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鉴|沈周《平坡散牧》赏析
图一:明 沈周 《卧游图册》之《平坡散牧》
中国的绘画发展至明清,文人审美逐步占据主流,从早期“成教化、助人伦”的实用功能向审美功能转变,写意性不断增强,包括原先偏重于写实的牛马题材也出现新的面貌。
今藏故宫博物院的明代沈周《卧游图册》(十七开),图绘苏州地区日常生活的场景与物象,其中第三开《平坡散牧》是一幅逸笔草草的“牛画”。画中绘一头水牛独自漫步于坡岸上,神态悠然。牛鼻子上的绳索显示这是一头有主的耕牛,但全画有牛而无牧童,正应了画面右上角的画家自题诗:“春草平坡雨迹深,徐行斜日入桃林。童儿放手无拘束,调牧于今已得心。”在此页小幅上,诗、书、画、印四种艺术门类融合于一体,透过沈周的图像与文字,我们看到了明中期吴门雅士所倡导的生活情趣,正如这头没有牧童驱赶的牛,脱离了耕田的劳苦,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野趣,不难理解画家以牛喻人所指向的是身处俗世而向往心灵自由的文人群体。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出身望族,世代隐居吴门,家富收藏,在自幼熏习之下书画诗文兼擅,绘画造诣尤深。他的绘画师法“元四家”,并能博采众长,出入于宋元各家,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在元明以来文人画领域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能够表现当时精英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倾向,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沈周是吴门画派执牛耳者,他所擅长的写意花鸟技法对后世影响深远。在《平坡散牧》里,沈周化巧为拙,寥寥数笔即能准确把握水牛的形与神,画幅虽小而韵味十足、引入深思。
图片图二:明 沈周 《卧游图册》之题跋
在《卧游图册》的册末,沈周题云:“宗少文四壁揭山水图,自谓卧游其间。此册方可尺许,可以仰眠匡床,一手执之,一手徐徐翻阅,殊得少文之趣,倦则掩之,不亦便乎?”可知沈周图绘此册的初衷乃是便于卧床时随手翻阅,以遥追南朝宗炳的“卧游”逸事。
纵览中国美术史,“牛”的题材所呈现的审美意涵在中国文化传承发展中不断丰富。画中之牛,既可以象征着人们对田园风光和日常生活的向往,亦能作为文人高士远离喧闹、归隐山林的隐喻,而画面之外的深思与联想,想必也正是美术作品所能超越自然的魅力源泉。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来源:浙江省文物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