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看汉王朝如何实现真正的“大一统”

前言:

自春秋战国以来,周王朝的中央集权统一分崩离析后,天下礼乐崩溃、列国纷争、群雄并起。干戈不息、生灵涂炭的局面持续了几百年。

而后秦始皇统一中国,天下百姓本以为终于能够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了,却不成想迎接他们的不是想象中的太平盛世,而是第二个苦难的深渊。秦国统治者横征暴敛,严刑峻法,逼得天下百姓苦不堪言,后终于忍不住揭竿而起,致使大秦二世而亡。

背景:

后来刘汉王朝统一天下,吸取了亡秦的教训,汉初实行黄老之学,讲就无为而治,让天下得以休养生息。只可惜如此一来,虽然经济恢复发展的很快,甚至还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但是却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导致各大诸侯国与中央离心离德、各自为政。在经济发展十分繁盛的景帝时代,就爆发了著名的吴楚七国之乱。统一的汉王朝也由此开始面临分裂的危险。

此后,汉朝的统治者为了巩固大汉江山、实现中央集权、加强统一、反对和防止分裂割据,真正实现让国家长治久安的目的,而积极求变,为此竭尽全力。同时,那些心怀天下的杰出政治家也纷纷为统治者出谋划策。

汉初的贾谊、陆贾、叔孙通、伏生等儒生名臣,都在积极倡导推行被秦王朝摧残的儒家学说,实行王道、仁政、德治,欲以此而安大汉天。也正是这些前辈的主张,给后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汉文帝时,贾谊便认为诸侯势力的急剧膨胀,必然会成了最大的隐患,想文帝提出了要削弱诸侯势力的主张。

“莫如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新书·藩强》”

汉景帝时,又有晁错复而提出了相似的建议,觉得应该限制天子诸侯的实力。

“削权诸侯——《汉书·晁错传》”

但这些主张都碍于诸侯势力已经过大,而无法实施。并且因为这些主张有损诸侯的利益,而遭到了吴楚七国的强烈不满,纷纷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反抗。贾谊、晁错等人还被统治者当成了替罪羊,落得了不是被赐死就是被诛杀的结局。

而针对诸侯强盛割据,第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汉武帝时期,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不得不说“推恩令”是一个极为高明的政策,成功的通过委婉的办法削弱了大诸侯的实力。“推恩令”要求诸侯的封地不再只由嫡长子继承,而是要分封给所有的子弟享用。

如此一来,不仅成功的在无形中削弱了诸侯的力量,最重要的是不会引起诸侯的反弹,反倒让他们很乐意接受这个安排。毕竟本身的封地没变,而分封给的都是自己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也没什么大不了,对大家来说反而更公平,甚至让中央得到了诸侯子弟的一致好感。

当然,“推恩令”也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虽然可以称为一时良策,却并非是能让国家长治久安的真正办法。直到后来的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大一统”理论,大汉王朝才真正找了让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方法。

由来: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向他提出了自己从众多儒家经典《春秋公羊传》所领悟出的,国家长治久安之策——“大一统”论。

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是古往今来安邦治国的根本原则,也是大自然最普遍的客观规律,而“大一统”论,最早出自《春秋公羊传》。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春秋公羊传》

“大一统”有别与“大统一”不是单纯特地域上统一,更多的是指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都得到了巨大的积极反应。是中国古代极其重要的一大思想理论。

《汉书·王吉传》:“《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后世也因此称封建王朝统治全国为大一统。

实施

天人感应:通过王权神授说,强化王权的社会地位

董仲舒在于汉武帝的对策《天人三问》中,详细阐述了天人感应,论述了神权与君权的关系,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

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所以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

而汉时期社会的科学水平还极低,世人都还极为迷信,天命论在人们思想中的影响根深蒂固。

而君权又是神授“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既真龙天子、天命之人,君王的命令就是上天的指示。,所以世人都应该听从君王的命令。

但是从另外一个方向讲,'天人感应'的思想又是在戒惧皇帝,限制了皇帝的私欲和权力,认为皇帝必须要行仁政才可以得到上天的庇佑。

“为政而宜于民者,固当受禄于天。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晁”——天人三策

这一思想又变成了皇帝的精神枷锁,限制了皇帝的权力,避免皇帝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为整个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纲五常:通过道德上的捆绑,强化思想上的控制

三纲既“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出自《礼纬·含文嘉》。在王权上,这里用到的就是第一纲,“君为臣纲”臣子必须要听皇帝的,所以后世才有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说法。

也正是受三纲五常的影响,后世才有了“忠臣不事二主”的说法,在此前一个良臣往往会四处寻主,很少了真正一直跟谁某一个主公的,比如管仲、苏秦、张良、韩信等等。

正是这种道德上的捆绑,讲究一个臣子要是不听君王的,他就是不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导致君王在臣子心中的地位日渐提高。

以德治国:通过打击地方势力,强化中央的力量

董仲舒认为想要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国家统治的长治久安,就必须要缩小贫富差别,于是他向汉武帝提出了'调均'的主张。

1,限制豪强兼并土地

2,盐业、金属业都由百姓自己掌控

3,除去奴婢制度、不得随意杀害百姓

4,降低赋税,减少徭役,让人民休养生息,减少民力消耗。

这四大政策,极大的打击了地方豪强势力,而加强了中央政权的力量,并且给予了百姓极大的好处而缓和地主阶级和农民之间的阶级矛盾,是中央在百姓心中的地位水涨船高,避免了秦末农民起义的情况。

董仲舒上书汉武帝:作为帝王应该秉承上天的意思进行办事,因此,应该用仁德的教化而不是用刑法治理,以“德治”为主,“法治”为辅。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他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吸收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被汉武帝采纳。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纪·汉纪九 》

此后这一主张便成了潮流,后世的封建王朝都以儒家思想作为天下的主流思想,又大都以儒家之人为朝廷官员,完成了政治和思想上的“大统一”,使封建王朝大都做到了长治久安,再没有哪一个王朝像秦朝一般,二世而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