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暴雨洪灾后,易感染这些疾病!
近日,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天气,本次过程呈现出累计雨量大、持续时间长、短时降雨强、极端性突出的特点,暴雨洪灾来袭,更要警惕可能随之而来的一些疾病,做好急救和预防,关键时刻能救命。
央视财经频道《职场健康课》邀请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病科黄燕医生、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简丹医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郭威医生,为你详解↓↓↓
溺水急救
第一步:寻求帮助,打 120 急救电话
第二步:心肺复苏,判断溺水者有无呼吸心跳,如果无,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如果有,协助其清理口鼻异物
第三步:防止低温症,脱光溺水者身上所有衣物,擦干后用干燥的衣物包裹,减少热量进一步散失
第四步:注意观察被救者的意识状态,如果发现呼吸和心跳异常,回到第二步。
划重点:一定要先打 120,虽然是夏天,失温也远比你想象的可怕,心肺复苏很重要。
暴雨洪灾后常见的皮肤类疾病有哪些?
洪水之后会滋生大量的蚊虫,蚊虫叮咬人之后,皮肤会出现大量、散在的红色风团,或是斑丘疹,有的中间还会出现水泡。患者会觉得非常痒,难以忍受。有些人在被蚊虫叮咬后,会产生一些变态反应,诱发丘疹性荨麻疹,这些都属于由于蚊虫叮咬引起的皮炎。
· 浸渍性皮炎
当人在水中浸泡时间过长,会导致角质层水合程度过度,就像我们游泳之后手足会发白。当水合程度过度时,皮肤对人体的保护功能就会下降,摩擦之后容易产生破溃。如果没有及时处理,破溃会越来越大,甚至并发感染。有些患者还会在溃烂处周围出现像类似湿疹的改变,我们叫做自身敏感性皮炎。
· 真菌感染
由于角质层水合程度增加,皮肤保护功能下降,很容易感染真菌!如果原来有足癣的患者,症状会加重,出现水泡、瘙痒、脱皮。这时候如果不注意及时治疗,合并感染,也可能诱发丹毒。如果患上了丹毒,可能会出现一侧肢体的红肿热痛,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处理。
划重点:尽量减少接触水和在水中浸泡,离开洪水区以后,要及时干燥皮肤,要用毛巾擦干或烘干,让皮肤角质层的水合程度尽快恢复正常。下水前也可以涂抹一些隔水油脂(各种油性霜剂)来进行预防和保护。如果皮肤已受损,要把受伤的地方清洗干净,尽量保持干燥。不管患上哪种皮炎,都会有明显的瘙痒,首先不要去抓,防止皮炎进一步扩散和加重,可以吃一点抗过敏的药,最好是及时去皮肤科进行相应处理。
暴雨洪灾后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哪些?
洪水中夹杂有大量污染物,如垃圾甚至粪便,洪水期间,水源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食物、瓜果、蔬菜等也很容易受到污染。如果水和食物处理不当,就很容易感染肠道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伤寒、霍乱、感染性腹泻、甲型肝炎等。
细菌性痢疾主要表现畏寒、发热、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感(一种肛门坠胀感,总想解大便,但解不出来);霍乱是以大量的水样便为主;伤寒则表现为持续高热、肝脾肿大和玫瑰疹;甲型肝炎表现为疲乏,食欲减退、恶心厌油,部分患者还出现黄疸。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很可能是患上了肠道传染病。
划重点:防止病从口入,最主要的预防措施就是不喝生水,保障饮用水的洁净卫生,比如密封桶装水、瓶装水和加热消毒烧开的水。食物一定要煮熟,食物应妥善保存,生熟分开,防止虫蝇接触,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热,不能吃未煮熟的食物,更不能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暴雨洪灾后常见的接触性传染疾病有哪些?
最常见的是传染性结膜炎,俗称 " 红眼病 "。病原体可以是细菌,也可以是病毒,一般通过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水等而感染。患病后眼睛出现畏光、红、烧灼感、疼痛、流泪等。
细菌性痢疾主要表现畏寒、发热、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感(一种肛门坠胀感,总想解大便,但解不出来);霍乱是以大量的水样便为主;伤寒则表现为持续高热、肝脾肿大和玫瑰疹;甲型肝炎表现为疲乏,食欲减退、恶心厌油,部分患者还出现黄疸。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很可能是患上了肠道传染病。
划重点:防止病从口入,最主要的预防措施就是不喝生水,保障饮用水的洁净卫生,比如密封桶装水、瓶装水和加热消毒烧开的水。食物一定要煮熟,食物应妥善保存,生熟分开,防止虫蝇接触,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热,不能吃未煮熟的食物,更不能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暴雨洪灾后常见的接触性传染疾病有哪些?
最常见的是传染性结膜炎,俗称 " 红眼病 "。病原体可以是细菌,也可以是病毒,一般通过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水等而感染。患病后眼睛出现畏光、红、烧灼感、疼痛、流泪等。
苍蝇也是肠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及易散播病原菌污染食物。蚊子是疟疾、登革热的传播媒介。
感染疟疾后表现为畏寒、寒战、高热、出汗、贫血,俗称 " 打摆子 "。而登革热则表现为突起发热,全身肌肉、骨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等。
划重点:最重要的是清理堆积杂物、排干积水,消除病媒的滋生地。另外,要准备蚊帐、杀虫剂等防蚊设施,以减少蚊虫的叮咬。参加抗洪救灾的人员尽量穿长袖长裤,可以在衣服上预先喷洒驱蚊剂。特别要避免婴幼儿在污染环境或者虫蝇滋生的环境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