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息压用侯氏黑散【一点资讯】
侯氏黑散出自《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历代医家对本方多有阐述,但多随文生义,原方应用的经验记述并不多,本方也多以“填空窍以堵截外风”之法用于中风。
近年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用本方,常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现通过有关文献分析并结合临床些许体会,试对侯氏黑散的方证特点和临床应用范围作一探讨。
01
侯氏黑散全方药味偏多,不少医家认为本方为后世补入方,并非仲景方。
如清代张山雷在《中风斠诠》中道:“奈何古今读者,皆不敢直揭其谬,盖以附入《金匮》,误认为仲师手笔,不敢纠绳,终是识理未到,不意喻嘉言自命绝世聪明,偏能信此臆说,随声附和,竭力谬赞……国医名手,乃有时竟荒谬如此……惟如此方之杂乱无章,而竟为喻嘉言说得幻想纷纷,天花乱坠,玄之又玄,臭腐中有神奇者。”
但《经方例释》通过考据文献给出正面中肯的结论。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成书时间与仲景《伤寒论》相距不远,其卷之六中有云:“考之于实,佗之精微,方类单省,而仲景经有侯氏黑散、紫石英方,皆数种相出入,节度略同;然则寒食草、石二方,出自仲景,非佗也。”并认为仲景传方后,《外台秘要》用此尤详,“宋以来服石者鲜,此散几废”。当然,“寒食草、石二方”是否出自仲景尚待探讨,以描述的时间点而言,本方当为唐以前之方,宋以后杜撰的机会并不大。
《皇汉医学》著者汤本求真、当代经方大家冯世纶也认为侯氏黑散源自张仲景,认为本方当为“侯氏”的高效良方,是治疗“大风”的验方。
02
《金匮要略》原文载侯氏黑散“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主治病证寥寥数语,虽说精炼,但难以把握本方方证,现结合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以及其他篇章条文,并引入《内经》相关条文一并探讨。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又“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正气引邪,喎僻不遂”,又“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等均出自“中风历节病”篇,对于中风的表述最为详尽。据以上论述,本方证因于正气不足、络脉空虚而引邪于经络,出现以肌肤不仁、四肢烦重、半身不遂为主要表现的中风病。
纵观《伤寒杂病论》条文,言大风者仅此一处。为尽可能接近“大风”原意,笔者收集经典著作《内经》中关于“大风”的描述作为参考。《内经》言大风者有8个篇章共计13处,如“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大风迅至,邪伤脾也”,多指为邪风。也有言病名者,见于《素问·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堕,名曰大风。”而此处所指疾病表现与本篇不一致,结合现代疾病考虑为“麻风病”。从上述论述不难看出,此处“大风”可能为感受大风病邪,出现了隶属于“中风”的病,但临床表现较重者。
“心中”出现在《伤寒杂病论》13个篇章中,分属于太阳、阳明、少阴和厥阴篇,其他均在《金匮要略》条文里,共计27次之多,结合条文多倾向于心、胸部和胃脘等部。“恶寒”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仲景描述有76次之多,是指自身感觉怕冷的临床表现。
心中恶寒是本病的特殊表现,仲景“心中”多与懊恼、热、痞、痛等症搭配出现,《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虽有“心中寒者”的描述,但指心中寒邪而言,并非言心中恶寒。此处解释为心、胸、胃脘部感觉怕冷较为合适。
