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梁建立后,齐明帝的后人怎么样了?
结局1:批量铲除
萧衍入城后,就一边筹划迎接萧宝融回京正位,一边以王宝明的名义任命自己为中书监、大司马、录尚书事、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封建安郡公,承制(秉承皇帝旨意便宜行事);同时杀死萧宝卷身边的小人们,这是顺应人心,也是为兄长萧懿报仇。王宝明也下令公布萧宝卷的罪恶,称“罄楚、越之竹,未足以言,校辛、癸之君,岂或能匹!”不仅把萧宝卷比作桀、纣,还为“罄竹难书”这个成语提供了前身。
在众人都提前向萧衍表忠时,侍中王亮却没有积极表态。萧衍指责他:“你不辅佐皇帝,要你这种宰相何用?”王亮却说:“如果扶得起来,明公还有今天之举吗?”
萧宝卷既死,其残余势力豫州刺史马仙琕、吴兴太守袁昂、安成内史刘希祖等在萧衍的恩威并施下也都投降了。
新年到了,萧衍迎王宝明回宫称制,自己解除承制,但同时都督中外诸军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当初同列为竟陵八友的沈约、范云赶紧劝进,说要是萧宝融回京定下了君臣名分,就没机会了!
于是:
甲寅,诏进大司马位相国,总百揆,扬州牧,封十郡为梁公,备九锡之礼,置梁百司,去录尚书之号,骠骑大将军如故。二月,辛酉,梁公始受命。
甲寅,诏大司马梁王进位相国,总百揆,扬州牧,封十郡为梁公,备九锡之礼,加远游冠,位在诸王上,加相国绿騑绶。
然后萧衍就铲除了自己登基的竞争对手。本来,萧颖胄都死了,他哪来竞争对手呢?
其实当初张稷、王珍国杀死萧宝卷以后的第一个主意并不是迎接萧衍,而是召集群臣商议拥立萧宝卷爱好文学的堂弟湘东嗣王萧宝晊。萧宝晊也自以为能众望所归,结果只做了新政府的太常。
萧衍具体的杀人方式是官宣萧宝晊谋反,并且杀了萧宝晊的弟弟始安王萧宝览、宵城公萧宝宏。
是不是真的谋反也不知道,反正萧缅这一脉完了。
丙戌,诏梁公增封十郡,进爵为王。
萧衍连萧宝卷的堂兄弟都不放过,萧宝卷的亲兄弟们如果还想活,就只能趁早动作。萧宝卷的胞弟鄱阳王萧宝夤,就是之前的建安王,理论上是新皇帝萧宝融的胞兄,这种身份实在太敏感了。他时年才十六岁,趁萧衍防备不严,与阉人颜文智与左右麻拱等合谋趁夜穿墙而出,徒步出逃,化装成钓鱼人,又在好心人帮助下昼伏夜出骑驴狂奔,终于逃到了寿阳。这时候的寿阳既有他家的故旧,又已是北魏领土不受萧衍控制,正好。他似乎也并不厌恶萧宝卷,为这位兄长服了丧,并冒着风雨跪求北魏帮自己报仇。
和萧衍面和心不和的江州刺史陈伯之也再度反水,打出拥戴萧宝夤的旗号,在作战不利后加入北魏。
当初南朝宋皇子刘昶北逃,受封宋王,娶公主;如今南朝齐皇子萧宝夤北逃,也受封齐王,娶孝文帝的女儿南阳公主。
萧宝夤今后的人生会非常精彩,但他的三个庶弟邵陵王萧宝攸、晋熙王萧宝嵩、桂阳王萧宝贞就没有今后了,萧衍以谋反为名以王宝明的名义把他们全杀了。
晋安王萧宝义和庐陵王萧宝源虽然年纪大,反而没事,因为前者是聋哑人,留着当吉祥物正好;后者本来就病了命不久矣,而且其实就这个局面,就算他能病愈,他敢病愈么,他愿意病愈么?
