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用流行病方法理解社会,抓住流行中的“传染之手”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做出很多决策,包括买什么东西,做什么事情,做事情采用什么方式等等。在很多人的想象当中,自己做决策一向是独立思考的结果,是个人意志的体现。事实真是这样吗?传染病、金融危机、网络爆款,这些看似无关的现象,背后却蕴藏着一些普适的规律。

本书作者亚当·库哈尔斯基,是一位流行病学家,他将向我们介绍疾病扩散的原理,以及“传染”理论如何应用于其他领域。

传染理论

要想说明白“传染”,就要从疟疾谈起。19世纪末期,英国学者罗纳德·罗斯揭开了疟疾传播的神秘面纱。

罗斯在印度当军医期间,通过拆除自家周围的水箱,成功减少了蚊子的侵扰。随后他又从曼森医生那里听说了蚊子可以携带寄生虫。受此启发,罗斯用小鸟来做疟疾传播实验,从而证实了疟疾的传播元凶正是蚊子。

随后,罗斯提出控制疟疾的关键就是消灭蚊子。然而,当时的人们觉得这个想法不可理喻,因为不可能把蚊子消灭得一干二净。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罗斯通过建立假设模型,从数学的角度论证了,无须将所有蚊子都消灭,只需把它们的数量降到某个水平之下,就能起到防控疟疾传播的目的。

理论加实践,让罗斯有了底气,他说服了一些地区采纳灭蚊措施,并成功降低了当地的疟疾感染人数。

罗斯的理论体系是一种“机制法”。在与疟疾的对抗中,他首先是找出疾病传播的主要因素,在掌握了传播途径等信息后,用数学公式提取出疟疾传播的模型,并以此来预测疫情的走势。而且,在机制法的分析中,包含了很多前提假设,只要对这些假设进行微调,就能适应不同地区的不同状况。

随着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学者迪茨提出了“再生数”概念。

再生数(简称为“R值”),指的是一个感染者平均可以引发新感染的人数。R值越大,疾病越容易爆发;如果R值小于1,那么新的病例就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少。影响R值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传播方式、感染者能接触到的人数、接触者对疾病的易感性等。

对于某种疾病,R值并不是个定值。普通流感的R值在1到2之间;对于2020年的新冠病毒,其R值在疫情早期为2到6,在一些极端环境中,其R值可能高达11。

对抗传染性疾病的各种方法,本质上都是在努力降低R值,其中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是接种疫苗。如果疫苗能让所有人都有了抗体,就可以从根本上阻断传染。然而,全民接种显然是个费时费力的工程。正如我们不可能消灭每一只蚊子,我们也很难做到让每个人都成功接种上疫苗。借由R值,我们就可以计算出为了控制感染需要接种疫苗的人数。

除了R值外,疾病传播中还普遍呈现出“二八法则”的规律,也就是20%的病例引发了80%的感染。这一规律的极端情况,就是出现所谓的 “超级传播者”。一个超级传播者,可能会把病毒传给几十甚至数百人。因此,如果能控制疾病传播网络中的一些关键节点,就有希望大幅减缓疾病的扩散速度。

综上,基于传染理论,要想控制一场瘟疫的蔓延,大体可分为三步,分别是弄清机制,降低R值和控制关键节点。

传染理论的跨领域应用

“传染”理论还可以用于分析其他领域的问题,比如“如何制造网络爆款”。

所谓“爆款”,可以是一篇朋友圈刷屏的文章,或者一夜间几百万播放的视频,总之它们借助网络,迅速地传播了出去,就如同一场大型瘟疫。

为了制造爆款,就需要把“控制瘟疫”的理论反其道而行之,尽可能让“信息病毒”扩散出去。

在网络内容的传播机制方面,有研究发现越能引发强烈情绪的文章,更可能被分享。这里的强烈情绪,既包含积极的赞叹,同时也可以是消极的愤怒。此外,内容本身也要有“变异”的能力,给人们参与二次创作的空间。

而提高内容R值这一点并不容易。网络信息的传播性其实相当弱,即使是最受欢迎的内容,其“传染性”也只有麻疹的十分之一。但可以一开始就把信息发给尽可能多的人。哪怕是一条R值只有0.8的消息,如果能在开始时发送给1000个人,那最终会收到消息的人数也能有5000之多。

在广撒网的同时,也要找准网络的关键节点。这些关键节点又可以叫做“影响者”,也就是那些能引领社会流行风潮的人。人群中隐藏着不少这类节点人物,可以高效将信息传递出去。

但是“社交网络”太复杂,存在太多偶然因素,即使掌握了这些方法,也不能保证一定能做出爆款。

同样复杂的还有金融网络。在金融系统中,节点间的连接不是均匀分布的,少数银行在网络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一旦出现金融危机,极容易出现超级传播者。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中,有一家叫做“雷曼兄弟”的金融巨头,与超过100万个机构存在着贸易往来。随后,雷曼兄弟公司倒闭,留下了超过6000亿美元的负债,直接牵连了一众华尔街同行。

对于金融网络,防控危机扩散的重要政策之一,就是要让居于网络中重要位置的银行持有足够的资金,以降低其对“金融疾病”的易感性。

“金融危机”和“传染病”也有很多不同之处。比如,在疾病爆发时,人们会选择躲避,减少可能接触到“感染”的机会。在金融危机中,银行也会“躲”,通过增加现金储备,减少放贷的数量,来减少和其他机构的互动。但银行的“躲”则可能加速危机的传播。此外,金融机构间的交易细节也不容易理清,因此对金融系统的风险评估极易出现误差。

每一次“传染”理论的进步,都是推翻了原本的认知或固有的观点,每一场新的暴发都会来带来新的挑战。正如流行病学领域的一句名言:“就算你见识过一次全球大暴发,那你仅仅是了解这一次全球大暴发而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