“不足”在《伤寒杂病论》中出现于12个篇章中,共17次,如“心气不足”“荣气不足”“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诸不足”“虚劳不足”等,均指不及、不够等阴证表现,当然也有“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的特殊描述,可能是错简,如《千金要方》表述为“心气不定,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可以为证。
本方为《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首方,结合以上文献不难看出,“大风”当为“中风病”范畴,“四肢烦重”可知属中经络,故而还当有“中风提纲证”“半身不遂”表现和或见“身痒而瘾疹”等。
综上所述,侯氏黑散主治“中风-中经络”中的“大风”病,以半身不遂、四肢或肢体极度沉重为主的运动功能障碍或感觉异常,以及以心、胸、胃脘部自觉怕冷不足,身痒而瘾疹、脉象多虚等为表现的病证。
以上通过经典条文的分析,对侯氏黑散主治证有所认识,下面再从以方测证的思路对本方主治证候进行修正、补充、完善。
药物组成:菊花四十分,白术十分,防风十分,细辛三分,茯苓三分,牡蛎三分,桔梗八分,人参三分,矾石三分,黄芩五分,当归三分,干姜三分,川芎三分,桂枝三分。
上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在腹中不下也,热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药力。
本方共十四味药,但看不到仲景常用小方或方根,显得杂乱无章,似有违仲景法度。
虽配伍另类,不过药物剂量配比却很独特:菊花剂量之大,竟占全方剂量的40%,另有白术、防风、桔梗、黄芩剂量相对较大,而其他九味药比重较少。所以,本方是君臣佐使较明晰的处方。其中菊花为君药无疑,但菊花在《伤寒杂病论》里仅在此处出现过1次,鉴于《金匮要略》成书于东汉年间,本方药物功效可与《神农本草经》互参。
《神农本草经·上品·草》谓菊花味苦、性平,主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利血气。菊花被列为上品,在仲景时代当不是生僻药物,其主治“风”与侯氏黑散一致。此处描述的风的表现是对本方功效的有益补充,尤其“头眩肿痛”更是临床经常面临的问题,可作为本方的方证进行探讨和运用,为“大风病”的主要表现之一。
《神农本草经·上品·草》认为防风味甘、性温,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可以看出,防风也是主治以头眩痛为表现的大风,可为臣药。
《神农本草经·上品·草》提到白术味苦、性温,主风寒湿痹死肌、止汗,除热,消食。白术既佐助治风,亦有健脾以扶正的作用。
以上十四味药的功用大概可分为三组:
菊花、防风、白术、细辛、川芎,主治头眩痛、风湿痹痛;
茯苓、人参、牡蛎、桂枝、干姜、当归、桔梗,主治胸胁气逆、惊恐;黄芩、矾石,主治泄利。
以上三组药物主治皆是取各药物功效主治的共同部分。
尤其是超过总质量一半的菊花、防风、白术三药,功效中其共同主治为“主风,头眩痛,恶风,主风湿痹痛”。结合药物主次功效,则本方主治“大风”病与条文相吻合,可在主治功效中增加“头眩痛,恶风,泄利”,并且“头眩痛”可能为“大风”病的主要症状。
综上条文和方药的分析,侯氏黑散的方证可概括为:主治“大风”病,表现为头眩痛、半身不遂、四肢烦重疼痛、心中恶寒不足、泄利等。
03
黄煌教授一直强调经方使用的原则为“方证相应”。在关注了上述方证后,笔者发现临床遇到“头眩痛,半身不遂、四肢烦重疼痛”,又见“心中恶寒不足者、泄利、脉弱”的虚候不在少数。而这些表现与现代疾病中的高血压、脑卒中、中枢外周性眩晕常相吻合,侯氏黑散主治的“大风”或与其一致。现通过临床实践进行探讨。
案1 赵某,男,58岁。患者平常喜食肥甘厚味,其身形胖大,腿粗腰圆,肌肉丰满,素无他疾。
近日因双腿疼痛而就诊。经检查发现血压220/140 mmHg, 即住院治疗,给予西药降压,并配服侯氏黑散汤剂(每日1剂)。
