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丘扁鹊庙
内丘扁鹊庙
扁鹊庙,又名鹊山庙,《顺德府志》记载:“鹊山庙者,祀扁鹊也。”庙位于神头村西,占地面积37200平方米,因宋代嘉祜年间(1056-1063),宋仁宗加封扁鹊“神应”之号,又称神应鹊王庙。
庙宇在群山环抱之中,右扶龙腾山(即鹊山、太子岩),面临龙腾水(又称九龙河),河上建有石桥。桥南有山,在山岩石缝中生长有九棵古柏,树旁有巨石,上刻“九龙桥石柏”,另一块巨石上刻有“药石”二字。
九龙河石柏因柏树生长于岩石上而名,古柏苍郁,岁有千年,粗可合抱,形如巨龙,根须裸露于石上,犹如龙爪,又称九龙柏。明代邑人崔数仞咏诗说:“柏生山石石生柏,根生石山山作根,山石柏根成一体,石山不老柏长存。”当地传说扁鹊死后,他的九个弟子十分悲痛,在此共同守墓,时久弟子化为柏树。
在九龙柏东南方有凤柏,柏树的树冠形似一只腾飞的凤凰,据说扁鹊有一个女弟子,男弟子化成九龙柏,因礼教的原因,那一个女弟子就在不远的山顶上化成一棵凤柏,九龙柏与凤柏遥相呼应,是神头村扁鹊庙的一大圣景。
过桥登石阶有山门,一侧建有碑楼,碑楼始建于元代,石碑是元代至元五年(1268)所立《国朝重修鹊山神应王庙碑》,俗称“透灵碑”。由元代翰林学士王鄂撰文,太师刘秉忠书丹。碑文记述了中华医药学的兴起,扁鹊的生平及重修扁鹊庙的情况,这也是国内唯一保存至今的刘秉忠书法碑。越桥楼进入山门,门上悬有“扁鹊祠”匾,内有“神应王庙”匾额。
庙殿布局合理严谨,庙院内古柏参天,鸟柏、侧柏最为古老。称为汉时所植。庙宇内的大殿为大木结构,有献殿(扁鹊殿)、后土殷、玉皇殿、三霄殿、百子殿、药王庙、戏楼、三清阁等。
扁鹊殿是庙群的主体建筑之一,为祭祀扁鹊的处所。殿高12米,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占地面积426平方米。为单檐歇山顶,上施布瓦,建筑庄严气势恢宏,至今保持着元代建筑风格。院内还有一勺神浆泉,轴线西侧有扁鹊墓。
在村落和扁鹊庙里保存着历代残碑不计其数。宋代到清代带年款石碑32块,重要的有《国朝重修鹊山神应王庙碑》《重修鹊山神应王庙记》《重修鹊山神庙功德碑记》《祭文碑》《重修鹊山神应王碑记》《重修神应王侯庙记》《重修鹊山神应王庙记》《(大元国至元壬申春二月)碑记》《(大元国至元二年)碑诗》《(不忽木诗)碑诗》《(延祐七载岁次庚申七月戌子塑十八日乙未)碑诗》《(延祐二禮十一月望)碑诗》《谒鹊山神应王祠》《敕封感应鹊山王之灵》《唐山县共建醮谒》《(明嘉靖戊戌九月乙亥)碑诗》《鹊山鼎建九龙桥》、《重修百子碑记》《(简子于赵也敕赐四万亩之田起……)碑刻》《再赴鹊山碑刻题词》《内丘县重修鹊山神应王记》《重修鹊山庙碑记》《重修鹊山后土诸殿碑记》《重修桥楼碑记》《神头村创建社学记》《谒拜碑》等等。
在村内和庙中还有明代至民国年间刻字石多处,如明万历癸未年(1583)龙峰题“药石”、“九龙桥石柏”刻石、同治九年二月(1870)刘家带年款的房屋、带对联的门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