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汤哲学:媒体论

媒体,即信息内容的载体与传播形式。形式的独特性决定其承载内容的种类、传递过程及结果
* * * * *
这个话题看起来蛮高大上,蛮学究派的。前思后想很担心理解门坎儿高了给大家造成阅读压力,——那并非我本意。但一转念,不去深入又安能真正认知一个事物呢?于是,便决定还是一往而无前吧……
说“媒体是信息内容的载体与传播形式”,这个大家好理解。比如书主要文字、图画的载体,并以此来传播文字、图画类的内容信息。
广播,通过声音的形式传递了语言、音乐等种类的信息内容。
视频媒体,包括电视、电影等,可以同时传递声音、画面、文字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内容。
但从感知方式的角度看,以上种种主流媒体形式还都局限于视觉、听觉两个维度。这是由于视觉、听觉所传递的内容大都是经人类加工处理过的抽象信息,如语言、文字符号等,它们都具有便于记载与传播的属性,——这也是将其抽象化的目的。而作用于触觉、味觉、嗅觉的媒体,则较少提及。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通过亿万年的演化,人类的视觉、听觉已经具备了很强的接受抽象符号信息的能力,相对而言其他三种感知能力还只能接受非常具象的信息。但放弃具象信息的制造、传播与接受,则显然是舍本逐末,因为那些抽象信息本就是从具象信息中概括而来的。
那么,饮食就成为了一类独特的通过味觉、嗅觉、触觉承载并传播具象信息的媒体。这其中即包括了美食,也包括饮品,如茶和中药。
需要指出,有些信息的载体,其初始目的并非是作为媒体出现的,而是以实用器、礼器或其他功用形式出现。但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在当代其功用价值丧失的同时其自身所携带的那个时代的很多具体信息逐渐成为了其新的价值,这时它便以一个媒体的形式存在着。这里特指那些古代器物、建筑、雕塑等。
* * * * *
“形式的独特性决定其承载内容的种类、传递过程及结果。”这才是今天的重点,——敲黑板啦!
什么意思呢?“书”作为一种主流的纸媒,决定了其主要还是承载文字、图片,而基本不涉及声音与视频;
广播作为一种声音传播媒体,它也只能传播语言、音乐,而文字、图像它也断难涉猎;
影视媒体,主要是以声音、图像为主要承载内容,虽然可以传播文字,但也少有连篇累牍播放文字的电视、电影。
这就是不同媒体承载内容的具体差异,而相应的传递过程与作用结果也便具有了对应的独特性。
如书的信息传递方式是“阅读”,而阅读本身是相对主动的:可快可慢,可反复阅读某处,也可走马观花后再返回去重点看某处即“非线性阅读”,甚至还可以作批注、修改批注,——这相当于一种互动。所以同样阅读一本书,不同的阅读方式将导致最终信息获取程度的巨大差异
广播与影视媒体的信息传递方式是收听与观看,信息的接收则相对要被动,并且一定是“线性接收”。
主动的信息接收方式往往掺杂着主动的思考,而被动的信息接收方式则往往是“被动思考”,甚至“不思考”,或者在信息接收完成后才正式开始系统思考。
我们来做个对比,一首乐谱以书的形式呈现给你(假设你识谱的话),跟通过一位乐手演奏出来让你听到、看到,那种作用结果显然是不同的。
阅读剧本与观看演员的表演,这也是两种体验。
阅读一本描写苏州园林的书,与一个朗读者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诠释让你听到,与观看这本书改编成的一部电视专题片,其传递方式与最终结果也都有着巨大差异。
但其所传递的基本信息内容可都是相同的啊!那最终的差异又是由什么所导致的呢?——由传播形式的属性所导致的。
用麦克卢汉的话说:“媒体才是本质,而非传播的内容。
换句话说,“传播形式决定了传播本身”。
* * * * *
至此,步入正题。
如果你认识到“饮食”也是一种媒体的话,那这种传播形式又决定了些什么呢?
其实到此我该收笔,因为已触及语言、文字所难尽意的领域了。但我还是想试试……
饮食这种传播形式一定是以味觉、嗅觉、触觉信息为其承载内容,以人主动地接触、真实地感知为传播过程,并导致一个具体的体验结果。显然这种描述过于干瘪,感受过的人都知道对的饮食体验会是一种怎样的饱满、丰富,美妙而不可言说的审美享受。
你们在不同时间阅读过同一本书,聆听过同一首歌,观赏过同一部电影,你们便具备了交流的基础;而饮食不同餐共饮的话则是很难建立起这种共识的,就算你们在不同时间吃过同一家包子铺的同一款包子那也不行,——体验是很讲究“当下性”的。我这个“八〇后”对玉米面的感情,绝对不及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的父辈们深。因为我没有那种在持续的饥迫中为了淘到一口玉米面而辗转反侧,也就更没有在那一锅窝头蒸得之后,随着袅袅蒸汽的飘散现出窝头身形,进而将其视作人间至味的激动。这种共识便难以建立了。
不能说我们吃的不是同样的窝头,只是这窝头在我们彼此的感知过程中所承载的内容是非常不同的。
茶就更是如此了,在喝到那口“对的滋味”之前,你实际上是没有接收到它的标准内容的,也就无从谈起对其进行客观评价了。很多人在聊起各自 喝过的同一款茶时都异常热烈,但本质上其实都是在自说自话。因为他们说得并不是同一道茶,而只是同一款茶。就好比同样的褚橙有人带皮吃,有人剥皮吃,于是有人说褚橙酸涩,有人说褚橙香甜,——用我们的话说,感知方式不对,用今天的话说传播方式不对,或者说媒体不对。
你明白“媒体即本质”的含义了吧,——媒体不对,传播就不会对。
如果说茶就是在传播味觉、嗅觉、触觉信息的话,那么当代国饮缺少的恰恰是一种正确的传播方式,或者说对的媒体(即开汤品饮形式)
茶之汤感的味觉、嗅觉、触觉信息能否得以充分的呈现与传播,是衡量某种媒体形式是否适合茶之信息传播的标准。显然,当代主流茶学并未达到这个高度,其冲泡方式在这一点上自然也就鞭长莫及了。
* * * * *
传播形式,也就是媒体会驯化使用者,也就是人,同时也会被人反驯化,继而进化为最适合为人类传播某种信息的传播形式。
同样的牛肉,以西方轻烹饪理念指导下的牛排,来对比东方重烹饪理念指导下的炖牛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两个族群便被培养出了截然不同的诉求倾向:西方烹饪更多去追求单一食材的新鲜与本味,而东方烹饪则更偏爱不同食材佐料间味道的复合与交融。再由此扩展至审美、民族性,均与此相关。
西方绘画对光影的讲究,与东方绘画的虚实写意,显然就是绘画这个大门类中差异明显的两种传播形式。可见,媒体是可以被细化的,直至其成为最适合某一类信息传播的细分媒体为止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审美标准的最高艺术形式,其本身也是一种媒体,——承载并传播中华传统审美内容的媒体,——也是在与中华民族的相互驯化过程中发展至今,成为了最适合于书写的艺术表达形式,没有之一。
篆刻,在刀与石的碰撞之间也无时不在雕琢着一个人的性格。
那么“中国茶”这个媒体会最适合传播哪些信息呢?又会将人驯化成一种什么样子呢?
这个问题留给你,我们总结一下:
媒体形式本身的独特性决定了其传播的内容与结果;
媒体与使用者(即人类)存在着相互驯化关系,并最终细化成为最适合某类内容的传播形式;
中国茶,本质上也是一种媒体。
好了,今天的内容有点儿硬,——慢慢嚼……