服药4剂后,血压降至170/120 mmHg。后因故停服中药7 d, 仅以西药治疗,血压则不再下降。
又加服侯氏黑散4剂,血压则又再度降至150/110 mmHg, 后又停用中药,尽管使用各种西药降压,血压却一直停留在此水平,不再下降。
又复以侯氏黑散治疗,继续下降至140/110 mmHg, 其两腿疼痛随着血压降低而逐渐减轻。
出院时,两腿基本不疼。出院回家后,又将侯氏黑散制成散剂继服,每日12 g, 血压一直稳定在140/110 mmHg。
随访5个月来再未复发。
案2 丁某,女,56岁。初诊日期:2018年4月27日。
患者因慢性肾炎血液透析5年就诊。
刻诊:失眠,难以入睡;头晕,夜间有胸闷,心悸;容易急躁,四肢关节酸痛;大便每日2~3次,不成形;有痰、色白;舌苔腻,脉迟。血压在180/100 mmHg左右,虽服用降压药,但控制不理想。
中医诊断:失眠;辨证:肝阳上亢,痰热扰心,脾虚湿浊;治法:平肝潜阳,镇静安神,健脾化浊为主;方予侯氏黑散加减。
处方:白菊花30 g, 炒党参20 g, 炒白术10 g, 茯苓30 g, 当归10 g, 川芎10 g, 黄芩10 g, 生牡蛎30 g, 生龙骨30 g, 防风6 g, 干姜6 g, 桂枝12 g, 桔梗6 g, 法半夏10 g。颗粒剂5剂。每日1剂,冲服。
二诊(5月7日):服上方2剂后,血压降至155/82 mmHg, 头晕减轻,胸闷、睡眠均明显改善。
三诊(5月17日):因体重增加过多,不敢多饮水。
其后长期门诊随访,患者血压虽有波动,但已无顽固不降的情况,多数能保持在140/90 mmHg以内。
案3 唐某,女,54岁。初诊日期:2018年7月31日。
患者因慢性肾炎腹膜透析1年。1 d前头昏头痛伴恶心呕吐,遂入院诊治。
刻诊:容易急躁,难以入睡;时常有胸闷,心悸,端坐呼吸;疲乏,双下肢无力;大便2~3日1次,偏干;舌淡白、边有齿痕、略腐,脉弦。血压200~210/120~140 mmHg, 虽服用降压药(硝苯地平控释片、特拉唑嗪胶囊、可乐定片),但控制不理想。
中医诊断:头痛;辨证:肝阳上亢,风热上扰,脾虚湿浊;治法:平肝祛风,健脾化湿为主;方予侯氏黑散加减。
处方:白菊花40 g, 炒党参10 g, 炒白术10 g, 茯苓10 g, 当归10 g, 川芎6 g, 黄芩10 g, 煅龙骨30 g, 煅牡蛎30 g, 防风12 g, 干姜3 g, 桂枝6 g, 桔梗6 g, 细辛3 g。颗粒剂5剂。每日1剂,冲服。
服药后2 d, 血压逐渐下降,4 d后血压下降至160/95 mmHg左右,7 d后血压在150/90 mmHg左右,后出院。
按 以上3则医案均为高血压验案,运用侯氏黑散治疗均取得良效。在有限的文献报道中,侯氏黑散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实践最多,疗效也最为确切,且不限于原发性高血压,对于继发于肾脏病的顽固性高血压也有较好疗效。虽然不同类型高血压之具体证候特点迥异,但多数病机为肝阴不足、血燥生热、肝阳上亢,治疗时以缓肝之急以熄风、滋肾之液以祛热为指导原则。
第一则医案是赵明锐的病案,是文献中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描述最完整的医案,患者主要表现是“两腿疼痛”,经治疗血压控制后两腿疼痛缓解。如前方证讨论,四肢烦重当为肢体感觉和运动障碍的表现,多数是下肢乏力。
后两则医案均为难治性肾性高血压,临床特点是头晕、头痛、下肢无力或四肢关节酸痛。有医者认为,高血压没有其他明显的方证时均可使用侯氏黑散。就笔者临床实践而言:侯氏黑散可作为高血压的专病专方,或者可将高血压作为“大风”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凡顽固性高血压出现头晕、头痛、失眠、急躁、下肢酸痛乏力等证候之一均可使用本方。
案1 陈某,女,53岁。初诊日期:2018年9月24日。
患者头晕1个月余。当时头昏头晕,体位改变后发作明显,持续数秒到数十秒,但整日头部不适,恐惧活动。诊断为良性位置性眩晕,经手法复位及药物治疗有明显改善,但头昏、头晕仍然存在,有时眩晕感较重。有高血压病史10多年,现服用降压药(硝苯地平控释片、氯沙坦钾胶囊、珍菊降压片),但控制不理想,血压多在150~160/95 mmHg。有胆囊炎、胆囊结石病史,已手术切除胆囊。
