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了玄医道传承:胃痛​】

胃痛

概念

胃痛又称胃脘痛,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的疼痛为主证,并伴有嗳气、呕吐等症状。因胃脘接近于心窝,所以历代中医文献中所谓的“心痛”“心下痞痛”,多指胃痛而言。胃痛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症状,西医之急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及胃黏膜脱垂、胃下垂、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胃癌等疾患,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二、诊断要点

(一)诊断依据

1.不同程度和性质的胃脘部疼痛,可表现为胀痛、刺痛、灼痛、隐痛、剧痛、闷痛等。可兼有胃脘部胀满、胀闷、嗳气、吐酸、纳呆、胁胀腹胀等。

2.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段,以中老年多见,常反复发作。发病前常有明显的诱因,如饮食失调、情志刺激、劳倦过度及受寒等。

3.电子胃镜或纤维胃镜、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等检查可作为急慢性胃炎、胃和+二指肠溃疡病、胃黏膜脱垂等的诊断依据,并可与胃癌相鉴别;幽门螺旋杆菌检查可查是否有Hp感染;腹部透视可鉴别肠梗阻、肠穿孔;血常规检查可协助阑尾炎的早期诊断;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心电图检查可鉴别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

(二)鉴别诊断

1.真心痛真心痛是胸痹心痛的严重证候,多见于老年人,一般为胸膺部闷痛、刺痛或绞痛,疼痛剧烈,痛引肩背,常伴有心悸气短、汗出肢冷、唇甲紫绀等症状,病情危急。其病史、病机特点、病变脏腑、临床特征及其预后等方面,与胃痛有明显的区别。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2.胁痛胃痛与胁痛可从病位、主症及兼证等方面进行鉴别。胁痛病位在肝胆,与脾胃有关,以胁肋部疼痛为主,多伴有胸闷太息、口苦或发热恶寒。胃痛病位在胃,与肝脾有关,以胃脘部疼痛为主,常伴有脘腹痞闷胀痛、吞酸嘈杂。肝气犯胃的胃痛有时亦可攻痛连胁,但仍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要症状。

3.腹痛两者疼痛部位不同。腹痛是以胃脘部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疼痛为主症。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但胃处腹中,与肠相连,因而胃痛可以影响及腹,而腹痛亦可牵连于胃。

三、辨证论治

(一)治疗原则

胃痛的治疗以理气和胃止痛为大法,旨在疏通气机,通而痛止,所谓“通则不痛”。在使用理气和胃之法时,还必须根据不同的证候,采取相应的治法。如实证者,应区别寒凝、气滞、胃热、血瘀,分别治予散寒止痛、疏肝解郁、清泻肝胃、通络化瘀之法;虚证者当辨虚寒与阴虚,分别治予温胃健中或滋阴养胃之法。

(二)分证论治

1.肝胃气滞证

证候:胃脘胀满或胀痛,胁肋胀痛,症状因情绪因素诱发或加重,嗳气频作,胸闷不舒,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

基本处方:柴胡15g,香附10g,枳壳15g,白芍15g,陈皮10g,佛手10g,百合10g,甘草10g。

2.肝胃郁热证

证候:胃脘饥嘈不适或灼痛,心烦易怒,嘈杂反酸,口干口苦,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脉弦或弦数。

治法:疏肝清热。

代表方:化肝煎合左金丸。

基本处方:柴胡15g,赤芍15g,青皮5g,陈皮15g,龙胆草15g,黄连10g,吴茱萸5g,乌贼骨20g,浙贝母10g,丹皮15g,栀子10g,甘草10g。

3.脾胃湿热证

证候:脘腹痞满,食少纳呆,口干口苦,身重困倦,小便短黄,恶心欲呕,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或数。

治法:清热化湿。

代表方:黄连温胆汤。

基本处方:黄连10g,半夏10g,陈皮15g,茯苓20g,枳实10g,竹茹10g,黄芩15g,滑石10g,大腹皮15g,白蔻仁5g。

4.脾胃气虚证

证候:胃脘胀满或胃痛隐隐,餐后明显,饮食不慎后易加重或发作,纳呆,疲倦乏力,少气懒言,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淡或有齿印,苔薄白,脉沉弱。

治法:健脾益气。

代表方:香砂六君子汤。

基本处方:党参20g,炒白术15g,茯苓20g,陈皮15g,木香5g,法半夏10g,炙甘草10g。

5.脾胃虚寒证

证候: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治法:温中健脾。

代表方: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

基本处方:黄芪20g,桂枝10g,干姜5g,白术20g,法半夏10g,陈皮15g,党参20g,茯苓20g,炙甘草10g。

6.胃阴不足证

证候:胃脘灼热疼痛,胃中嘈杂,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舌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有裂纹,苔少或无,脉细或数。

