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为啥不再平安?

大家好,我是二姐,一个每天捶你起来赚钱的女人。
最近呀,平安真的是一点儿也不平安。
不仅创下了近三年来的新低,还随便跌回了2018年中大熊市的水平。
无数前赴后继赶去抄底的小伙伴,已经被黄土埋了大半截。
究其原因,除了因为今年市场缺钱,实在拉不动这些万亿蓝筹大白马。
更重要的原因,是平安曾经辉煌的代理人制度。
也在互联网保险的冲击,和类传销式的竭泽而渔下日渐式微。
所以,现在的平安也在积极的寻找,自己的转型之路。
这个让平安怒砍代理人,全力押注转型的新赛道就是:
------高端养老社区
要说起平安此次的转型,我们需要先来“保险 养老”领域的先驱
------泰康人寿
和平安依靠“健康人海”的异军突起不同。
泰康从一开始,就是个结硬寨打呆仗的稳健型选手。
从2007年开始,泰康就确认了自己要深耕寿险产业链,搞养老产业一条龙。
学习美国的CCRC模式,在全国大搞自营高端养老社区投资。
坦白来说,泰康投资的这些养老社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不赚钱的。
养老社区赚钱的方式,主要来自于长期的租金收入和不动产升值。
以泰康的北京燕园养老社区为例,这个项目前期总投资50亿。
从拿地到盖房的平均周期5年,没有一分钱的收入。
而对于这类大型养老社区来说,只有当入住率到达70% 。
运营管理所带来的租金收入,才能够勉强覆盖运营成本。
因为设施和运营服务的水平非常之高,使得许多老人趋之若鹜。
在北京和上海的首批养老社区开业第四年,入住率就达到了90%。
原先入驻泰康之家的老人,需要在入住时缴纳60万会员费。
同时每月最低缴纳6400元月费,和每天60元的伙食费。
但现在有了口碑,这个门槛就显得远远不够高。
于是在2012年,泰康推出了“幸福有约”终身养老计划。
想要入住如此紧俏的养老社区,你需要购买单张保费在200万以上的年金寿险。
这种缴费方式,可以免去会员费,年金寿险的收入也能覆盖掉每月的开销。
截至2018年,这套产品总共售出7万份,平均年增速超过50%。
保费收入一跃成为全国第六,成长性吊打全行业。
在2019年,保费收入持续下滑平安,才终于下定决心转型。
开始模仿泰康,同样开始搞“养老社区 寿险”的全面改革。
在今年的5月9日,退出了自己的“臻颐年康养项目”。
虽然到目前为止,除了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77楼。
修了间的样板房外,还没有任何突破性进展。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平安依旧具备很多其它保险公司所没有的优势。
虽然你们老嘲笑,平安是中国最大的地产公司。
但人家参股这么多家地产公司,就是能拿到核心城区离三甲医院近的好地段。
同样的,平安拥有比其它险企更丰富的内部资源。
在医疗健康领域,平安有平安好医生,平安医保科技。
覆盖了线下11万家药店、4.9万家诊所和超过2000家体检中心。
可以提供,比别家更充裕的优质医疗资源和健康服务。
在金融领域,平安有银行、证券和金融科技公司。
可以很轻易的做到泰康计划中,一直没实现的客户终身资管。
再加上平安,在保险领域积累的2亿个人用户。
想要完成向“养老社区 寿险”模式的转型,其实不是太大的问题。
如果不是因为养老地产的客户,和寿险产品的用户高度重合。
如果不是为了保费收入、大资管、大健康方面的长远布局。
即便是回报要求低,周期长,规模大的险资,也不愿意来趟养老社区这趟浑水。
而且即便转型成功,年化回报最多15%,有这功夫不如去买只优质混合基来得踏实。
那么,在养老这块大蛋糕上,真正赚钱的是谁呢?
其实,只要我们打开养老产业链的图谱,看一下其中上市公司的毛利率便知:
做轮椅、呼吸机、血压计的鱼跃医疗,核心业务毛利率水平在54.1%。
做眼科手术,眼科手术,的医疗服务企业,毛利率也是大几十。
做骨科耗材的企业更加暴力,脊柱类产品毛利率高达90.47%,堪比白酒。
做保健品的汤臣倍健,养生食品药品的东阿阿胶,营收同样暴利。
就连其中最差的,做成人纸尿裤的代工企业,毛利都有26.64%。
而除了这些上市公司,帮助居家养老的老人家里,进行适老化改造的公司。
为远程看护服务提供平台支持的养老医疗Saas产品。
针对中老年群体定制的文化产品,自媒体,社交app。
适合老年人的文化旅游服务,适老化运动用具等等。
这些,都是比养老社区想象力大得多的养老市场。
而在金融投资品方面,我们国家在养老医疗REITs方面还是空白。
和今年上半年,发行的那批垃圾基建接盘侠REITs不同。
养老物业这类经营型不动产组成的REITs,投资回报率还是相当可观的。
我们以美国最大的养老医疗REITs基金,芬塔信托举例。
芬塔就是一只通过募资,购买养老物业和医疗物业。
再出租给养老社区运营方,收取租金的REITs基金。
这只REITs在近20年的时间里涨了近30倍,平均每年的分红可以到9%。
如果未来,我们国家也允许这样的经营型REITs产品出现。
它的投资价值,大概率会比养老地产和保险企业的股票更高。
总得来说,“银发经济”确实是未来几十年的一个大风口。
但最后到底能不能吃到肉,依旧是一件“选择”大于“努力”的事情。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章,麻烦帮二姐点个“赞”or“在看”。
就酱,晚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