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现状

​        我在农村生活惯了,不论走到哪里,骨子里都深深地镌刻着农村的烙印,淳朴的乡村气息无时无刻不在耳边萦绕。对农村的关注,是血液里与生俱来的情感。

本文的乡村主要指的是北方乡村,南方工业发达,农业比重微乎其微。北方平原广大,是国家的粮食主产区,工业落后。面对广袤的北方平原,现在的农村人口越来越少,记得2008年以前,村小一个班有40多个孩子,2015年以后班里的孩子只剩下个位数,大部分村小被迫解体。这么多娃娃哪去了?除了40多年计划生育的原因,大部分孩子跟随大人流向了城里,小部分流向了外地,这里的外地主体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

以前的村口有个小卖部,农闲时,打牌不如看牌的多,牌瘾来了更是挑灯夜战,好不热闹。孩子、大人、老人,三个一堆,五个一撮,家长里短,欢声笑语。生活的希望就揣在怀中,认为幸福就在眼前,好日子就在勤奋地劳作中。人是活在希望中的,有了希望就有了揪头。希望使人精神焕发,做起事来,劲头十足,认为前途光明,幸福感也大大提高。而现在的乡村,没有了十年前的朝气,处处显示暮气沉沉。

现在村子里居住的,大部分是不能离开的老人、妇女、孩子。50岁以上还被称作年轻人,50岁以下的大都在城里。有的在城里工作,通过高考或其他考试,在城里有了稳定的工作,彻底地居住在城里。有的在城里打工、做生意、当老板。通过努力在城里打工赚的钱是种地没法比的。有的在城里带孩子读书,享受着更好的教育资源。还有极少的人,没有啥原因,就是在城里待着,即使没有多少生存的技能,但死活要待在城里。留在农村创业,有一技之长,收入高的,只是个别现象。

不论什么原因,大部分农村人去了城里,而且其中大部分农村人去了沿海都市,为什么?因为那里机会多,工资高,来钱快,自由宽松,生活舒适,绕眼的花红酒绿,醉人的花天酒地……

农村剩下的是老幼相守,谈不上希望所寄,只是钟情于自己的故土。孩子们也是暂时的寄居罢了,到了上学的年龄,也随父母孔雀东南飞了。

零散的农村老人,精力和生命都是有限的,虽然大多都是劳动到最后,但也是不可阻挡地接二连三地凋零。随着旷野里一座座新坟的堆起,寥落的乡村还是年轻人衣锦还乡的故乡吗?

农村的土地是上世纪80年代初分包到户的,在改革开放的前20多年里,农民满怀希望,用汗水耕耘着自己的土地,那时是男女老少齐上阵。村前屋后,沟边河滩,能种的都种了,收多收少都收了。每家每户对自己土地的地棱地界,了如指掌,分毫不差。现在呢,主要是土地耕种老龄化问题。

种地,收益微薄,辛辛苦苦大半年,不如打工一个月,甚至不如几个加班费,年轻人不愿种地,以至于现在村里的大部分年轻人不知如何种地,怎样劳作,许多人忘记了锄头䦆头。为了不让土地荒芜,老辈们只好蹒跚劳作。

所幸的是,村子里六七十岁的老人,有着优秀的劳动传统。他们很少坐在家里享福,只要有一点力气,都要坚持劳作,认为白日闲过,就是一种罪过。他们生命不息,劳动不止,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

这几年,从上到下,都在呼吁土地流转,也是新形势下土地政策的应运而生。试想,老一辈凋零后,下一辈能否回归乡村种地?假如不能,村庄的衰落,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农村人奔向城里,关键还是产业问题。产业关乎着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幸福感。农村围绕土地的产业就两种:种植和养殖。

农村的种植业,1990年以前,农民种植主要是自给自足,解决吃饭问题。由于我国解放后,形成了50多年的城乡剪刀差,农村长期贫困,生活不能温饱,所以农民十分珍惜土地,真是惜土如金!农作物种植也是五花八门,小麦、大豆、玉米、棉花、红薯、花生、油菜、绿豆及各类蔬菜等,但种地收益微薄,去掉成本,一亩地也就剩千元左右。如果算上工钱,种地是稳赔不赚的,所以种地,在自给自足之外,维持日常生活开支都不够,更别说攒下几个钱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迅速发达起来,大米、白面早已是农民日常生活的寻常,所以地里种植的杂粮科目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现在物流十分发达,各种杂粮应有尽有,弥补主粮不足的历史使命已经彻底完成。但是由于缺乏规模效益,即使大面积地种植主粮,种地的收入还是提不起来。