治法:养阴益胃。

代表方:沙参麦冬汤。

基本处方:北沙参20g,麦冬20g,生地黄15g,玉竹15g百合10g,佛手10g,生甘草10g。

7.胃络瘀阻证

证候:胃脘痞满或痛有定处,胃痛拒按,黑便,面色暗滞,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

治法:活血通络。

代表方:丹参饮合失笑散。

基本处方:丹参20g,砂仁10g,生蒲黄10g,莪术10g,五灵脂10g,三七粉3g(冲服),延胡索20g,川芎15g,当归10g0

8.寒邪客胃证

证候:胃痛暴作,拘急冷痛,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不渴,喜热饮,有感寒或食冷病史,舌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温胃散寒,理气止痛。

代表方:良附丸。

基本处方:高良姜5g,吴茱萸5g,香附10g,陈皮15g,木香5g。

9.饮食伤胃证

证候: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有暴饮暴食病史,舌苔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

代表方:保和丸。

基本处方:神曲15g,山楂15g,莱菔子15g,茯苓20g,半夏10g,陈皮15g,连翘15g。

四、中医适宜技术治疗

(一)针刺疗法

1.脾胃虚寒证

取穴:中脘、内关、足三里、胃俞、神阙。

操作:常规进针,针刺后用提插补法,加温针灸来达到温中散寒、缓急止痛之效。时间为3cm左右的艾段烧完即可,每日1次。

2.饮食伤胃证

取穴:中脘、天枢、脾俞、胃俞、大肠俞。

操作:常规进针,进针后行捻转加提插泻法。留针20分钟,每曰1次。

3.肝胃气滞证

取穴:肝俞、期门、太冲、中脘、天枢、脾俞、胃俞、足三里。

操作:常规进针,肝俞、期门、太冲用泻法,其余各穴皆用补法。注意背俞穴的操作要斜刺,以防伤及内脏。留针20分钟,每日1次。

4.脾胃湿热证

取穴:胃三针、丰隆、上巨虚、下巨虚、胃俞、脾俞、阴陵泉。

操作:常规进针,胃三针、胃俞、脾俞皆用提插捻转补法,其余各穴皆用提插泻法。留针20分钟,每日1次。

5.胃阴不足证

取穴:三阴交、足三针、足三里、太溪。

操作:常规进针,用补法。不能施灸,以免火耗阴液。待患者有酸胀、麻木痛感且有局部皮肤微微发红时接上电针仪,调至疏密波。留针20分钟,每日1次。

6.胃络瘀阻证

取穴:血海、梁丘、公孙、太冲、三阴交、胃三针。

操作:常规进针,胃三针用提插捻转转补法,其余各穴用提插泻法。留针时间可稍微加长至30分钟,每日1〜2次。

(二)艾灸疗法

取穴:中脘、内关、足三里。

操作:令患者取舒适体位选准穴位后,医生将艾条点燃端对准穴位处(点燃端与穴位处皮肤的距离约1寸左右),艾条与穴位局部皮肤成45°,以患者自觉穴位局部温热但不致烫伤皮肤为度。温和灸每个穴位15〜20分钟。按左内关、左足三里、中脘、右内关、右足三里的顺序,每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

(三)推拿疗法

选取部位:腹部胃经的穴位。

操作:先用放松手法,摩腹或揉腹5分钟左右,然后以点揉法为主,点揉时由轻到重,每个穴位点揉5〜7次,每次5秒左右。

(四)拔罐疗法

选穴:上脘、中脘、下脘、天枢、内关、足三里。

操作:根据患者体型选用大小适合的火罐,采用坐罐法、走罐法或闪罐法等,每种罐法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3日1次。

