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护书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尚书》,读书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费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少年读尚书,只觉得振奋人心,有点小羡慕周武王的口才。后来慢慢明白政治兴亡更替对于低层民众来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也就明白了改朝换代对于生活在贫穷饥饿线上的人来说,谁主沉浮,何枝可依,无所谓。作为农耕的大国,没有解决黔首衣食住行问题,算不上民主。
国是士大夫王亲贵族的国,天下是君主的天下。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孔子会说,武尽美未尽善。献血流淌的可以飘起尸体,是什么概念。
忆昔当年而立之年,有点恃才傲物了,在公众场合提问,如何看待武王血流成河的历史问题。哪位老师委婉的说,周公恐惧流言日,历史由此记载。改朝换代难道不是下层民众鲜血堆起来的皑皑白骨的产物吗?
也是那一次,我才终于明白,为什么说想要了解真实的历史,唯有穿越,穿回去,去现场查看,去用心,用耳朵。用眼睛,用身体的每一个感官去感受。
步入不惑之年,庚子有点小动荡,更加深刻的感悟了人生。我不得不承认,以前的我是养在温室,长在温室。有位国君说他生在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由此可见,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多么大。
重读经典,这回我要努力记诵,不能读完好久不巩固,全部归还了书。
辛丑牛年,步入不惑之年,我要重提笔头,依然做回那个随手记录生活的点滴。随性而起洋洋洒洒写长文的潇洒人。
如同钱先生那样,这一本《陇上闲思录》只是记录我在步入不惑之年以后对生活,对人生的点滴感悟。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如今杜康归隐,论古今是非成败转头空。成一座孤坟,败亦是一座孤坟。
《白鹿原》中的朱夫子,最后被刨坟时,是一座空棺。人生短短几十年,临走背走一副棺材,木板依旧在,人以化作春泥,魂归道山。
多年前,有幸认识结识了关中大儒之后,让我最为震撼的是,文脉的流淌与传承,那是融入到血液中,可以世代相传。不是说断就能断了。
明白了文字是民族的血脉,历史只不过是被涂抹记载的一段人和事。
历史相互矛盾才有可能是真实的历史。如同赵氏孤儿,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赵武(赵氏孤儿中的孤儿),后来三家分晋就有赵氏家族。一个老师对此分析的很透彻,这是一场最早最成功的营销案列。
拨开迷雾看历史,看的不是历史,而是人间的冷暖。利益驱使下的芸芸众生相,也就读懂了低层民众的发言人《金瓶梅》、《水浒传》。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不痴迷如何入戏,不痴狂如何深入戏中。尝尽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旧时王谢堂前燕,其实并不曾离开,依然徘徊在王谢堂前。骨子里流淌的血液是家族荣耀的标示。
辛丑牛年大年初二
书可随笔漫话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