刻诊:头昏头晕阵作,发作急而剧,其他症状不明显;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脉弦。
中医诊断:眩晕;辨证:肝阳上亢,脾虚湿浊证;治法:平肝祛风,健脾化湿为主;方拟侯氏黑散加减。
处方:白菊花42 g, 炒党参10 g, 生白术10 g, 茯苓10 g, 当归10 g, 黄芩10 g, 煅龙骨30 g, 煅牡蛎30 g, 防风6 g, 干姜3 g, 桂枝6 g, 桔梗6 g, 细辛3 g。颗粒剂7剂。每日1剂,水冲分2次服。
复诊(12月3日):头昏头晕已不明显,血压也趋于正常,多在140/90 mmHg内,近日略有头昏,故索方10剂。
案2 张某,女,58岁。初诊日期:2019年7月8日。
患者头晕2个月余。患者5月2日外伤导致头晕头昏,体位改变后则发作严重,伴有恶心呕吐,无法起床,在外院住院输液治疗半个月无好转,后来在我院门诊诊断为良性位置性眩晕,经手法复位后有所改善,但仍头晕不适明显,体位改变时尤甚。既往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无高血压及糖尿病。体格检查:血压120/80 mmHg, 体位改变则头昏、头晕,其他无异常体征。平素性情略急躁;舌淡紫、苔薄白略腻,脉弦有力。
中医诊断:眩晕;辨证:肝阳上亢,风热上扰,脾虚湿浊;治法:祛风平肝,健脾化湿为主;方予侯氏黑散加减。
处方:白菊花42 g, 炒党参10 g, 炒白术10 g, 茯苓10 g, 当归10 g, 黄芩10 g, 生牡蛎30 g, 防风12 g, 干姜3 g, 桂枝6 g, 桔梗12 g, 细辛3 g。颗粒剂5剂。每日1剂,水冲分2次服。
复诊(7月16日):头脑不清晰感已不明显,头昏头晕也较前好转,但体位改变时仍有头昏、头晕发作;舌淡紫,舌尖红点,舌苔薄白略腻,脉弦沉取有力。上方加葛根10 g。后随访头晕已愈,至今未再发作。
按 上2则医案均为笔者临床实践。治眩晕是菊花在《神农本草经》中的重点功用,以上医案是有力的证明,可见眩晕或与高血压同时出现,或完全无关,严重眩晕是考虑使用侯氏黑散的重要依据。笔者治疗多例急性耳源性眩晕症状较重或持续不易缓解患者,均取得了佳效,但尚缺乏中枢性眩晕的临床实践。
患者高血压病史10余年,因晚上起床小便,猝倒于地,昏不识人,痰涎壅盛,右侧手足偏瘫;舌苔黄腻,脉弦滑。
中医诊断:中风;辨证:痰热内蕴,风阳上扰;治法:清热涤痰,镇痉熄风;方用涤痰汤去人参、枳实、半夏,加钩藤、菊花、牛膝、地龙、水牛角等味。
患者服上方5剂后,咳痰减少,神志渐清。仍用原方去半夏、远志,加贝母、白芍。再服5剂后,舌苔已去,脉象弦缓。方予侯氏黑散加减(去细辛、矾石、桂枝、干姜,加钩藤、白芍、牛膝、杜仲、桑寄生)。
处方:党参10 g, 白术10 g, 茯苓10 g, 当归10 g, 川芎3 g, 菊花10 g, 黄芩6 g, 防风10 g, 生牡蛎30 g, 钩藤15 g, 白芍10 g, 牛膝12 g, 杜仲12 g, 桑寄生15 g。颗粒剂10剂。每日1剂,水煎服。
患者经上方调理半年,言语运动功能恢复,可干一般轻活。
按 本案为湖南中医药大学谭日强的中风,患者右侧上下肢体偏瘫,脉弦缓。本案方证与侯氏黑散不甚吻合,治疗也是善后调理之用,对于本方运用指导意义不是太大,只能说中风病有使用本方的机会。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侯氏黑散可改善急性期脑缺血神经功能,减轻病理学损伤,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减少血栓形成;可调节自由基代谢,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神经细胞。故中风是值得探索的合适本方临床应用的指征。
04
结语
通过本方相关文献分析及临床的一些应用体会,可肯定本方疗效确切。侯氏黑散适用于邪中而正虚,表现为气血不足而肝阳上亢、风热上扰证候的患者;祛风平肝与益气养血兼顾,而使大风得熄,气血充盈,其病自愈。
