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端曰言 第二章 “质”是信息的矢量表现(单渔泉)

第二节 “质”是信息的矢量表现

如今的人除了比古人更“自信”之外,还比古人更喜欢“创新”。比如古人用一个字描绘的事物,当今的人非要用两个字来说明,而这似乎不仅仅是画蛇添足的问题。比如“物质”。

在古人看来,物归物,质归质,物和质是有本质区别的。物要宽泛的多,物不一定有质。质是一个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物的内在的、实在的结构以及结构里所蕴藏的信息。质必定是有形的,而物未必有形。可今人却非要把两个字连起来说,非要说成“物质”。真不知这种说法是要说明物具有结构,还是要说明有结构才是物。

或许今人严重低估了中国古经文、古诗文和古文字的深远内涵。仅仅关注了字面上的意思,只知道古人那样说了,简单地认为那些词句是在告诉人们如何治国理政,如何做人行事而已。把古人的质朴错误地理解为圆滑,把古人的求真错误地理解为矇昧,忽略了古人之所以那样说的更深层次原因:天人合一,尊重自然,不搞特殊化。

古人所讲述的人世间的规矩、品德和礼仪均来自于对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总结和遵从。这些规矩、品德和礼仪不是凭空设置的,不是“人为”设置的,更不是可有可无的,是“道”、“世”的规律本身就是这样的,所以作为万物之一,人类也只能这样,否则就是“乖”,就是背离。就像被操纵的股票价格,离其价值越来越远,最终必将崩盘。

比如说甲骨文“人”符号,如图2-1第1、2、3个符号。这些符号被当今的人们理解为“人”。没错,从汉字历史的变迁过程和今天的结果看,这些符号确实代表“人”,即人类之“人”。但如果我们闭上眼睛,淡化主观和当下,甚至置身世外,把自己当作某个地外文明,到庐山的上空去看庐山,则可能会得到更为客观的认识。

【人】甲骨文“人”符号由两个部分组成,位于上端的“コ”、“丿”或“”和位于下端的“弯曲的竖线”。“コ”、“丿”或“”符号会意的是:基础、键(物理学概念或信息理论当中的接口)或具体空间内的法则。“弯曲的竖线”会意:基于基础和法则复制出来的实物或事物。在符号1、2中,“コ”、“丿”侧重会意“基础和接口”,而在符号3中“”则侧重会意“法则”。

由此,甲骨文“人”符号会意:基于基础、接口和法则而产生(复制出来)的实物或事物。

【大】如图2-1的第4、5个符号为如今的汉字“大”,即大小之“大”。这个符号绝非会意“人为大”、“人伟大”,而是在会意空间(事物)的层次、空间的突破和空间的成长。符号中一组“八”图形会意一层空间,两组“八”图形会意多层空间。中间的“”符号会意:成长、突破、通道和法则。

成长即是空间(事物)的发展壮大;突破即是空间层次的突破;通道即是突破的途径,即是“中”,是“冲”,是“冲虚”;法则是运行和转化的规律,即具体空间之“德”。

“大”就是“或跃在渊”,就是突破到另外一个空间去。或:代表了区域之“域”;渊:代表了突破的通道和途径;跃:则是“冲虚”。因此,“或跃在渊”之后,当然“利见大人”,大人:即更广阔的空间。

【卩】[读音:jié]如图2-1第6、7个符号如今写作“节”,古文通“卩”。符号会意:一节实物,一个实物单元。符号还以封闭的环形会意出了“卩”具有完备的、完善的结构。

上述这几个汉字符号在汉字当中都是偏旁,被极为广泛地应用于其他汉字符号当中。他们都具有定义、定位事物本源的作用。

从这些符号我们可以看出,古人从来没有认为人有什么特别之处,他们认为人就是物,人仅仅是在自然法则下诞生的普通的实物单元而已。

其实,在古文中,“人”字有很多写法,如:𦉫、𠔽,还有“西”字不写最下面的“一”等等,这些都并非在描绘人类之“人”,却都在描绘基于框架、法则而诞生之物。之所以汉字“人”被广泛使用,应是后人觉得“人”更像直立行走的人类,而把“人”符号专门用作人类之“人”,其他的写法逐渐淡忘了。

或许,这些符号来自更早、更远的古文明,那个文明用这些符号来描绘物的本源,之后那个文明几近消亡,留下了这些符号和图画。幸存下来的后人把这些符号引申用于描绘人类之“德”。如果是这样,中华文明何止5000年。

汉字在甲骨文之前到底是什么?!

