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在咽喉——梅核气,痰在四肢——肢体麻木,解法:燥湿化痰

痰在中医里有两个概念,狭义的痰指呼吸道的痰,广义的痰会处在各个部位,中医有“百病皆由痰作祟”的说法,痰阻滞气机,致病后缠绵难愈,很多怪病都与之相关。

痰有流动不测的特征,由它引起的疾病,上至巅顶,下至脚底,随气升降,内存于脏腑,外留于肌肤。

痰在心脑,出现眩晕、心悸、胸闷、心慌

痰在,血液粘稠,血脂高,血糖高,容易长斑块,冠心病

痰在,出现咳嗽、咳喘、咳痰

痰在咽喉,嗓子里有异物感,咳不出来,吞不下去,出现梅核气

痰在四肢,阻滞四肢的气机和经络,出现肢体麻木

痰在脾胃,表现消化系统问题,有胃胀、腹胀、撑

痰在,出现淋巴结节、甲状腺疾病

痰在经络,可能会出现带状疱疹的表现,还可能出现面瘫、中风等疾病群,颈椎病,腰椎病

痰在脉管,出现下肢静脉曲张

如何判断体内是否有痰?

体内是否有痰最主要的一个体征就是舌苔厚腻。

在舌苔厚腻的前提下再看是否有饥饿感以及是否有水肿,因为在舌苔厚腻的前提下出现症状才属于痰的范围。

有些人中午十一点吃饭的时候没有饥饿感,吃饭就像是完成任务,没有饥饿感也就没有吃饱了以后的愉快感,很影响消化系统。在治疗的时候,首先要改善没有饥饿感这一情况。

要想不生痰,首先要饮食有节制,不过食油腻的东西,保持消化系统合理的运行,保证水液代谢处于正常状态,避免凝聚成痰。其次,要适度运动,久坐不动导致新陈代谢缓慢,最易痰湿凝聚。适度运动可以祛痰祛湿。

那么中医如何辩证施治?

寒痰:由寒邪犯肺,使肺内津液凝聚成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治则:辛温解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风痰:由风邪侵肺即伤风引起,开始痰白稀,以后可转黄黏痰,病人怕风,舌苔初起白,后转薄黄,治则:除风寒邪气,理气化痰。

热痰: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或寒邪而发高热数天后,使津液烧灼而转化为黄黏痰,病人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腻,治则:清脏腑热,清泻肺热。

湿痰:湿邪侵入人体(如居潮湿环境),使肺、脾功能失调或饮食不节而运化失调引起。痰为白色稀水样,量多易出,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治则:燥湿化痰。

燥痰:由久旱气候干燥、燥邪侵肺,痰黏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病人觉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黄,治则:有清燥润肺,养阴益气。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