泡茶找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

(0)

相关推荐

  • 品牌在初次进行校园营销时需要把控哪些环节呢?

    一般来说,品牌以内容的形式在校园营销中发挥作用,其在内容营销中的作用主要分为为三层面: 1.用内容吸引流量 当品牌通过内容营销的形式进行校园营销时,需要选择相对准确有效的校园自媒体渠道来传播内容信息, ...

  • 开汤哲学:采茶为何要保持鲜叶状态?

    这是制茶阶段的问题,早有定论,而我想从另一个角度进行阐释. 昨天给孩子削梨时手一滑掉在了地上.立刻捡起,发现着地的那块儿已经阴了.继续削好后把阴了的那块留给自己,剩下的喂给了孩子. 阴了的那块口感疏松 ...

  • 开汤哲学:自然生成论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 - "--<道德经> "世间万物自然生发消亡,繁衍生息,迭代演进.遵循着物竞天择的天道自然规律 - -"这是人类给世界作出 ...

  • 开汤哲学:茶汤中的“自然生成论”

    之前聊过"自然生成论",那有些话说出来就不会显得唐突了,就比如 -- "每款茶的汤感呈现,是应该自然生成的 - - " 其实很多朋友觉得呈现为何种茶汤滋味是应该 ...

  • 开汤哲学:吸烟对于品感的影响

    我泡的茶总被那些有抽烟喝酒习惯的茶友评价为"过淡",但他们的浓度我也确实消受不起,只剩下了苦涩. 我在思考与寻找着其中的原因,直到我读到了亚伦·卡尔所著的<STOP SMOK ...

  • 开汤哲学:呈现者与体验者

    前几天去拜访一位业界前辈,交流有关春暖花开之际环境因素对汤感表现的影响. 边喝便唠,我忽然神游别处提了一个问题: "您说,这茶的至高境界是取决于冲泡者呢还是品饮者?" 前辈略加思索 ...

  • 开汤哲学:论汤感中获得终极体验的可能性

    冥冥之中,总感觉有那么一个终极的问题需要解答,那就是: "如何在汤感中去收获终极体验 - - " 可    能    性 所谓"终极体验",在很多人看来似乎就是 ...

  • 开汤哲学:体验的完整性

    记得还是在学生时代,一进寒假,也不知道是谁从哪儿弄来了那一年的大片资源,-- 二.三十部!几百个G!! 看吧 - -,可是我还有很多别的安排,-- 有办法!! 快进 ~ ~ 哎,开打了!开打了!-- ...

  • 开汤哲学:体验的完整性(续)—— 奢侈的仪式

    <体验的完整性>那篇文章推出后,有朋友问我: "所有体验都去追求完整性,-- 我哪有那工夫啊!!" 他说的极是,连嚼块儿馒头都要嚼到舌下生津才罢休,那这顿饭也就甭吃别的 ...

  • 开汤哲学:卷舌吮吸,… … 或许是个错误

    专业评茶过程中我们时常会看到那些评茶老师们在吸溜吸溜地喝茶,或者叫"吸茶",场面时而山呼海啸一般.而你在学茶的过程中这也是一个必学的动作 -- "卷舌吮吸式"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