侯氏黑散临床应用建议:高血压、较重的良性位置性眩晕、脑卒中、癫痫等疾病出现本方证指征的机会较多;若以上疾病出现头昏、头晕、头痛、失眠、心胸腹部恶风寒、肢体沉重无力等症状,可以作为本方的应用指征;患者的性情相对急躁,体型可胖可瘦,但以胖为主,可作为本方应用的参考。
一、高血压、脑中风的真正病因
在1998年7月2日, 美国电视新闻报导一则医学消息,由美国心脏血管学会公布的资料,其中叙述一位得到中风的人,他遵照医师的处方,按时服用西药降血压剂,结果仍然中风,但医 师却不去讨论为何中风?高血压因何而来?为何按时服用高血压药却仍然得到中风?降血压药为何无法预防中风?却只说了人因脑部血管破裂,而发生中风,如果停服降血压药,则有5到7倍的机率更容易得到中风,诸君试想,如果一位已按时服用降血压药的人都得到中风,不服也中风,这代表什麽?答案是,你肯定会中风,不论你服药与否。
由於目前西医并不知道高血压真正的成因,只是消极的利用一些排水药,来降低血压,殊不知服了排水药,把好的水也排出去了,血管壁中存有大量的水,以维持血管的弹性,防止血管破裂,这是上帝创造人的时候,就已留下的预防措施,因为人的一生常会面临一些紧急状况,如车祸丶抢劫丶火灾丶动怒等意外事件发生, 这些都会使人的血压升高,其目的是提供必要的额外能源,来应付瞬间发生的意外事件,使人能承受严厉的考验,而不致发生病变而特别设计的
因此人的血压本来就有很大的上下升降空间存在,一旦发生血压高,它不是病,是一种警讯,有可能是外在环境引起的,也有可能是身体内部病变引起的,必须追根究底的彻查原因, 而不是以消灭此一讯号为荣,殊不知它是人体自卫的现象,一旦消除了,连自卫的能力也丧失了。更且服用降血压药排出了正常的水,为了补充丧失的水份,一般医 师都建议病人在服药期间必须多喝水,这表示所有医师都知道病人会丧失正常的水,对身体有副作用,可是又不确定副作用在那里。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正常的水,存在各部位,但它的来源却不同,因饮水而得到的水,是进入淋巴丶内分泌等系统,但此水须经过胃的热,气化以後方可受用,而进入血管壁及组织内的水,却必须来自食物中的水,如蔬菜丶肉类丶面包等都有水,此水经过小肠的热与湿,消化了以後,方可进入血管中与组织中,并且是脑部血管不可缺的,人一旦服用了西药来降血压,所丧失的津液必自上而下,如同饮水机一般,水从下方流出,上方水位自然下降的道理一样,因此服用越多降血压药,则脑部血管就越缺水,也就越乾燥丶易裂,而听医师建议多喝水,却不知饮水并不能补充血管壁的水,换言之,长期服用西药的病人,绝对比一般不服药的人,更容易 得到中风才对,才合理,而且血管壁因为失水而弹性不佳,加上血压下降,必然导致性无能丶阳不举,因此我敢断言,所有服降血压药丶降血糖药,必然无性功能, 就因此而来的。
根据我临床的经验发现,人体中的代谢情形与自然界完全一样,自然界中岩石与水是最重的,一旦人体有过重的压力存在必然令血压上升,结果发现人类得到高血压,绝大多数只有三种成因,1∶胆结石或发炎;2∶肾结石 3∶积水,
第一丶第二种造成高血压的原因,大家可以利用汉唐-14及汉唐-26即可解决,包含眼压过高在内。至於第三种的积水问题,就是肝阳上亢 , 肾阳不足造成的,必须要用汉唐-23, 因为这里所谓积水,并非一般看得到的四肢或腹腔丶胸腔的积水,而是有积水环绕着血管,或停积在肌肉中。这就好像一个人潜水时会受到来自水的压力一样,一旦 水包围着血管,血管无法正常舒张,就导致血压上升,如同偏头痛一样,全世界的医生都知道是因为脑部两侧血管过小,血流无法流畅的通过所造成,但因不知此血管变小乃因外在过多水的屯积,而令血管缩小的,因此只一昧的要病人服用血管扩张剂,来暂时性的舒解头痛,至於越吃越重的原因是
第一∶西医不知水自何来, 第二∶所有化学药品进入身体後,其结果必生出不必要的水,因此血管外的水就越来越多,也就造成越服越重药剂的恶性循环。HT-23的设计就在针对血管外的水,不旦要排出来,且同时要补回正常的水,才可做到完全去除高血压,以真正达到预防中风的效果。