还有一个暂时没事的,就是当时名义上的皇帝齐和帝萧宝融,他正在回建康归位的路上,但这条路,他这辈子都走不完了;他连建康城门都没摸到,就在姑孰下诏禅位;第二天,萧宝源也很配合地病死了。王宝明也很配合地下令,说皇帝就让萧衍去当,我未亡人也该歇息了。
萧宝融被就地封为巴陵王,建立宫殿,在自家奉南齐正朔。新帝梁武帝萧衍想封南海郡为萧宝融的封国,但沈约却说当初曹操曾说过“不可慕虚名而受实祸”。
于是梁武帝就派亲信郑伯禽去请萧宝融吃生金。这时候,十五岁的萧宝融才当了一天的南梁巴陵王。他最后的抗争是要求自己选择死法,郑伯禽也没有太为难他,让他如愿大醉一场,然后动手。后来梁武帝官方认证的开国功臣沈约临死还梦见了萧宝融,大呼当初改朝换代不是我指使的,连梁武帝也看不下去了,大家都要谥他为“文”,他偏谥他为“隐”。
漏网之子?
萧昭业不争气,导致高武两帝子孙大面积团灭;而萧宝卷不争气,也导致明帝系终于翻车。但是,对高帝的孙子们自称“我为高武二帝报仇,夺的不是你们的天下,如果你们起兵我就尊奉你们了,现在我当皇帝,你们还是宗室”的梁武帝并没有彻底消灭明帝近支子孙,即使是没有逃走的,比如萧宝义,他继承了巴陵王这个前朝吉祥物爵位,死后还有儿子萧屏袭爵,至于萧屏有没有兄弟和孩子,史书真没写;比如明帝大房侄子萧遥欣的儿子、后来还当了公务员的萧几及其弟九人,萧遥欣这一脉到了唐朝还有可考的后人;还有一个更奇,其实就在他眼皮底下长大。
萧宝卷身亡后,其遗孀皇后褚令璩、独子太子萧诵早已被废为庶人,褚令璩下落不明,而萧诵也没有悬念地被梁武帝杀了。但是,梁武帝对萧宝卷的其他女人又太好,将萧宝卷的后宫余妃、吴景晖、阮令嬴都据为己有,虽然迫于舆论改嫁了余妃——要不是迫于舆论,他连潘妃都敢收,潘妃最终为萧宝卷殉情,给这段奇葩爱情画上了句号。
阮令嬴本是在萧遥光死后被充公的姬妾,连续伺候了三个萧才终于开花生下梁武帝第七子萧绎,即后来的梁元帝。
而吴景晖的故事就精彩多了,没人说得清楚她不足月的儿子萧综到底是萧宝卷次子还是梁武帝次子。梁武帝并不在乎喜当爹,白得个儿子出镇地方有啥不好的。然而萧综对身世比杨康执念多了,不仅有时梦见拿着头颅的肥壮少年,还在不如意的时候从母亲处得知身世,于是秘密祭祀南齐祖宗、微服祭祀齐明帝陵,更为了坐实自己的身世挖了萧宝卷的坟,把血滴在萧宝卷的遗骸上认亲,认了一次还不够,把自己刚满月的小儿子也杀了取骨头验血,终于确认了自己的身世,和叔父萧宝夤联络认亲,最后趁出镇彭城的时候跑了,把母亲、妻子(袁昂的女儿)和长子萧直丢在了南方,还导致自己属下五千人全被北魏俘虏,其中就包括著名数学家祖冲之的儿子祖暅。
作为一种认祖归宗的表态,他也就弃用了原来的名字,改名萧赞。“赞”的繁体字是有言字旁的,正好和萧宝卷的长子萧诵保持一致。
结局2:反噬恩主
南梁与北魏南北对峙期间,萧宝夤为了复仇没少出力,渐渐成长为北魏的地方军政大员,也坚决拒绝了梁武帝的诱降,这一点足够让翻来覆去的陈伯之羞死。
不曾想,南梁和北魏的关系也有转好的时候。北魏宗室元略,就是前面说的元英的儿子,曾因内斗失败南逃,被梁武帝厚待,后来北魏胡太后掌权,就把萧综(萧赞)所部放回南梁要他们带话让元略回家,梁武帝竟也不为难,准备厚礼送回了元略。元略回去了就受封义阳王,官拜侍中。
这下萧宝夤不干了,元略在南梁呆了那么久,指不定接受了仇人梁武帝什么重要指示呢,到时候仗着自己有权有宠寻个罪名把我弄死了我都没处说理。