农村的养殖业,主要是养猪、养鸡、养牛、养羊等,以前曾经出现过一窝蜂式的农村养殖。猪价疯狂的时候,许多农户养起了猪,投资不等,建猪舍,养母猪,买饲料。但随着猪价的潮起潮落,加上技艺不精,绝大部分放弃了,猪舍废弃。

其他的养殖也大抵如此。

产业的单一、低收入和市场的变化莫测,让农民无所适从,也就逐渐失去了对土地的兴趣。

农村的婚姻状况首先是金钱的支撑。文革时结婚比较简单,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牵个毛驴就能将姑娘娶进茅草房,踏踏实实幸福一辈子。后来演变成摩托车、手机、银手镯,开着机动三轮将姑娘取回浑青瓦房,也能幸福一辈子。现在呢,钱、钱、钱,一个媳妇几十万,才能娶回家,还要城里有房,有的只能幸福一阵子。

怎么算账?跟男方在城里要房子,要车子,要金银首饰衣服钱,村里一个人娶媳妇,女方要房子,暂时没有,抵成钱25万元,要车子,10万元,要金银首饰衣服及彩礼钱,10万元。

所以现在流行一句话:“娶个媳妇,老子2分贷款,儿子1分5放款”,穷了老子,富了儿。

我家大哥,生了三个儿子,现在个个都20几岁了,都在谈对象,一涉及婚嫁问题,对方家长直接“刚崩”,因为没钱,对象谈了一个又一个,就是结不了婚,所以给儿子结婚的花费现在是农村人的一块心病,也是一大难题。

再者就是情感的问题,我们知道,相对于乡土社会的稳定和静态而言,现代社会的最大特点是流动性:资本流动,物资流动,人口流动,情感流动……与流动性相关的就是,城市生活的“陌生人”处境:出门两眼一抹黑,谁也不认识谁。

所以进城的一些年轻人就敢乱作非为,没人认识,没人指指点点。依靠现在微信、陌陌等交流软件,搞婚外情,眼中金钱多了,心里感情就少了,许多农村夫妻在城里租房子,男人在外打工,老婆给孩子做饭,接送孩子上学,但最终的结果是,男人把老婆供出去了,把孩子供回家了。

05. 养老问题

因为我们国家养老体制的不健全,包括城里及农村的非体制内的大部分人,养老必须靠自己和儿女。

疾病是养老的第一大问题,无病无灾,基本都是很好的,但凡有了大病,就很麻烦,说实话,在农村,大部分地方,老人得重病,就是等死。

一者是钱的问题。虽然现在搞了合作医疗,报销比例有所提高,但是对于大多数农村家庭来说,若要治疗,必将家徒四壁,连基本的生活资料的购买都是问题,所以许多老人拒绝治疗,而作为儿女的也就默许了,这是很悲哀的事情。

二者是久病床前无孝子的问题,有女儿的,老人还好点,女儿给老人清清洗洗,端吃端喝,没有女儿的,老人会殁的很快,亲情冷漠是养老的第二大问题。

在农村,老一辈和他们的下一辈之间,确实有着空间上的隔离,要尽孝道,基本谈不上,老年人都是自食其力,哪怕八十多岁了,能够相忘于江湖,对于老人来说,也并不是什么难事,可惜的是,子女辈还是念念不忘父母的那一点点财产,总认为自己从中分到的一份是最少的,而不问自己为老人做了什么。

更有甚者,新起的房子,有人不愿意老人一起居住,认为不干净,在屋旁另筑小平房,算是父母的栖身之所,老人偶尔到正房里走走,还引得媳妇的大骂,甚至拳脚相向,理由只是踩了脚印在家里。

我所任职的村子里,一个老人养了三个儿子,老人现如今80多岁,老大成家立业,老二光棍,老三城里瞎混,现在的状况是,老大的房子就在老人住的地方旁边,却对老人不闻不问,不管死活。老人和老二住在一起,是三间土坯房,老三管不了,老人经常食不果腹,不生烟火,我去了看了家里的状况,心里实在难过。

