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洪水与中国精神
上古流传下来的神话,往往都保存着对暴雨与洪水的回忆。
亚伯拉罕诸教的圣经和古兰经告诉子民,大洪水是上帝对人类的惩罚,赐予的方舟是上帝对人类的怜悯。
而同样是面对天灾,中华儿女却迎面而上,选择与洪水死战到底。
人民在大禹的带领下,用了13年的时间,战胜了洪水,重建了家园,将无数的沼泽变成肥沃的土地。
性格上的不同,源于出生地的不同。
孕育欧洲文明的地中海气候下常年温润、水系泛滥。
孕育华夏文明的东亚,这里有季风气候与大江大河。
每年突发性的暴雨会随机冲毁土地上的一切,只有强势的政府,才能调集各地对灾区进行援助与恢复再生产。
强大的河水灌溉系统需要每年维修,跨地域的水利系统联动才能压制水患,只有大一统的稳定政局,才能让人民的勤劳与才华累积为财富。
因此,防涝与治水, 刻入我们的基因,也成为了政府最重要的职责。
战国时期,最早称王的梁惠王,他召见孟子,问的第一句,就是治理黄河水患,救灾重建。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写入小学课本的魏国大夫西门豹,更是干掉了河伯与巫婆的神化,带领百姓挖掘了沟渠,将原本河水泛滥之地改造成万亩良田。
他打造了中国北方第一重镇的邺城,使得刚刚分晋的魏国跻身一流强国。
而击败魏国,成为战国第一强国的秦国,也没有去信奉神明,而是不惜消耗国力,建设了郑国渠和都江堰。
两大历史性的水利枢纽工程,为秦国打造了关中与成都平原两个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凭借着这份治水的家底,赳赳老秦奋六世之余烈,结束了纷乱的战国。
这就是诞生于黄河之畔,绵延数千年未曾中断的华夏文明。
大洪水与治水,就是几千年来文明传承的主旋律。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洪水之下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让中华民族每次重创和重建,都会变得更加强大与团结。
每一次正面对抗的胜利,也让人民的力量,取代了宗教的信仰。
人定胜天的我们心中,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什么上帝与救赎。
每逢灾难,我们不会束手待毙,也不会求神拜佛。
而是打碎旧世界,建设新世界。
从精卫填海,到愚公移山,从大禹治水,到后羿射日,从哪吒闹海,到女娲补天。
这就是撼山填海的中国人。
每当面临灾难来临之际,总会有一批最勇敢的守护者挺身而出。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1998年,面对冲破了大坝的滔滔江水,我们纵身一跃,手拉手用血肉之躯组成了新的钢铁长城。
2008年,面对无任何情报资料的灾区,我们纵身一跃5000米,为震中孤岛的数十万灾民建立起了与外界的联系。
2020年,面对未知疫情的大爆发,全国精英披星戴月齐聚武汉,用中国速度十天建立起了隔绝病毒的火神山。
面对危难,中国人从未有过退缩,因为我们的基因和骨子里面早已刻下,
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把大江大河写入基因的华夏子孙,不会坐等洪水褪去,不会坐等群体免疫,不会坐忍同胞在震中的苦苦挣扎。
更不会按着圣经,低声吟诵“God Bless America”。
我们会站在橘子洲头,站在荆江大堤,站在汶川新城,站在火神山巅,用实际行动告诉全世界,“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