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书就忍住完手机?这篇文章能帮到你
过年放假期间了,对玩手机心理有很大变化。以前总觉得玩手机时间太多了,心里还觉得有点愧疚。现在快过年了,好像得到某种许可。
有种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感觉,我就玩怎么了,过年不就是要放松一下。
在心里获得许可以后,就更加肆无忌惮的玩。
这个在执行力有个理论叫“道德标签”,就是给行为找一个合理的理由。
工作辛苦了一天,下班不能休息一下吗?
忙了一年,过年不就为了玩?
当然不是为了自我审判,就是分享一个更加健康的心态,玩就玩别耍流氓,不要找那些理由。
过年应该玩吗?当然应该,玩就大胆玩,不要说什么辛苦一年这样的话。
这个就是等价兑换的意思了,一旦我们习惯了交换原则。以后做什么都要有一个理由,不然就不能坚持去做。时间久了简单的兑换,已经不能满足自己了,到时候又该怎么办。
毕竟欲望没有止境,人很容易适应脱敏。
聊完道德许可,再看看为啥喜欢刷手机?
现在谁没有一定压力,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上进青年。想要的都得不到,辛苦一年刚够还花呗,这样看下来玩手机,简直就是最划算的休闲娱乐。
占据大部分注意力的内容,都是出丑或者是明星私生活多么不堪。无论是撕逼还是出轨都是把别人的窘迫给你看,我们在收看的过程中获得愉悦,进而短暂的缓解了焦虑。
一但放下手机回到现实世界,焦虑又再次涌来,这个就是为什么我们对手机这么依赖的原因。在这样的放下就焦虑,拿起了就成瘾的负循环中,人的自控力和认知能力都在下降,变得越来越沉迷社交网络。
太多短平快的信息,不经过认知思考获取,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让人变笨。
你有没有觉得关掉手机之后会感到不安,如果你下决心离开网络,过段时间你会发现其实根本不影响生活。因为一个很直接的问题,就是“蒸发冷却效应”夸大了网络社交的价值。
稍微普及一下蒸发冷却效应:
在我们社交场合中,最不想参加聚会的人,正是大家都希望能够来的人;最不行让别人加微信的人, 正是大家都想要跟他加微信的人。
相反,那些最想结交别人的人,往往是大家最不想结交的人;那些最想说出自己看法的人,往往是都不想听他说的人。
最好的社交就是一对一,而不是一对多,指望朋友圈点赞获取友谊,那是想瞎了心了。
投入和收益往往能成为正比。
最后分享几个减少手机依赖的思考:
1,增加确定性
我们之所以总是打开手机,就是怕自己错过了什么,虽然什么都不会错过,但是大脑就是害怕不确定性。
那什么就提供确定性,如果能感受到自己生存环境是安全的,我们就可以很大程度降低对手机的依赖。
平时经常怕错过信息,担心没有及时回复让对方责备。所以,我们可以尽可能让对方知道自己在干嘛。
比如,别人发了一条信息来,但是看到了你头像上备注了,现在正在工作只能晚上8点后统一回复。一般这个时候大家都可以理解,而我们也可以减少一点焦虑。
有了告知,就可以安心做点需要专注才能完成的工作, 养成习惯以后,大家都适应了你的时间,以后就不要在经常打开手机了。
2,提高玩手机娱乐的成本
这个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尽量给自己找绊子,不让自己玩的那么顺畅。
比如,平时经常刷微博,知乎,没事就想打开看看,那我就把他们都卸载,每次想看的时候都要重新下载。特别麻烦,每次流量的使用,下载的等待时间,到最后已经放弃想刷的冲动了。
只是增加了打开的成本,但是有效的改善打开次数。
其实也很好理解,人都是喜欢权衡利弊的,当我们感觉一件事付出成本大于收益,一般都会慎重考虑。
更重要的是,永远不要低估自己有多懒。
归根到底,还是我们不喜欢无聊,有点时间就想做点什么,避免那一刻的无聊。
这个就是日常任务,杀死那点碎片化时间。
兴趣,好奇,还可以有很多方法,真有人觉得看书是满足的,只是获取信息渠道不一样。
我们何尝不能,从尝试开始一点点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