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广宗薄饼制作技艺

饼,《汉语大辞典》解释说:“古称烤熟或蒸熟的面食,取面、水合并之意。后专指扁圆形的用面粉、米粉等做成的食品。”各地饼的种类很多,广宗薄饼是把面团甩成饼状,放在加温的鏊子上烧煎而成的烙饼。“薄”是饼的特色,为广宗闻名遐迩的传统地方名吃。广宗薄饼以薄软、质嫩、色美味香的独特风格和味道赢得众人喜爱。因饼“薄”如纸,怕风吹即跑,又有风吹油饼的说法。2009年,收录邢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广宗薄饼源于县城东北的李怀村。据《广宗县志》记载:“源于城东北的李怀壁(今李怀集),明朝中叶,李怀村集镇扩大,每逢集日,商贾云集。那里,薄饼即以其独特风味备受青睐,生意颇为兴隆。至清朝,薄饼技艺已达炉火纯青的程度,制成后饼薄如纸,径尺半许,重仅三、四两(十六两秤)。”

薄饼的制作从和面开始,和面时使用面杖搅面,夏天放入少量食盐,冬天则用温水和面,这样和出的面较柔韧。面和好后,用面杖将其从盆中挑到案板上,然后揪下拳头大小一块面,揪面很有讲究,面太多饼不薄,面太少容易糊,每张饼以三两半面团为最佳。这就要求手上要有准头,不能多也不能少。面团掺入适量面粉,稍揉片刻,用擀杖擀开呈面饼状。

薄饼烙时有一道特殊的工艺,叫甩面,即用擀杖将面饼甩制成直径约一尺半、薄如纸张的圆饼。“甩”饼是祖传方法,更是做饼的精妙之一。

薄饼的烙制最讲究火候,有“三分和面,七分火候”的说法。火急,饼外糊内生,不能入口;火缓,则干硬难看,成了“白秃子”,不易入口。火候适度,饼金黄透明,质软味香,极为可口。火候全凭“看”,从鏊子颜色可以知道火候是否可以,“看火候”成为薄饼制作的内功绝传。

(0)

相关推荐

  • 比手抓饼好吃又好做,吃一次就会爱上的薄饼,越吃越香,值得一试

    自己在北京工作那几年,一到饭点总会去固定的几个餐馆去买一张肉饼.那种肉饼虽然饼很薄,但由于中间有一层肉馅,吃起来还是非常过瘾的,如果再来上一杯热饮,无论是早餐.中餐,还是晚餐都吃得美滋滋. 其实这种做 ...

  • 魅力太行|食在邢台——透明如纸“广宗薄饼”

    邢台市区东边70公里的广宗县,有一种传统特色小吃,名曰"广宗薄饼",又称"风吹大油饼". "广宗薄饼"源于广宗县城东北的李怀村,是一道美味可 ...

  • 脆而不硬的眉州薄脆,颠覆了芝麻薄饼制作技艺

    脆而不硬的眉州薄脆,颠覆了芝麻薄饼制作技艺

  • 美味潮州 | 市级非遗项目——老药桔制作技艺

    美味潮州 为展示潮州美食特色以及深厚文化底蕴,加大潮州美食宣传推介力度,"文化潮州"特开设"美味潮州"专栏,挖掘展示潮州民间美食文化,分享潮州美食故事,希望读者藉此品味潮州,回味潮州. 本期推出的是: ...

  • 非遗:葫芦用品制作技艺

    葫芦,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着福禄和吉祥.利用葫芦制作工艺品的历史久远,新石器时期的半坡遗址就已出现,在历代陶瓷制品中都有葫芦瓶器物的发现.沙河市北掌村崔氏自清代以来,以葫芦制作各种生活和艺术器物,种类繁多 ...

  • 非遗:冀南泥人制作技艺

    冀南泥人制作技艺 考古资料证实,自汉代以来这里就开始制作陶俑和泥人.现在任县任城镇保存着这古老的技艺,自第一代张肥仲(1905-2002)始,传承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2011年12月,冀南泥人制作 ...

  • 非遗:老虎枕制作技艺

    老虎枕制作技艺 "老虎枕"顾名思义,就是用布缝制的外形酷似老虎的枕头.流传在河北冀南地区的任县及周边县区,是一种相传成俗民俗产品.2011年12月,老虎枕制作技艺列入任县第一批县级 ...

  • 山西非遗——新绛云雕制作技艺

    新绛云雕 "云雕"又称"剔犀".此种工艺是用两种以上天然漆在制好的木胎上有规律.逐层次地累积到一定厚度,再用刀加以剔刻,因刀口断面清楚可见的层层漆纹大都是回旋生 ...

  • 非遗:广宗柳编技艺

    广宗柳编是用柳枝编织成的生活用具及工艺品.广宗柳编技艺历史悠久,起源于先秦时期,而广宗柳编可回忆历史可源于清代,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技艺世代相传,口传心授,没有形成完整的文字材料,主要有家传和师 ...

  • 【昌平非遗】皇室传家宝的前世今生——官印御玺制作技艺

    官印是权利与地位的象征 也是中国古代皇权制度的外在表现 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 秦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专用 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