老一代无法感受温暖,当生存都存在问题时,感情也许真的无法保障,造成老人对生活孤寂和无奈,亲情的冷漠却没有相关的法律来制裁,道德的缺失和沦丧,让人义愤填膺。

06. 大病问题

前不久,村里我的一个亲戚离开了人世。还不到50岁就得了脑梗,在银川的医院治疗后,病情得到了控制,但是因为昂贵的费用,后期中断了治疗,彻底导致半身不遂,最终倒在了抗争病魔的路上。

虽然现在我国实行了农村合疗以及大病救助制度,但是对于真正得了大病的农村人来说,一是救助能否到位,到位多少是未知数,二是即使到位,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一场大病,就是一个家庭的变故,少则几十万元,动则上百万元的医疗费用是沉重的负担,让原本小康的家庭彻底返贫,而且债台高筑,许多农村人不得不放弃治疗,慢慢地等待着死亡的临近。

人死了,钱也没了。

07. 传统习俗的崩解

现代文明制度的冲击以及城乡一体化的逐渐推进,导致原有乡土体系的崩溃,农村的“三叩九拜”已不复存在,城里的冷漠、传统文化的缺失、西方文化的侵蚀,让城里的体系变得畸形,真正适合我国城里的体系却没有建立起来,没有信仰,没有宗教,吞噬着靠老一辈人以“道义”维持的老本,让人匪夷所思。

正所谓城里人不像城里人,农村人不像农村人,倒像电影《老炮》里六爷所说,怎么是个“二尾子”。比如说过年,现在许多人都在说过年没意思,没年味了,贴窗花没有了,手写对联没有了,三十晚上供奉土神爷和灶马爷没有了,三十晚上跳大神没有了,大年初一早晨给长辈磕头拜年没有了……说是古风怡然也好,说是陈规陋习也罢,反正是没有了。

比如说人与人之间的联络,现在村里人也罢,本家也罢,还是亲戚,要想见面拉上几句家长里短,只能在红白喜事上了,不像原来,你借我家两袋洋芋,我借你家一升谷米,频繁地互动着。

现在大部分都待在城里,大有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哪次我户家过事,大家聚在一起,都是村里人,但是许多比我小的,我却不认识了,就连我户家的侄儿,都11岁了,我问,你称呼我甚,他却不知道,是一件悲哀的事情。我在想,到了我儿子这辈人,不要说村里人认识了,本家兄弟之间的关系也疏远了。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老一辈人眼中的“家门自己”、“亲戚六人”、“庄邻院舍”的关系被现实彻底割裂了,所谓,乡音无改,客从何来,不过是每年都发生的故事罢了。

在我看来,说到底,农村问题就是脑袋和步伐不协调的问题。有时脑袋快,步伐却慢,有时步伐快,脑袋却慢了下来,首先说脑袋,里面装的有制度政策、伦理关系、思想理念。

伦理关系的问题是考验当今知识界能力的最大问题,也是在现实判断上割裂知识界的尖锐问题,思想理念,与人受的教育程度、后期学习息息相关。

受教育程度低,知识结构单一,思维方式老化,有很多人把成功归类于机会主义、关系主义。对教育的漠视,对学习的鄙视,对读书人的冷嘲热讽不抵于一杯白酒时,何谈思想?何谈理念?不要让高等教育成为城里人玩的游戏,不要让农村人觉得投资孩子的教育是无法回报的事情,实行全面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逐步提升一代代人的素质,营造学习的氛围,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再说步伐,跟随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教育、养老保障措施,产业的发展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及民生保障措施,在我看来,较之脑袋是慢的,而且慢的不是一点,应了一句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产业方面,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农民对市场的判断不准,和脑袋合不了拍,也逐渐失去了在农村发展产业的兴趣。

脑袋和步伐不协调,使农村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几个叠加。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农民,而且困扰着决策者。

人在历史中,很难对自己所处时期的社会做出一个客观、公允的评价、判断,对于我这种出身于农村的人来说,现在的老家是故乡还是他乡,已经分不清了,但我不愿意看到小时候的那种乡村氛围消失殆尽的至无影无踪,也不愿意看到现在的乡村景象是小时候那样穷山恶水。

随着国家的发展及政策的调整改革,农村也在经历着阵痛,逐渐调整着自己的状态,随波在历史的河流里,我想,总体是向好的。你爱或者不爱,她在那里;你见或者不见,她已经住进你的心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