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剑波丨临习《圣教序》的一些思考

临习《圣教序》的一些思考

刘剑波 中国书协会员 广东省青年书协主席

临帖是学习书法的不二选择,但是临帖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如果方法不对,即使下大量功夫也无法成功。临帖的初始阶段急于脱帖书写、自由发挥,结果只能半途而废,不能深入。正确的临帖方式应该是字帖到手上,先仔细读帖,认真分析,而不是急于去临习,临习《圣教序》之前要做一些准备,查阅一些资料,如古帖同时代的书家作品,年代相近的关联字体都要试着去临习一部分,就如同我们吃大餐之前的餐前开胃小菜必不可少。

《圣教序》由弘福寺沙门怀仁从唐朝内府所藏王羲之书迹及民间王字遗墨中集字,历时二十余年,于咸亨三年(公元672年)精刻而成,全称为《大唐三藏圣教序》又称《唐集右军圣教序并记》或《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碑文由唐太宗李世民撰序,皇太子李治作记。全碑高九尺四寸六分,宽四尺二寸四分,行书三十行,每行八十三至八十八字不等,可惜今已断裂。现存西安碑林。

怀仁集字而成的《圣教序》将王羲之的楷书、行书、草书大胆拆分、组合,使其布局动静有度,新颖生动,平中见奇,欹正相依。并保留了王字的灵动多姿、笔法森严、结体雅逸、变化无常的特点。全碑精刻两千多字,蔚为壮观!对书法爱好者来讲是真正的营养大餐,要消化吸收好,须了解与《圣教序》相关的一些碑帖,如《丧乱贴》、《姨母帖》、《孔侍中帖》、《哀祸帖》和《兴福寺半截碑》、《北汉石暎墓志》、《后周任公屏盗碑》。以上碑帖章法布局上,都与《圣教序》路数相同,章法相似,结字相通,可窥其气息之优雅,揖让向背之巧妙,体态生动之优美,平正欹侧之险绝,错落变化之玄妙。在临习《圣教序》之前应该认真揣摩和适当临写、对比练习,对我们全面了解王羲之行书的用笔大有帮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临习好《圣教序》对笔、墨、纸等工具的选择尤为重要。在社会流传一种说法,就是用大笔写小字或写字不择笔的书家显得特别专业,其实这一种误导,古人书写一定是择笔的,并且根据所写字的大小决定所用笔之大小。《圣教序》字迹大小完全按原尺寸多为一寸之内。临写时所用毛笔不宜过大,锋不宜过长,最好是中、小白云加健。笔锋一般在一寸之内,这种笔对表现王字的细节很有帮助。据《太平广记》载,智永住吴兴永欣寺,学书有秃笔头十瓮,后埋之,号为退笔冢。由此可见古人对笔的笔锋是相当讲究,毛笔一旦失去笔锋就弃之不用。当然所选择的笔在书写时“心手双畅”才是最重要的。

墨和纸也是临习时关键因素,古人是研墨,而我们今天大多用墨汁,市场上墨汁种类很多,最怕就是纯化工墨汁,这种墨既伤毛笔又伤墨砚,不建议使用。云头艳、玄宗和任运堂这几款超浓墨汁非常适合临习《圣教序》,但书写时需要加纯净水反复进行调制,不能使墨汁粘厚枯滞,拖不动笔。也不能加水太多导致墨汁稀薄,字无筋骨。当然在书写过程中如果时间过长墨汁是会被风干水份的,还需要准备好“砚滴”随时加水。要写好“王字”纸也很关键,生宣纸吸墨性和渗墨性太强不能使用,唐代没有生宣,生宣纸是明末才产生的。晋唐贵族士大夫书写所用多为绫、绢,或是质地细腻而不晕墨的纸。现代人临写用粉纸、熟宣、毛边纸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想写临帖作品,拓好的绢效果会更好。

书法作为传统的艺术门类,临习《圣教序》需要书家对技法的熟练掌握和对艺术的敏锐触感。随着书写者的技法水准和艺术素养的不同,临帖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借用王国维先生的三重境界来理解临习《圣教序》三个阶段较为合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第一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是第二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第三种境界。

临习《圣教序》的起始阶段,苦苦求索却不得途径方法,临写时速度太快则无法准确,速度太慢则毫无神彩,握笔太松无法控制字形,握笔太紧又书写僵硬,总之各种不适应和茫然无措、书斋案牍孤独而寂寞,但仍信念坚定地不断寻觅和探索;

临习《圣教序》的探索过程中,仔细揣摩单字的空间布白,用笔的提、按、使、转,行笔过程中的中锋和侧锋转换,握笔的捻管动作等等,为达到自己想要的临习效果,终日勤学苦练,冥思苦想、日益憔悴也在所不惜,坚忍而执着;

临习《圣教序》达到对其笔法、结构、章法非常熟悉的状态后,临写时能准确表达出自己的体会和理解,其神韵不经意间偶然得之。而且不拘泥于本帖,可以随意融入晋、唐、宋等古人的风格,得以融会贯通,自由发挥,其实这背后是不断积累的结果。

临帖是书家经常需要做的功课,其目地是不断丰富自己的创作,所以不能不加思考的死临,失去想象力的临帖将变得毫无意义。书法作为传统艺术门类,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好的临帖方法不仅仅是要理解原帖“技”的部分,更重要的是要领悟“道”的部分,这样才能从临习《圣教序》中学到法帖的精髓。

下面我们来完整的欣赏一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