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禅要以产生疑团为前提
澄海
禅宗公案很迷人,看那一棒一喝之下,竟然可以顿悟。顿悟又是什么?是不是顿悟之后,就变成什么都能,什么都懂的超人?是不是就有神通?
因此,很多人都研究公案,也有很多大师都在解公案,那种书卖得极好,名利双收。
其实,公案无法解,因为没有答案。
公案也不能解,因为公案本身就没有答案,怎么能解?怎么解答案都是错的。
古人才说:解公案就如锯解秤锤,打开了,剖开了,里面也是铁,和外面的质料相同。当时看公案不懂,现在还是不懂呀!
现代人不知道什么是秤锤,不了解锯解秤锤的用意。我可以有一比,秤锤就是铅球,运动会都有推铅球或丢铅球的比赛,铅球是由铅铁合金铸成的圆球,把它锯开了,里面也是铅铁合金,是实心的,沉甸甸一块。对公案不解,心有疑问,你把公案解开了,自以为解得很好,但有没有开悟?没有。公案解了等于没解,公案还是公案。
解开了公案和原来的公案一样,都是无法了解,甚至解释得愈多,愈看不懂。没解之前的公案,似乎有点领会,解释了反而有更多的疑问。这就叫着「头上安头」。原来就是铅球,你花了很大的力量把它锯开,里面还是铅的,不是银,不是金。
公案是用来参的,不是用来解的。
参是研究,研究到最后找出了答案,称为破参、见性。
可是,不要以为找到了答案就是开悟,就是破参。
公案本来就没有答案,你找到了答案,这不是矛盾吗?
参公案的最后是一个空答案,那个答案只是顿悟,什么道理都没有。
什么是顿悟?顿是瞬间、剎那。悟是吾心,我们的本心。顿悟是瞬间呈现了本心。用现代的术语讲,便是打破了相对意识而呈现了绝对意识。
相对意识是我们日常生活的意识,呈现了二元的对立关系:是非、美丑、你我、左右、前后、忧喜……都是有一就有反面的一体两面。
丢掉了相对意识突然呈现了绝对意识,空空朗朗的,但不是死寂,这才是呈现了本心。时间非常短,所以称为顿悟,亦即开悟,打开了绝对的心窗。以后就不要再找答案,那个答案「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无法描绘,说出来,人家也不懂,只有你知道,所以叫「破参」。
你如果真的破参了,看任何公案都只有同一的答案,偏偏爱在心里口难开。你要是忍不住的说出来,漏了,那个心境就丢了。况且你说给别人听,别人还是听不懂,鸭子听雷,因为他没办法「顿悟」,只会「错悟」。
所以说解公案等于引导读者「错悟」。他们看了那些解公案,累积了很多的错悟,还沾沾自喜。那不是误导了他们的用功方法,杜绝了他们开悟的机缘吗?
编写公案的,真的老婆心切,要在无法可说中,说出那个不可说、不可说的,煞费苦心啊!
例如野狐公案。
百丈怀海禅师举办晚参,经常出现一位青衣老人旁听。有一次散堂后,这位老人留下来对百丈说:「我以前也是修行人,有人问我:『修行人还落因果吗?』我说:『不落因果。』就这句话,曲解公案,塞人悟缘,堕为五百年野狐身。请问正解?」
百丈要他提问,老人就问:「修行人落因果吗?」百丈答:「不昧因果。」这老人终于开悟。
不落因果,就是没有因果,没有因果还谈什么修行不修行?有因果才有修、有证,所以不昧因果是很好的答案。这是因果律的当然解释。但是会不会让我们从相对意识跳进绝对意识中?不会。不昧因果与不落因果都是义理的说明而已,都在相对的对错概念中,不能顿悟,不然你不是早就顿悟了吗?
百丈对老人说「不昧因果」的当下,老人离开了心意识,呈现出无思无惟的不昧心态,离开了不落因果、不昧因果的不必要分辨,掌握了更高一层的意识,获得了心灵的解放,这才是顿悟。
参公案在触机遇缘中,让相对意识的流注相互顿然消灭,看得明明白白,这才是见性明心,是开悟的开始,是学禅的开始。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