中风之前会有四大徵兆第一∶手前三指麻或足前三趾麻,第二∶双脚极冰冷,第三∶项部强硬,影响入眠,以上三种表示三个月之内,会发生中风,第四∶足胫 骨前,自膝向外侧麻到足踝,表示二星期内,必生中风,当然每个人因饮食及生活环境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徵兆出现,以上四因是绝大多数人在中风之前有的症状, 是依据统计来的。如有疑问,可以请教中医师,因为中医就是被训练成如何解读人体症状的医师,所以良好的中医必然可以事先预防其发生,发生後也有很好的治疗 方法,最好在半年
之内.时间越快越好,超过半年,就很难完全治好了。中医并可在治好後,有很好的方法预防二次中风,大家常见有第一次中风的人,很容易在一年之内,再发第二次,这表示一般医师所知的防范措施是 不足够的,这是最佳证明。
同时病人必须时常做运动或劳力工作,保持身体汗水代谢的流畅,保持心情开朗,不要失去你的幽默感,不可长期待在冷气房中,不可在大汗时立刻跳入冷水中,流汗时务令汗透达,不可利用任何外在环境来强力止汗,这都是高血压的成因。
(摘自倪海厦《汉唐药方全集》)
二、高血压可用方剂
高血压病的汉方治疗
1、大柴胡汤 《伤寒论》
处方;柴胡6克,半夏、生姜各4克,黄芩、大枣、芍药各3克,枳实2克,大黄1~2克。
此方用于体质壮实或肥胖体质而有便秘者。以胸胁苦满与心下痞硬等症为使用目标。对有肩凝痛、头重者为非常适宜之处方。方中大黄可根据大便的情况加减。2、三黄泻心汤《金匮要略》
处方:大黄、黄芩、黄连各1克。
此方用于阳热上亢而见颜面潮红,心情不能镇静之兴奋状态以及鼻出血、眼底出血等症,以心下痞闷,脉有力而可偏于便秘者为使用目标。3、黄连解毒汤 《外台秘要》
处方:黄连、黄柏各1.5克,黄芩3克,山栀子2克。
此方可用于有三黄泻心汤症状而无便秘者。又适应于头脑兴奋不能入睡、易怒等症。4、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伤寒论》
处方:柴胡5克,半夏4克,茯苓、桂枝各3克,黄芩、大枣、生姜、人参、龙骨、牡蛎各1.5克,大黄1克。
此方可用于高血压有胸胁苦满、心下部有抵抗与膨满,腹部而尤为脐上部有动悸以及头晕眼花、心动过速、失眠、烦闷、易惊、易怒、情绪易波动等症,且有便秘倾向者。5、七物降下汤 《修琴堂方》
处方:当归、芍药、川芎、地黄各4克,黄柏2克,黄芪、钩藤各3克。
此方用于高血压之虚证,不能使用柴胡剂与大黄剂以及有肾障碍者。对舒张期血压增高者有效。此为大冢敬节先生的经验方。6、钩藤散 (《本事方》)
处方:钩藤、陈皮、半夏、麦门冬、茯苓各3克,人参、防风、菊花各2克,石膏5~7克,生姜、甘草各1克。
此方对高血压症而有神经质,头痛,眩晕,肩背拘急,眼球结膜充血(目赤)以及神经官能症之抑郁者有效。
7、八味丸 《金匮要略》
处方:干地黄5克,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各3克,肉桂1克,附子0.5~1克。
此方用于高血压病而有口渴,小便不利或夜间多尿、手足冷或手足心发热、腰痛以及腰腿萎软无力。
8、防风通圣散 《宣明论方》
处方:当归、芍药、川芎、山栀子、连翘、薄荷叶、生姜、荆芥、防风、麻黄各1.2克,大黄、芒硝各1.5克,白术、桔梗、黄芩、甘草各2克,石膏3克,滑石5克。
此方用于高血压病之肥胖体质或体格壮实者。对邪结腹中而腹部膨满,便秘者有效。
9、半夏白术天麻汤 《脾胃论》
处方:半夏、白术、茯苓、陈皮、苍术各3克 麦芽、天麻、神曲各2克,黄芪、人参、泽泻各1.5克,黄柏1克,干生姜0.5克。
此方用于高血压症胃肠虚弱,胃内停水,乏力,血色不佳,或肩背凝痛、足冷、头痛、眩晕、呕吐等症者可收效。10、桂枝茯苓丸 《金匮要略》
处方: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芍药各4克
此方可用于高血压症有面赤,眼花,头痛,眩晕或肩凝、足冷,在下腹部可触有抵抗及压痛者。高血压病的中医治疗
1、实证高血压1.1 大柴胡汤
头晕目眩,口苦咽干,胸胁胀满,大便秘结,每因情绪波动而导致血压上升。
1.2 黄连解毒汤
头痛,眩晕,心烦不眠,面红目赤,舌红,苔黄厚而干。
1.3 大承气汤
病人体格壮实,肥胖,大便秘结,舌红,苔厚腻。
1.4 桃核承气汤
头痛日久,面颈部赤丝红缕,肌肤甲错,胸胁刺痛,少腹硬满压痛。
2、虚证高血压
2.1 归脾汤
心悸少眠,起立眩晕,视物眼花,舌淡红。
2.2 六味地黄丸
头晕目眩,午后低热,五心烦热,口干盗汗,舌红少苔或薄黄苔。
