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伤寒论》之“水逆”

据说如果“水娃”发威,没有任何人能穿着“干燥清爽”的衣服回到家里!

于是……

一场“激烈”的教育后……

还是期待着“仲景大师”治好“水娃”这总到处吐水的毛病吧!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74条: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原来“水娃”到处吐水的毛病叫“水逆”,让我们一起研究一下它的病机……

说了患了“太阳中风”的患者,此时还有些表证“发热”,过了一段时间症状还没有好转,而且还有些烦躁(六七日不解而烦),此时病情进入了新阶段(有表里证),患者口渴也很想喝水,但是一喝进去就吐出来(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仲景把这个情况叫“水逆”!

其实“水逆”的形成机理简单来说就是这个人的体内有水,而那种想要喝水的感觉是假象,因为水聚集在体内并没有用到正地方,所以得不到水的地方就会告诉大脑——“我渴”,而大脑就把这个信息传到嘴巴里——“去喝水”,然后那些不缺水的地方再遇到新来的水就出现了如公交车拥挤的一幕,占不到位置的直接——下车(吐)!

这就是“水逆”,那怎么治疗呢?

仲景告诉我们用“五苓散”,五苓散中“白术、茯苓”具有“补土、通利、化饮”的作用,可以达到“补土制水”的目的,“泽泻、猪苓”通利“水饮”从小便出,把体内多余的“水”排除来,最后的一味“桂枝”具有“温化”化饮的作用,所以“五苓散”可以通过“补中温化,通利水饮”使多余的“水”排除体外,解决“水逆”病!

于是“水娃”得救了!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有不到之处尽请批评指正!诊病请到正规医疗机构,切不可身试药!创作不易,喜欢随手点赞转发!)(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有不到之处尽请批评指正!诊病请到正规医疗机构,切不可身试药!创作不易,喜欢随手点赞转发!)

(0)

相关推荐

  • 卷五、六 46,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阳病篇

        似桂枝证,脚挛急与胸中痞硬者,及病似柴胡证,     本渴而饮水呕,与但欲呕胸中痛者是已.此条言     伤寒六.七日,寒热当退之时,反见发热恶寒诸表     证,更见心下支结诸里证,表里不解 ...

  • 卷五、六 68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阳病篇

       按 太阳病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下利不呕吐者,     此表里俱虚,桂枝人参汤证也.若呕吐不利者,此     表里俱实,大柴胡汤证也.彼则脉微弱,此则脉必     有力也.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 ...

  • 仲师“对照条文”举隅(三)

       今天让我们继续探讨"对照条文"!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 ...

  • 【漫话一周】新年就遇水逆

    八卦一下:新年第一周,恰逢水星逆行. 据说这一星象会影响记忆.沟通.交通.通讯等,让人情绪低落. 看看本周国际事件,确实有诸事不顺的感觉呢. 土耳其跨年夜遭恐袭 俄罗斯大使刚遇刺不久,跨年夜的一次血腥 ...

  • 灵素之问 | 从阴阳五行到《伤寒论》六要素

    原创 忆忘 腔调中医 3月5日 灵素之问 还原古人观察视角和中医经验理法的演进. 栏主 忆忘先生,从事临床工作,研习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索求源流,力图还原古人的观察视角和经验及理法的演进. " ...

  • 灵素之问 | 伤寒论得名及其概念演变与误解

    原创 忆忘 腔调中医 4月22日 灵素之问 还原古人观察视角和中医经验理法的演进. 栏主 忆忘先生,从事临床工作,研习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索求源流,力图还原古人的观察视角和经验及理法的演进. &quo ...

  • 《伤寒论》治疗阳明病多用方药,针灸如何治疗阳明病?

    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总结了六经病,阳明病是其中之一.为了治疗阳明病,仲景创制了不少方子,临床效果甚佳.若换一种思路,如何从针灸入手解决阳明病呢?著名针灸医家单玉堂先生的总结如下-- 阳明包 ...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小柴胡汤证之第148条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小柴胡汤证之第148条 中部病辩证 一.少阳病 二.少阴病 三.部证 小柴胡汤证 148.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 口不欲食,大便 ...

  • 《通俗伤寒论》——阿胶黄芩汤

    秋燥.肺燥肠热,上则喉痒干咳,咳甚则痰粘带血,血色鲜红,胸胁串痰:下则腹热如焚,大便水泄如注,肛门热痛,甚或腹痛泄泻,泻必艰涩难行,似痢非痢,肠中切痛,有似鞭梗,按之痛甚,舌苔干燥起刺,兼有裂纹. 陈 ...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67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67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 ...

  • 中风、脑梗的根源都在血液微循环,读懂伤寒论,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中风、脑梗的根源都在血液微循环,读懂伤寒论,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29,30条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