在《康熙字典》中,关于“人”收录了如下的一些描述:

①《说文》: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②《释名》:人,仁也,仁生物也。

③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所有这些描述都针对 “物”所共有的本性,并非特指“人类”。

在《关尹子·一宇》中有:无一物非天,无一物非命,无一物非神,无一物非元。物既如此,人岂不然。人皆可曰天,人皆可曰神,人皆可致命通元。不可彼天此非天,彼神此非神,彼命此非命,彼元此非元。是以善吾道者,即一物中,知天尽神,致命造元。学之,徇异名,析同实。得之,契同实,忘异名。

意思是说:所有的物都是天,都是命,都是神,都来自于元;物如此,人也一样。人都是天,都是神,都通元。不可以说那个是天,是神,是命,是元,而这个就不是。物只是道相同名不同而已,所以要遵循共识,求同存异。当今的中国人的确也是这样做的。

上述这些符号仅仅从外部的角度描绘了“物”。然而,古人认为,万物虽然同源,但之所以被称为“万物”,是因为物的表现形式纷纷繁繁,形形色色。具体之物具有特性,古人把此物区别于它物的根本原因归结为“质”,而“质”归根结底就是结构以及结构里蕴藏的信息。

【质】图2-3的第1个符号如今的汉字写作“质”,繁体字为“質”。符号分别由“人”、“贝”、“斤”或“行”组成。

【贝】图2-3的第2、3个符号如今的汉字写作“贝”,繁体字为“貝”。“貝”符号分为左右两部分,描绘了“(”、“)”线条上各有三个分叉,且两个部分完全对称。

“贝”符号描绘的是一个基础结构单元,一个“密码子”。这就像是分子生物学所描述的:具有功能的蛋白质归根结底由氨基酸组成。核酸分子中每3个碱基编成一个密码子,决定一个氨基酸。氨基酸则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元素。关于密码子,本文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图中第3个符号最下端有两个点“、”,似乎在会意“贝”具有实在的重量。而符号上半部分会意了完善的结构。

由此看来,当今的人们对“贝”的理解完全正确,因为“贝壳”怎么也不会成为宝物,而成为“宝贝”、“货币”的真正原因是生命的、物质(事物)的“密码子”。

【斤】图2-3的第4、5个符号如今的汉字写作“斤”,斤两的“斤”,重量的单位。符号4描绘了弯曲的线条突然具有了“方向”,具有了“力度”,也就是具有了“矢量”;符号5描绘了“基础”之“物”的层次。这两个符号会意:物(基础之物)具有质量、重量,具有“矢量”。矢量来之基础之物,并且按照层次分布。这就像是如今科学家所揭示的:相对于原子的空间,原子的质量在集中在极小的原子核上;相对于原子核的空间,质量集中在极小的质子上;而质子的质量集中在更小的夸克上。

【行】图2-3第6、7个符号如今的汉字写作“行”。“行”符号的偏旁是“彳”,即符号6、7当中的半边。“彳”符号重点会意:基于基础链条的复制。如果左右两边一起看,上面是“八”符号,会意了“通道”。分子生物学告诉我们,DNA在复制之前,首先要揭开其自身的双链,然后基于单链进行复制。如此,我们再看看“行”符号,不由得惊叹,太像!而且,复制出来的部分就是“人”。

“斤”和“彳”符号是汉字的基础符号,都是以简单的笔画会意最基本的本源。虽然会意的侧重不同,但都与层次和复制相关,都与运动和转化相关。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更深地涉及。

由此,我们可以归纳:质是结构,是层次,也是矢量。

在《康熙字典》中,关于“质”收录了如下的一些描述:

①《易·系辞》:原始要终以为质也。注:质,体也。

②《大雅》:虞芮质厥成。传:质,成也。成,平也。疏:三字义同,故以质为成,以成为平。《朱传》:质,正。成,平也。

③《诗·小雅》:发彼有的。传:的,质也。疏:十尺曰侯,四尺曰鹄,二尺曰正,四寸曰质。鹄及正、质,皆在侯中也。

④《仪礼·士冠礼》:质明行事。注:质,正也。

⑤《礼·曲礼》:质君之前。注:质犹对也,

⑥《广雅》:质,地也。

⑦《礼·礼器》:礼释回增美质。注:质,犹性也。

⑧《前汉·张释之传》:具以质言。注:质,诚也。

⑨《小尔雅》:质,信也。

⑩《玉篇》:主也,朴也。《礼·乐记》:中正无邪,礼之质也。注:质,犹本也。礼为之文饰也。

从这些收集的描述看,质主要包含了:体、成、平、正、对、地、性、诚、信、本等。其中体、地说明质是实体;成、平、对说明质结构的完整;性、诚、信、本说明质含有特性,即信息,也即矢量。其中第①条描述:原始要终以为质也,说明质来自于“元”和“要”。

“质”是结构化的数据,是信息在具体空间的表现形式,也是矢量。“质”是“道”在具体空间之“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