(五)刮痧疗法

1.寒邪客胃证

取穴:中脘至脐中、内关、足三里、梁丘、公孙。

刮拭顺序:先刮腹部中脘至脐中,重刮中脘,再刮前臂内关,然后刮下肢内侧公孙,最后从梁丘刮至足三里。

2.饮食伤胃证

取穴:天枢、足三里、内关、里内庭、下脘至脐中、阴陵泉。

刮拭顺序:先刮腹部下脘至脐中、天枢,再刮前臂内关,然后刮下肢阴陵泉、足三里,最后刮里内庭。

3.肝胃气滞证

取穴:足三里、中脘、太冲、期门、内关、膻中。

刮拭顺序:先刮胸腹部膻中至中脘,再刮胁部期门,然后刮前臂内关,再刮下肢足三里,最后刮足背的太冲穴。

4.脾胃湿热证

取穴:上脘、梁丘、行间、内庭、合谷、三阴交。

刮拭顺序:先刮腹部上脘,再刮手背合谷,然后刮下肢内侧三阴交,再刮膝部梁丘,最后刮足背部行间、内庭。

5.瘀阻胃络证

取穴:中脘、足三里、内关、膈俞、期门、公孙、三阴交。

刮拭顺序:先刮背部膈俞,再刮腹部中脘、胁部期门,然后刮前臂内关,接着刮下肢内侧三阴交、公孙,最后刮下肢外侧的足三里。

6.胃阴不足证

取穴:脾俞至胃俞、中脘、章门、内关、足三里、血海、三阴交。

刮拭顺序:先刮背部脾俞至胃俞,再刮腹部中脘、胁部章门,然后刮前臂内关,刮下肢血海至三阴交,最后刮足三里。

7.脾胃虚寒证

取穴:脾俞至胃俞、中脘、章门、内关、公孙、关元至气海。

刮拭顺序:先刮背部脾俞至胃俞,再刮腹部中脘、章门、关元至气海,然后刮前臂内关,最后刮足部公孙。

(六)脐疗法

1.脾胃虚寒证

治法:取丁香10g、肉桂10g、芒硝15g、冰片1g研为细末,混匀,分成3份,用时取1份用纱布包裹成药饼,直接外敷于肚脐眼(神阙穴),再用伤湿止痛膏覆盖固定(外加用热水袋热敷效果更好),24小时更换1次药饼,连贴3天。

2.脾胃湿热证

治法:大黄15g,制乳香、制没药各9g,赤芍3g。共研为末,用时取药末10~15g加米醋适量,调成厚膏,敷于神阙、足三里穴上,胶布固定,每日1次。

3.饮食伤胃证

治法:枳实10g,大黄20g,厚朴10g,芒硝20g。上药研末加米醋调成糊敷脐上,用热水袋热敷10〜15分钟。

4.肝胃气滞证

治法:香附10g,延胡索10g,川楝子10g,白芷30g。共研为末,用时取药末3g,用白酒或米醋调敷于脐上,并热敷10〜20分钟,每日1次。

5.胃络瘀阻证

治法:五灵脂10g,蒲黄10g,砂仁10g,大黄10g,丹参10g,檀香6g。共研为末,用时取药末3g,用白酒或米醋调敷于脐上,并热敷10〜20分钟,每日1次。

五、药膳食疗

(一)白胡椒堡猪肚汤

适用于脾胃虚寒证。

原料:白胡椒15g,新鲜猪肚1个,生姜3片(洗净去皮)。

制法:白胡椒拍碎,猪肚洗净,然后将白胡椒、生姜一同放进猪肚内,并加进适量清水,将猪肚的上下口用线扎紧,放进汤煲内,中火煲汤约1个小时,调味后饮汤食猪肚。

(二)佛手砂仁痩肉汤

适用于肝胃气滞证。

原料:佛手片15g(鲜品可用30g),砂仁5g,新鲜猪痩肉250g。

制法:先将佛手片与猪痩肉洗净,同放进汤煲内,用中火煲汤,1小时后放进砂仁,再煲5分钟,停火待温,调味后饮汤食猪痩肉。

(三)米碎木煲猪痩肉汤

适用于脾胃湿热证。

原料:米碎木15g,土茵陈12g,新鲜猪痩肉200g。

制法:原料一同放进汤煲内,再加进适量清水,中火煲汤约1小时,然后调味,饮汤食猪瘦肉。

六、运动与情志疗法

(一)运动疗法

胃病患者可以参加的运动有太极拳、步行、慢跑、骑自行车等。急性胃痛的患者在运动上应该谨慎,否则就是适得其反了。

(二)情志疗法

胃痛患者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调整。

1.意识控制当愤愤不已的情绪即将爆发时,要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提醒自己应当保持理性,还可进行自我暗示:“别发火,发火会伤身体”。

2.自我鼓励用某些哲理或某些名言安慰自己,鼓励自己同痛苦、逆境做斗争。自娱自乐,会使你的情绪好转。

3.语言调节语言是影响情绪的强有力工具。比如当你悲伤时,朗诵滑稽的语句,可以消除悲伤。用“制怒”“忍”“冷静”等自我提醒、自我命令、自我暗示,也能调节自己的情绪。

4.环境环境对情绪有重要的调节和制约作用。情绪压抑的时候,到外边走一走,能起到调节作用。情绪忧虑时,可以去看看滑稽电影。

5.转移当火气上涌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便可使情绪得到缓解。打打球、散散步、听听流行音乐,也有助于转移不愉快的情绪。