当时他正在关中地区平定莫折念生的叛乱(裴叔业的儿子裴芬之就在此乱中被害),战绩马马虎虎,朝廷也的确对他有所怀疑,派关右大使郦道元前去安抚。友情提示,文学家郦道元虽然是《水经注》的作者,列传却在<酷吏传>。
萧宝夤觉得郦道元是来监视谋害自己的,不想束手待毙,而手下柳楷也说:“歌谣里是这么唱的:'鸾生十子九子毈(音“段”,孵不出的鸟蛋),一子不毈关中乱。’说的不就是大王您吗?古人说'周武王有乱臣(古代统治者称善于治国的能臣)十人’,'乱’就是'理’的意思,大王注定就是管理关中的那个人。”于是萧宝夤先下手为强杀了郦道元及其同行的兄弟、儿子,再杀图谋起兵讨伐自己的大陇都督南平王元仲冏,在关中称帝,国号当然是齐了,还让自己的公主老婆过了一把皇后瘾。虽然这个齐没有一寸地盘和原来的南齐重合,他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但是,他麾下的那些北魏军队凭什么为你萧家的齐国卖命?于是萧宝夤不仅打不过前来讨伐的长孙稚,还被部下侯终德袭击,只能逃奔叛首万俟丑奴,被用为太傅。北魏派出名将尔朱天光荡平关中,万俟丑奴和萧宝夤被俘送洛阳,被众人围观三天。
这时候,萧宝夤还有几个朋友为他求情,吏部尚书李神俊、黄门侍郎高道穆说萧宝夤谋反是先帝孝明帝年间的事,应该翻篇。但正直的应诏王道习却向孝庄帝指出,就算先帝时期的事情可以翻篇,萧宝夤去给叛首万俟丑奴当太傅难道不是在陛下登基后发生的?总之,这种叛臣必须死。
李神俊救不了萧宝夤,只能带着酒去看他。南阳公主也带着孩子们去看他。妻儿都在哭,萧宝夤却神色不变,只有一个遗憾:
推天委命,恨不终臣节。
毕竟他的确反噬了自己的恩主。
他的长子萧烈本是宣武帝嫡女建德公主的夫婿,也一并被杀。
他本来还有次子萧权和幼子萧凯,但有一次这俩孩子射箭玩,萧凯一不小心把萧权射死了。
说到萧宝夤的妻儿,其实长孙稚才是萧宝夤命中的克星,他不仅担当讨伐萧宝夤的大任,还有个祸害萧宝夤全家的女儿,嫁给萧凯后不但轻薄无礼,还挑唆萧凯弑杀了亲妈南阳公主。于是萧凯车裂,长孙氏枭首。
萧宝夤有个女儿嫁给了宗室元德隆,但是他这一家的男系也就到此为止了。
结局3:无家可归
还剩个被梁武帝视如己出拉扯大、耳濡目染成文艺青年的萧赞。
他想响应叔父,却被拦住没成(《梁书》作其因响应被杀,误),然后因为没有实际参与而免罪,虽然替叔父求情,也没有结果。
北魏对他还好,让他娶了孝庄帝的庶姐寿阳公主,出任齐州刺史。
等南梁陈庆之北伐,一不小心杀进了洛阳,他又心思活络了,想认回慈祥的继父完颜洪烈,啊呸,梁武帝,梁武帝也没有拒绝的理由,让吴景晖整理了萧赞小时候的衣服想进一步唤起父子之情。
但是,陈庆之很快被北魏名将尔朱荣所败。
很快,萧赞也没心思考虑认谁做爹的问题了,孝庄帝杀了尔朱荣又被尔朱氏反杀,尔朱氏党羽扫荡齐州,逼走萧赞,俘杀寿阳公主,萧赞成了孤家寡人,出家为僧,写了《听钟鸣》《悲落叶》自伤,才三十岁就郁郁而死,死后以王礼与公主合葬。梁朝人把他的灵柩盗了回来,梁武帝仍然视他为儿子。
萧赞北逃后没有生子,所以唯一已知的后代就是之前留在南方的萧直。因为萧赞叛逃,梁武帝一怒之下开除萧直宗籍,改姓“悖”,但很快又恢复属籍,又改封千户永新侯,官至晋陵太守、沙州刺史,后事不详,子女不详,在后来的侯景之乱中也没有戏份。
也许他是齐明帝最后的可考的曾孙吧。
IOS系统打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