喝冷饮,穿露脐装,导致小腹这个部位阴寒一片,用手一摸,冰凉凉的,寒气阻塞气血正常运行,不通而痛。附子理中丸也能治。
附子理中丸里有大辛大热的附子、干姜,又有甘温的党参、白术和甘草,所以你就知道了,附子理中丸能够治疗一切形寒饮冷之症,什么是形寒饮冷?形寒,就是说你的所作所为为寒气入体大开方便之门。
比如,夏天的时候,贪图一时凉快,把风扇开到最大;或者天气转凉以后,没有及时添加衣物,不慎吹了冷风。饮冷,就是说你吃的喝的都太过于寒凉,这些寒凉的东西一进到体内,需要身体消耗大量的阳气才能给它暖过来。简单来说,就是冻出来的或者吃出来的。
所以,调理好脾胃,对于女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小到月经周期规律来潮,大道皮肤紧致有弹性,浑身充满活力。这都跟有个好脾胃息息相关。在这里,也提醒大家,一定要吃好一日三餐,日常饮食最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