6.宣泄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或有委屈,不要埋在心里,要向知心朋友或亲人诉说出来或大哭一场。这种发泄可以释放内心郁积的不良情绪,有益于保持身心健康,但发泄的对象、地点、场合和方法要适当,避免伤害别人。

7.幽默幽默是一种特殊的情绪表现,也是人们适应环境的工具。具有幽默感,可使人们对生活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许多看似烦恼的事物,用幽默的方法应对,往往可以使人们的不愉快情绪荡然无存,立即变得轻松起来。

8.走进大自然大自然的奇山秀水常能震撼人的心灵。登上高山,会顿感心胸开阔;放眼大海,会有超脱之感;走进森林,就会觉得一切都那么清新。这种美好的感觉往往都是良好情绪的诱导剂。

(0)

相关推荐

  • 常见胃痛的艾灸疗法

    胃痛是由于胃气阻滞,胃络瘀阻,胃失所养,不通则痛导致的以上腹胃脘部发生疼痛为主症的一种脾胃肠病证.胃痛,又称胃脘痛. 本病证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西医学中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胃下垂 ...

  • 胃痛·肝气犯胃证:可用柴胡疏肝散:柴胡、枳壳、芍药、甘草、香附、川芎为主方进行治疗。。。胃痛。。胃痛。。胃痛。。。。

    胃痛·肝气犯胃证 定义 胃痛·肝气犯胃证(stomachache with syndrome of liver qi invading stomach[1])是指肝气郁结,横逆犯胃,以胃脘胀满,攻撑作 ...

  • 艾灸治疗寒性胃痛,一灸一个准

    郴州市中医医院2021-02-02 15:30:07 现代年轻人工作压力大,加上饮食以及作息不规律,于是胃病就成了当代年轻人中的常见病,而胃病中最为普遍症状就是胃痛. 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发生疼痛为主症 ...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

    CAG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系指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的减少,伴或不伴纤维替代.肠腺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IM)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该病归属中医 "胃痞"" ...

  • 胃痛反复,治疗困难,脾胃同治、辨证分型是关键!

    胃痛是胃肠道极为常见的问题,患者往往同时会出现胃脘部痞闷.胀满.嗳气.反酸.纳呆.胁痛.腹胀等症状.中医认为,胃痛是脾胃受损.气血失调所引起,病因多为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劳倦过度和素体虚弱.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胃痛】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胃痛】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牙痛】

    牙痛 牙痛是口齿科疾病常见症状之一,无论是牙齿或牙周的疾病都可发生牙痛.多由风寒.风火客袭,胃火上蒸或虚火上炎所致. 诊断依据 1.牙痛为一症状,临床以牙齿疼痛为主要症状. 2.牙痛可时痛时止,或持续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经行身痛】

    经行身痛 经行身痛主要由素体血虚,寒湿留滞,经脉失养,致经行前后或经期出现肢体疼痛,呈周期性发作的病变. 诊断依据 1.行经期间或经来前后,肢体疼痛酸楚或麻木不适,呈周期性发作2次以上者. 2.局部无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腰痛】

    腰痛 腰痛是指由外感,内伤,或外伤等致病因素,导致的腰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或腰部失于精血濡养,使腰之一侧或两侧出现疼痛为主证的病证.现代医学的骨质疏松症,类风湿性脊柱炎,肥大性脊柱炎,化脓性脊柱炎,腰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颈椎病】

    颈椎病 一.概念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以及颈椎急.慢性损伤等原因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而引起的综合症候群.临床上分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崩漏】

    崩漏 一.概念 崩漏是指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证,或量多如注,或淋漓不断,多发生于青春期.更年期. 二.诊断要点 (一)诊断依据 1.病史注意患者的年龄及月经史,尤其要咨询以往的月经周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绝经综合征】

    绝经综合征 一.概念 绝经综合征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围绝经期是妇女自生殖年龄过渡到无生殖能力年龄的阶段,包括从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最后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暴盲】

    暴盲 暴盲是由视衣目系脉络阻滞,气机郁闭,导致神光离散,而出现视力急骤下降或失明的内障眼病.多见于西医的许多急性视力障碍性眼底病,主要有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眼内出血和急性视神经炎等.属眼科急症之一,对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视直如曲】

    视直如曲 视直如曲是因津液输布失调或血溢络外,导致患眼视正直之物如弯曲之状的眼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黄斑部疾病.系临床上最常见的眼底病之一.多见于20到45岁的青壮年健康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