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警惕!大灾之后,它是传染病罪魁祸首!中医“预防方”转给所有人

鹤翾评述:

从以往来看,洪灾后的生水是传染病最直接的传播渠道。汛期内一定要喝彻底煮沸的水,必要时购买瓶装水。

如果按照以往的习惯,用生水冲洗蔬菜水果、洗锅刷碗非常容易导致食物中毒和介水传染病的发生。

↓↓↓

1
肠道传染病

灾区常见肠道传染病主要有细菌性痢疾、霍乱、伤寒和副伤寒、其他如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空肠弯曲菌、致病性大肠杆菌、耶尔森氏菌等细菌引起的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病、病毒性腹泻病(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以及寄生虫腹泻病(隐孢子虫等)。其他肠道传染病还包括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手足口病等。

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会导致微生物在极短的时间内大量繁殖,从而就很容易引发肠道传染病,如伤寒 / 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甲肝、戊肝、其他感染性腹泻及食物中毒。

因此,身处洪涝灾区的每个人,不可掉以轻心,绝不能喝生水。

另外,洪涝灾害后,因为食物的市场供应和运输受到影响,大多数人本着不浪费、节约为原则,把受潮、甚至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晾干再吃。

然而,在洪涝期高温、高湿的条件下,被洪水接触的任何食物都极易受到污染,世界卫生组织也曾发出紧急提醒:洪水接触的一切食物也必须丢弃。

尤其是淹死的、饿死的家畜家禽都不能冷宰食用;田间地头被洪水淹过后,会促使土壤中本来有的各种微生物成倍繁殖,因此没有收获的、成熟的谷薯蔬果也应丢弃。

2
皮肤疾病

流水成分复杂,可能混有垃圾、化学物质等,如果在水里不小心接触到了这些物质,就有可能患上接触性皮炎;雨水多的地方,蚊虫难免变多,加上夏季穿得少,皮肤容易外露,容易发生丘疹性荨麻疹(又名虫咬皮炎);若没有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和鞋袜,双脚长期浸泡在污水中,很容易使皮肤造成真菌感染、足癣(又名脚气)

3
自然疫源性疾病

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在自然条件下长期存在、在野生动物间流行,并在一定条件下会感染人类的疾病。

自然疫源性疾病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比较显著,由于洪灾期间自然环境的改变,包括温度、湿度、水位及媒介生物的栖息地变化影响了病原体、传染源、传播媒介和宿主的生长繁殖和生活习性;另一方面,自然灾害发生期间灾区群众居住条件恶劣、营养不良、精神心理压抑,使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及灾区卫生防病措施被损害等均易导致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和暴发。

洪灾后需要重点预防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有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血吸虫病、鼠疫、炭疽、布鲁氏菌病等

1
大疫“预防方”转给所有人
今天鹤翾分享给大家的是河南中医界多位教授献方,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供大家参考。
93岁高龄的国医大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张磊教授十分关注灾后防疫,自拟“四豆饮”以“绿豆、赤小豆、黑豆、白扁豆”四味各等份煮水当茶饮。
水灾后的疫病,多为阴毒湿邪,此方由古方“四豆饮”化裁,功主健脾利湿,清热解毒。脾主运化,此方做茶饮能有效预防水湿阴毒造成的脾胃系疾患,如腹泻、霍乱等。张磊教授将“四豆饮”中的黄豆改为赤小豆,增强了健脾利湿之功。
首届全国名中医、河南省中医院毛德西教授也针对性的开出了水灾过后常见病的中药方:
肠胃炎中药方:藿香二术二仁二蔻汤
藿香10克、炒苍术10克、炒白术10克、 砂仁8克(后下)、生薏苡仁15克、白豆蔻8克、肉豆蔻10克、生甘草10克
泌尿系感染中药方:加味五苓散
金钱草20克、桉树叶10克、茯苓15克、猪苓10克、泽泻15克、桂枝6克、 炒白术10克、生甘草10克
湿性咳嗽中药方:加味二陈汤
生麻黄5克、炙麻黄5克、陈皮10克、 茯苓10克、姜半夏10克、 大贝8克、生姜10克、生甘草10克
皮肤瘙痒中药方:荆防五味饮
荆芥10克、防风10克、地肤子15克、白鲜皮10克、蛇床子10克
以上四方均为水煎剂。
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南省名中医李郑生教授结合长夏多湿的特点,针对水灾后疾病预防自拟一方:藿香10克、陈皮10克、苏叶10克、桔梗10克、厚朴10克、苍术10克、砂仁8克、茯苓15克、炒苡仁30克、甘草3克、生姜10克,诸药煎汤代茶饮,可健脾祛湿,但胃阴亏虚证者不宜饮用。
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南省中医院肝胆脾胃病科名誉主任李鲜教授也推荐一个防疫名方“神术散”,该方出自清代医家程国彭《医学心悟》,称“此药能治时行不正之气,发热头痛,伤食停饮,胸满腹痛,呕吐泻利,并能解秽驱邪,除山岚瘴气,鬼疟尸注,中食、中恶诸证,其效至速”。现代中医运用“神术散时根据今人的情况对剂量进行了调整,一般用量为“苍术10克、厚朴12克、陈皮12克、砂仁10克、藿香15克、甘草10克,能芳香辟浊,理气和中,主治感受时气瘴邪,发热头痛,伤食停饮,胸满腹痛,呕吐泻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