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笔记(7月22日)两棵树

1.

两棵树

在三堡镇新庄小学的校园内,有两棵树,一棵是柳树,村上干部说应该有上百年了,在一栋教室的前面,长势茂盛,树冠很大,树杆直径应该在两米左右。一棵是榆树,在学校的后院,锅炉房旁边,村干部说应该有二三百年,四五十年前就这么粗,高处树枝有些干枯,长势不太旺,树杆直径也在两米左右,虽然年龄大,但并没有柳树那么高大。这应该是民乐乡村最老的柳树和榆树。校园里还有这么多国槐,长势旺盛。村小学已合并,校园里安静,一部分改为村上办公场所,一部分改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和同事说起,不知这些乡村小学什么时候又会听到郎朗的读书声,虽然现在进城农民多,这个事情还真不好说,随着三胎政策的放开,随着孩子的增多,也有可能乡村小学又会恢复起来。

2.

证书

参加政协组织的政协组织向基层延伸的检查,在陈庄村政协协商议政室 ,看到一张荣誉证书,由农业农村部等九部委监测审定,农业农村部颁发给陈庄村农民用水者协会为全国用水合作示范组织的证书。与村干部交谈说,村上农民用水协会主要是针对群众对过去浇水过程中存在用水不公现象,在水务部门倡导下、农民自己组织的用水组织,成立于2000年左右。灌溉时,按照判定面积把水分配后,若有可调剂的用水,用水协会按判定面积再分配到小组,各组召集群众进行集体讨论分配,有效地解决了矛盾纠纷。我觉得这就是乡村民主协商的的典型案例,通过民主协商,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3.

新诗

1917年2月,胡适在《新青年》第二卷第六号上发表《白话诗八首》,拉开了中国新诗史的序幕。胡适的诗集《尝试集》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第一部新诗集,出版于1920年3月。这部诗集无论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五四时代的伟大精神。

《蝴蝶》是胡适于1916年创作的一首新诗,发表于1917年的《新青年》第2卷第6号,是《白话诗八首》的第一首,原题为《朋友》,出书时改题《蝴蝶》。

《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此诗通过对一只独自在空中飞着的黄蝴蝶的描写;抒写了诗人远离家人、孤身一人在国外求学的孤独苦闷之情,是因景起兴、有感而发,既内蕴丰厚,又含蓄蕴藉。全诗语言自然、朴素,口语化,尽管留有旧诗的痕迹,但总体上已不用典、对仗与平仄之类,读来明白如话,新鲜活泼。

4.

米芾的《清和帖》

朋友擅长书法评论,闲聊间,他通过手机图片给我赏析了米芾的《清和帖》,其实就是米芾写给朋友窦先生的一封信。现存在台北故宫。写于北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不至书法超脱,飘逸。文字也很质朴,耐读、情真意切。

全文如下:芾启。久违。倾仰。夏序清和。起居何如。衰年趋召。不得久留。伏惟珍爱。米—斛。将微意。轻尠悚仄。馀惟加爱加爱。芾顿首。窦先生侍右。

大致意思是说:米芾启上。很久不见了。十分倾倒仰慕。天清气和的夏初时节。您最近的生活起居如何。我老了但因工作调动不能在这里久留了。希望您能珍爱自己的身体多保重 。随信敬上稻米—斛来聊表心意。您不用客气和不好意思。我只要你一定要好好爱护自己。米芾顿首敬上。如果不走我愿服侍在窦先生您身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