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十四节气与汤若望

01

前言

现行农历中二十四节气的确定方法为定气法。定气法注历,特别是现行农历,则是明末确定的。于是乎,网络上便有人在鼓吹汤若望发明了农历、二十四节气等等,甚至连央视都在为这种说法站脚,真的是让人感觉不可思议。今天,穆天子就要扒一下农历、二十四节气和汤若望之间的关联,让大家了解一下。

02

历法分类

一般说,历法总体上分为阴历、阳历、阴阳历三种。

三种历法当中,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现在国际通用的公历也是阳历的一种。阴历按月亮围绕地球转动的规律制定。阴历是月亮历,是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

而阴阳历目前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农历。农历是阴阳合历,是兼顾太阳、月亮和地球之间关系的一种历法。虽然农历俗称阴历,但是农历其实并非纯阴历。

03

现行农历和汤若望的关系

现行农历沿用了自明末《崇祯历书》脱胎的清朝《西洋新法历书》,是公元1645年颁布的由汤若望主导的欧洲耶稣会教士等合力编撰的。现代农历基础是明朝末年的《崇祯历书》。

《崇祯历书》,制定于明末,其中一大特点就是采用定气注历。这是中国历法史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大改革。明末,经过多年实测,并引用西方天文学的内容,编成《崇祯历书》,未及正式颁行而明已亡,其中已经有汤若望的参与(崇祯二年,即公元1629年,历局成立,旨在修历,由徐光启主持,历经十余年完成《崇祯历书》,计46种一百三十七卷,其中有汤若望编写以及翻译的西方关于恒星交食方面的内容十九卷)。清初,汤若望把它加以删改并压缩,进呈清政府。清政府把它改名为《西洋新法历书》并在全国推行。

04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本身是干支历的二十四个时令点,每月二个,并分为十二节令、十二中气。十二节令包括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而十二中气则包括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节”与“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左右,两者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在四时八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商周交替之时已分四时,春秋时则已有分至启闭八节,到了战国晚期二十四节气体系已经完整形成。《礼记·月令》当中已经有相关记载,《淮南子》、《吕氏春秋》等典籍亦有相关记载。

之后出现的与节气相关的诗词也有很多,最有名的当属杜牧的《清明》。而唐宋年间的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其他诗词也有很多,如罗隐的《京中正月七日立春》、杜甫的《立春》、韦应物的《观田家》(惊蛰)、白居易《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仇远《立冬即事二首》、范成大《窗前木芙蓉》(小寒)等等。

05

平气法与定气法

平气法和定气法是确定二十四节气的两个方法。平气法是把一年的天数平均划分为二十四份,每一份作为一个节气。定气法则是将黄道弧度均分为二十四份,也是每一份作为一个节气。看上去二者之间的区别并不大,但在天文数据上两者就有所差别了。因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行进的速度并不均匀,冬季快而夏季慢(冬季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而夏季地球处于远日点附近),这样每个月就有差别了,甚至每个节气可能差一到两天的时间。在这个基础上,确定节气、置闰,以及预测日食月食等,误差就会很大。

平气法是中国历史上颁布的各类历书当中的主流。自《崇祯历书》以及随后被汤若望改编后在清朝颁布的《西洋新法历书》起,则采用了定气注历。

06

定气法不是汤若望、也不是西洋发明

定气注历最早是在明末的《崇祯历书》,虽然该历书采用了西洋法数,但定气法也不是舶来品,而是地地道道的国产发明。

定气法是谁创立的?这里就要说到一个在历法史上记载很少的人物,他就是隋朝天文学家刘焯(音卓)。

刘焯(公元544年~610年),子士元,隋朝经学家、天文学家,信都县(今冀州市)人。刘焯精通天文学,他发现隋朝的历法存在多处谬误,多次建议修改。公元600年,刘焯创《皇极历》,首次考虑到太阳视运动的不均性,采用在以平气为间隔的日躔表基础上插值的方法确定节气,是定气法的最早创见。《皇极历》中推定的每76.5年春分点在黄道上西移一度的岁差,与现行数值非常接近。由于刘焯的《皇极历》与当时的权威人士太史令张胄玄的天文、历数观点多有不同,故被排斥而不得实行。

