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营养】常见致癌风险到底有哪些?——关于癌症,不可不知的基础知识
作者:李治中(笔名菠萝)
本文摘自《癌症·防御》,李治中(菠萝) 著 中信出版 · 鹦鹉螺出品,2021年7月出版,已授权《中国临床营养网》发布
行为因素:吸烟(二手烟)、喝酒、缺乏锻炼等;
饮食因素:水果/蔬菜/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深加工肉类和腌菜食用过多等;
代谢因素:肥胖、糖尿病等;
环境因素:PM2.5污染、紫外线辐射等;
感染因素:幽门螺杆菌、乙肝病毒(HBV)、人乳头瘤病毒(HPV)等。
表 1-3 致癌因素导致的癌症百分比
烟和酒导致的癌症,不止一种
很多人都被“喝红酒能养生”这句话忽悠了很多年。有人说喝红酒能软化血管,对身体好,这是夸大营销。确实曾经有一些研究发现, 喝红酒的人,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更低, 但很多后续研究都没能证实这种关系。因此,“喝红酒能养生”这个说法在科学界是有很大争议的。
哪些癌症最容易预防?
表 1-4 不同癌症的可预防因素占比
中国和美国的区别
1. 如果控制好23种致癌因素,中国20 岁以上成人有多大比例的癌症死亡可以避免? A. 15% B. 21% C. 38% D. 45%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D。在20 岁及以上成人中,中国每年有103.6 万人死于23 种主要致癌因素引起的各种癌症,占全部20 岁及以上癌症死亡人数(约为229万人)的45.2%。换句话说,只要防控好23种致癌因素,中国45.2%的癌症死亡可以避免。
2. 黑龙江的癌症死亡有高达52.9% 的情况是由23 种可避免的因素导致的,这个比例全国最高。下面哪个省市比例最低? A. 山东 B. 上海 C. 陕西 D. 广东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B。由23种可避免因素导致的癌症比例排名,前五分别是黑龙江、广东、吉林、湖北、内蒙古,而比例最低的五个是甘肃、云南、新疆、西藏和上海,其中上海市只有35.2% 的癌症可以归因于这23 个因素,比例为全国最低。上海80 岁以上的老人很多,很多癌症是因为寿命特别长而随机发生的。
3. 35~39 岁的中青年人,得癌症最主要的一类风险因素是? A. 行为因素 B. 饮食因素 C. 环境因素 D. 感染因素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D。统计显示,感染因素是35~39 岁患者得癌症的第一大风险,约有35% 的男性患者和20% 的女性患者和感染有关,HBV 感染导致的肝癌和HPV 感染导致的宫颈癌占了很大一部分。按时接种疫苗,并且做好筛查非常重要。
4. 下面哪两个地方的男性,由吸烟而导致的肺癌比例最高? A. 云南、贵州 B. 江苏、浙江 C. 广东、广西 D. 宁夏、新疆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A。虽然各省男性得肺癌的第一大因素都是吸烟,但是贵州和云南是比例最高的,分别占到了62.1% 和61.4%。这两个省也恰好是财政收入中烟草行业占比最高的两个,这是巧合吗?
5. 下面哪个省,女性患癌的最大风险因素是吸烟? A. 甘肃 B. 黑龙江 C. 陕西 D. 湖北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B。中国女性因为吸烟而患癌的比例显著低于男性。全国整体来看,女性最大的患癌风险因素是水果蔬菜摄入不足。但有6个省级行政区的女性最大风险是吸烟,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天津、内蒙古和安徽。一直以来,东北三省的女性肺癌发病率都比较高,这和她们吸烟率高密切相关。
6. 下面哪个地方的女性,由于空气污染(PM 2.5)得肺癌的比例最高? A. 上海 B. 海南 C. 河北 D. 湖南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C。重度空气污染是显著致癌因素,环境治理迫在眉睫。河北是全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无论男女,PM 2.5 导致的肺癌都最多, 女性比例达到22.6%。北京情况也不容乐观,是19.2%。不出意外,海南的这个比例最低,只有2%,福建是3.9%,广东是8%。
7. 下面哪个地方,由乙肝病毒感染导致的肝癌比例最高? A. 天津 B. 安徽 C. 四川 D. 青海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D。全球50% 以上的肝癌都在中国,其中最大的因素就是乙肝病毒感染。由于乙肝病毒疫苗的普及,中国城市的情况已经开始慢慢好转。但有些医疗卫生水平落后的地区问题依然很突出,比如青海,男女和乙肝病毒感染有关的肝癌比例分别高达79.2% 和73.4% !相比之下,北京的这个比例只有24.6% 和18.5%。所以很多人说,肝癌是个“穷人癌”。
8. 下面四个省级行政区中,哪一个地方的男性由于饮酒导致的食管癌比例最高? A. 四川 B. 河南 C. 内蒙古 D. 宁夏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C。酒精是1类致癌物。内蒙古人以喝酒豪爽著称,人均饮酒量很高,这导致了各种癌症。内蒙古的食管癌中有25% 是由喝酒导致的。而宁夏的比例全国最低,只有9%,因为回族人几乎不喝酒。
—— 全文终 ——
喜欢就点点“在看”~
于是《癌症·防御》诞生了。这是一本专门写给健康人的癌症预防和筛查指南。
《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本站动态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