2.3 八味地黄丸
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形寒怕冷,夜间尿频,舌淡苔白。
2.4 真武汤
眩晕心悸,浮肿尿少,舌苔白滑。张大爷晚上睡觉时受了风,早晨起来,口眼都移了位,歪斜了。舌头也伸不直,说话吐字不清,右侧肢体活动困难。急送医,诊断为脑梗。
伴见症状,口角流涎,手足厥冷,腰膝酸软无力,食少便溏。苔白腻舌淡红有齿痕,证属气血亏虚,中风中经络,痰瘀阻络。开方侯氏黑散治疗。
陈阿姨66岁。一直有高血压,常头晕目眩,同时有手足麻木,肩背沉重疼痛,双下肢怕冷,两目干涩表现。舌胖苔白,脉弦滑。
诊为风湿侵袭经络,肝阳上亢。方用侯氏黑散而愈。
刘先生32岁。感情受挫加之冷水洗头伤风,导致脱发,且头皮瘙痒,伴失眠,手足汗,身体沉重乏力。就诊时舌红苔薄白,脉弦细数。
诊为风寒之邪闭塞毛窍,肝郁风动血燥。方以侯氏黑散疏风散寒,解郁平肝而愈。
以上所治,虽同出一方,却侧重点不一。
中风了补气养血,祛风化痰逐瘀通络。
高血压眩晕则祛风通络平肝阳。
脱发疏风散寒,平肝潜阳,补虚养血。
这都是侯氏黑散的十八般武艺。
侯氏黑散出身名门,作为《金匮要略》的一员,所治广泛,关节痛狂症郁症甚至眼目病,胸痹心痛荨麻疹等等,只要辨证恰当,都有用侯氏黑散的机会。
组成:野白菊 120g,白术 30g,防风 30g,桔梗 24g,黄芩 15g,细辛、干姜、党参、茯苓、当归、川芎、生牡蛎、矾石、桂枝各9g。(剂量仅供参考)
侯氏黑散所治虽多,但均以中阳不足,大风直犯肌肉脏腑,引起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适作线,以手足厥冷,腰膝酸软无力,食少便溏,舌淡红,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为征散发开去。
而祛风除湿,温运脾阳化痰,甚至补气养血,平肝熄风,是牵线治病的手段。
其一,祛风除湿
本方开方便重用野白菊,其为菊科山白菊的带根全草。性味苦辛凉。疏风清热,解毒除湿,祛痰镇咳力强。既除实热,又可解体内蕴结之虚热。
桂枝辛甘温,善祛风寒通络,助人体之正气阳气发散到全身,除手足厥冷。与野白菊一首一尾形成呼应。
防风祛表里之风并除湿,防风邪再犯。并与桂枝同除风邪犯体引起的肢体麻木,腰膝酸软无力,巩固野白菊的成果。
其二,温运脾阳
脾主肌,脾阳不足,可令肌肉无力,腰膝酸软。
白术茯苓一辛苦温,一甘平,共同燥湿利湿健脾胃,化生阳气,且茯苓通心气安神,防心阳不足引起惴惴不安。
白矾味酸涩寒,稳住白术茯苓健脾燥湿的成果,共令中脘和健,载起人体这条大船。
其三,清肺化痰利气
黄芩苦寒,清肺之风热,化痰利气。
桔梗苦平,开宣肺气涤痰,以和胸膈之气。
气机通利,人体则通泰。
其三,补气养血
党参甘平,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养血生津。
当归辛甘温补血和血。
川芎辛温活血行气。
三味共同补气养血,且川芎更有祛风之功。
其四,平肝潜阳熄风
牡蛎白矾均酸敛涩收,且牡蛎平肝潜阳熄肝风,潜阳补阴,固涩养正。
白矾酸涩寒,既健脾燥湿止痒,又善祛痰扰肝经之风痰。助牡蛎固涩肝肾,熄内风,祛痰散结。
另有两味,哪里需要哪里上,填窍养体。
干姜辛热,去脏腑沉寒痼冷,发诸经之寒气,尤宜于本方症之心中恶寒。
细辛辛温,能通心肾之气,祛风散寒,行水开窍均是能手,与干姜配,外散风寒,内化痰饮,温阳化气,尤除心中恶寒。
与川芎配,能上行头目,增强祛风止痛作用。
与当归桂枝配,温阳与散寒并用,养血与通脉兼施,共使寒凝散,经脉通。
与防风配,驱逐寒气,疏散上下之风邪,胜湿止痛力量倍增。
多味共用,集寒热温凉,清散补泻于一方,看似庞杂,实甚精妙。
用法:共研细末合匀,收贮勿泄气。每次服3-5g,一天服一次,黄酒调服助药力,开痹阻。
也可早晚各服1次,温开水送下。
侯氏黑散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
菊花四十分 白术十分 细辛三分 茯苓三分 牡蛎三分 桔梗八分 防风十分 人参三分 矾石三分(《外台》如马齿者烧令汁尽研) 黄芩五分 当归三分 干姜三分 川芎三分 桂枝三分