唐朝李淳风依据《皇极历》造出《麟德历》(施行于公元665年~728年),被推为古代明历之一。

之后僧一行创立的《大衍历》(施行于公元729年~761年)则是首次提出将黄道均分为二十四等份,以太阳实际走完每个等份的时间长度为各节气长度,已经是正确的定气概念,在计算太阳改正时自然就以定气为插值间隔。至于插值法本身则完全是沿用刘焯的方法。

07

汤若望对农历、二十四节气的贡献

汤若望

通过前面的内容,大家可以了解到了,汤若望既不是农历的发明、创建者,也不是二十四节气的发明者,更不是二十四节气算法的发明者。但是不可否认汤若望对于农历、二十四节气而言,具有巨大的贡献。

明朝中后叶,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开始落后于西方国家,这一点是不争的事实。《崇祯历书》吸取了西方天文学的内容,可惜早夭。汤若望等人在《崇祯历书》的基础上改编出《西洋新法历书》并得到了清朝政府的推行,促成了我国历法的第五次重大变革,意义非凡。

农历并非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虽然对于如今通用公历的我们而言纪日颇有些不便,但农历对阴历、阳历的符合程度是目前无出其右的,堪称目前最精确的历法——阴历不能反映季节,阳历不能反映月相变化,唯有农历可以同时兼顾这两个问题。

(0)

相关推荐

  • 争鸣|丙申年“猴年马月”到底有几天?

    十 二年等一回的"猴年马月"在2016年真的来了,曾经以为永远不会到来的事,现在突然就蹦到眼前了.邮友们是否都在忙着兑现自己曾经的承诺?或忙着制作"猴年马月"趣 ...

  • 如何定节气(二):平气、定气之争

    前文我们已经介绍了平气法和定气法. 平气法和定气法在我国自古有之.只是人们为了方便,在精确的计算方面用定气法,而在历书编写时,在二十四节气的确定上用平气法. 那么我们是从什么开始使用定气法的呢?这还要 ...

  • 中国农历发明者,最准确预测日食,却被判凌迟,康熙帝亲自为他平反

    这是ChrisQu的第17篇历史小故事 353年前,北京紫禁城里,一个老人躺在床上,因为中风已经全身瘫痪的他,手脚却被铁链锁住.他的呼吸有点急促,因为这个老人在等待一场能决定他生死的比赛的结果:预测日 ...

  • 略谈汤若望和农历

    注:原创非首发 中国自民国元年(1912年)之后开始通用公历,原有的中国历法退出官方历法舞台,但民国新设的紫金山天文台等天文机构仍然在继续推算传统中国历法(后改称农历,但其实还是叫中国历法比较合适), ...

  • 农历二十四节气组图(一)

    立春     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形象地反映出立春时节的自然特色.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天长了,太阳也暖和多了,气温.日照. 降水趋于上升 ...

  • 农历二十四节气组图(二)

    二.24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三.24节气气候表季节月份节 气太阳到达黄经七十二候第一候 ...

  • 中国古代伟大的科技成就——农历二十四节气

    前言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有很多的文化成就,其中有不少甚至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我们喜欢将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的四个发明称为四大发明,以此来代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巅峰,实际上还有一些科学成就完全不亚于四大发 ...

  • 历史明珠:中国古代伟大的科技成就——农历二十四节气

    前言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有很多的文化成就,其中有不少甚至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我们喜欢将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的四个发明称为四大发明,以此来代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巅峰,实际上还有一些科学成就完全不亚于四大发 ...

  • 农历二十四节气之霜降

    霜降,是秋季中的最后一个节气."霜",是气温低冷的意思,霜降气候的特点就是早晚天气凉冷,中午温度暖和,秋燥表现明显.霜降,是秋天向冬天过渡. 秋深花气冷, 霜降柿果红. 霜降荷多残 ...

  • 汤若望和中国农历:中国的农历竟是是传教士编著的!

    一直惊叹于我国现行的农历,觉得很精确.曾经以为这是几千年朴素的劳动人民在劳动耕作过程中对地球运行.气候变迁的经验总结,现在才知道目前现行的农历是一位德国传教士(耶稣会士)汤若望神父编著的. 汤若望(J ...

  • 纪录片:编写中国农历的汤若望神父

    纪录片:编写中国农历的汤若望神父

  • 从落下闳到汤若望:究竟谁真正创造了“中国农历”?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历法的国家之一,历法的出现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农历(夏历).彝历.傣历.羌历.藏历等是我国现阶段在广泛使用的几部自有历法.特别现行通用的农历是与全世界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