上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即药积在腹中不下也。热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药力。
【主治】侯氏黑散,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
【方论选萃】
元徐忠可:此为中风家挟寒而未变热者,治法之准则也。谓风从外入,挟寒作 势,此为大风,证见四肢烦重,岂非四肢为诸阳之本,为邪所痹而阳气不运乎,然但见于四肢,不犹愈体重不胜乎。证又见心中恶寒不足,岂非渐欲凌心乎,然燥热尤未乘,不犹愈于不识人乎。故侯氏黑散用参苓归芎补气血为君,菊花白术牡蛎养肝脾肾为臣,而加防风以行痹著之气,细辛干姜以驱内伏之寒,兼桔梗黄芩以开提肺热为佐,矾石所至,除湿解毒,收涩心气,酒力运行周身为使。且必为散,酒服六十日止。又常冷食,使药积腹中不下,填塞胸中之空窍,而邪不复内,《内经》所谓塞其空窍,是为良工之理也(《金匮要略论注》)。
沈明宗:直侵肌肉脏腑,故为大风,邪困于脾,则四肢烦重,阳气虚而风未化热,则心中恶寒不足,故用参、术、茯苓健脾安土,用干姜温中补气,以菊花、防风能驱表里之风,川芎宣血养血为助,桂枝引导诸药而开痹者,以矾石化痰除湿,牡蛎收阴养正,桔梗开提邪气,而使大气得转,风邪得去,黄芩专清风化之热,细辛祛风而通心肾之气相交,以酒引群药到周身经络为使也(《金匮要略编注》)。
明徐彬:此为中风家挟寒而未变热者治法之准则也。……用参苓归芎补其气血为君,菊花白术牡蛎养肝脾肾为臣,而加防风、桂枝以行痹着之气。细辛、干姜,以驱内伏之邪,兼桔梗黄芩,以开提肺热为佐,矾石所至,却湿解毒,收涩心气,酒力运行周身为使,且必为散,酒服至六十日止,又常冷食,使药积腹中不下,填塞胸中之空窍,而邪不复内,《内经》所谓塞其空窍,是为良工之理也(《金匮要略论注》)。
清曹颖甫:侯氏黑散,以桂枝为《伤寒论》中风主药;防风以去风;菊花能清血分之热;黄芩解清肺热;白术、茯苓以去湿;湿胜必为痰,故用桔梗以开肺;细辛、干姜、牡蛎以运化湿痰;但湿热之生由于气血两虚,故用人参以补气;当归、川芎以和血,此药味之可知者也。惟矾石一味不甚了然,近人张锡纯始发明为皂矾,按皂矾色黑,能染黑布,主通燥粪而清内脏蕴热(《金匮发微》)。
清莫枚士:此石发家服食之方也。《病源寒食散发候》云皇甫云:寒食药者,世莫知焉。或曰华陀,或曰仲景,考之于实,陀之精微,方类单省,而仲景经有侯氏黑散,紫石英方,皆数种相出入,节度略同,然则寒食草、石二方,出自仲景,非陀也。据此知侯氏黑散,乃服食之药,故有冷填肠胃之说,所以然者,石药性热,热极生风,故经以黑散入之中风门,大约服石之风,开于汉季,盛于隋唐,故仲景出治而后。《外台》一书,用此方者,尤不一也。自宋以来,服石者鲜,此方几乎息矣。
近喻昌说:中风主方踵之者,见其药不对症,专取菊花一味,以为本之仲景,而此方之义湮,幸有《病源》可考,用者审诸云侯氏者,侯姓所传也。其人盖在仲景以前,《伤寒论》序所谓:博采众方者,此类是也。《千金》无此二方,有寒食钟乳散,与此二方相似。此当为治风眩之方。……经文当云:风眩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侯氏黑散主之。烦重者,气血寒痰之壅也;恶寒者,风邪之内追也。不足,故用参、姜、术、苓,合理中法,其用菊、术、防、芎、参、桂、茯六味着,与徐嗣伯天雄散同,是半皆治眩晕倒旋也,不离桂、术、防三味。徐嗣伯治眩十方,八方用防风,是防风风眩要药也(《经方例释》)。
【按语】
此为气血不足,风从外入,挟寒作势者立法也。方中人参、白术、茯苓以补气;当归、川芎以养血;以治其本。防风、桂枝辛以散风,细辛、干姜,温以散寒;菊花清散风热,黄芩清泄肺热,以风邪挟寒作势,邪从热化焉。矾石燥湿化痰,除风清热,后世白金丸,取义于此。桔梗载药上行。以此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则可,以治中风则不可。以其方载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篇中,未加深究者以之治中风,为后世外风学说之张本,贻祸非浅矣。
中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