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茶园开门三件事——看座沏茶、卖吃食、扔手巾把儿
感兴趣的朋友可关注“顺益兴四合院”,每日更新四合院信息、新鲜资讯,北京政策等……记得关注!
相声大师侯宝林说的《关公战秦琼》,里面有一段说北京老茶园的情况:
里边有什么带座的,找人的,沏茶灌水的,卖饽饽点心、瓜果梨桃的,还有卖戏报的,最讨厌的就是那扔手巾把儿的……那玩意儿也是技术,你别看扔那么老高,上面什么东西都碰不着,有时候楼上楼下离得近了也扔……扔的这主来个“张飞骗马”,上去了!接的那主呢,来个“苏秦背剑”,有时候弄散了,还来个“天女散花”……
这虽然是抖包袱,但老茶园的实际情况就是这样。
为什么上茶园看戏?
老北京这块地儿,四九城的人,都有个爱看戏的习惯。老茶园是清乾隆年间才有的,这以前人们又是怎么看戏的呢?清朝皇帝都爱看戏,特别是乾隆皇帝那可是个顶级大戏迷,什么雅部花部,他全爱看。逢年过节唱戏他看,宫里的太后、娘娘、嫔妃生日唱戏他也看。
他的寿辰所谓万寿,更得唱给他看,甚至他吃饭睡觉前也要看……在什么地方看戏?皇宫里修了大大小小的戏楼,大的有畅音阁、阅是楼,畅音阁楼高20多米,上下三层,总面积快700平方米了,唱什么戏都有富余!其他各个后宫苑里,差不多都有个小戏台,任务就是吃饭时唱戏伴宴用。真是享尽了人间的福分。
王公贵胄的府里也都有戏楼,一品大员的家里都有戏台,《红楼梦》里的荣宁二府不都是家里养着戏班子,经常在家里的戏台上唱戏吗?康熙年间,文学翘楚李渔,在燕都的黄米胡同,为他的老板兵部尚书贾汉复修建的住宅“半亩园”也有小戏台。再往下说,北京前门外、宣武门外的会馆里像最早的正乙祠(票号会馆)也有讲究的戏台,同仁们开个会、吃个饭,逢年过节也都在里面唱戏和听戏。
那广大的老百姓要看戏怎么办呢?一般是大街上搭个台,就开锣唱戏,您就站在台底下看吧!乾隆母亲过寿、乾隆皇帝庆80大寿,都是从神武门起,到西直门高粱桥止,沿路搭起多个戏台,戏班子就在上面唱戏给老百姓看。
清代《万寿图卷》(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还有别的让老百姓看戏的地方吗?还是有的,那就是在饭馆里。清乾隆年间进士戴璐写的《藤阴杂记》载:
京师戏馆惟太平园。四宜园最久。其次则查家楼、月明楼,此康熙末年酒园也。查楼木榜尚存,改名广和。余皆改名,大约在前门左右。庆乐、中和似其故址。
这资料极为珍贵之处,在于写明了是康熙末年。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北京的这几个大酒园也是演戏的戏馆。同时说明康熙末年由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戏曲艺术也丰富多彩起來,人民有余钱去酒园吃饭,并成为看戏的场所。
这里提到的月明楼酒园,是很有点名气的,这还是由于文艺作品的传播。有一部评书叫《康熙私访月明楼》,说这是康熙皇帝擒拿黑恶势力四霸天的场所。从评书的描述上看好像是前门外肉市的广和楼。这是艺术创造,现实版的月明楼坐落在宣武门外的永光寺街。这个酒楼存在的年头很长。
《藤阴杂记》成书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书中已经提到庆乐、中和两个老茶园,说明当时茶园也已经成为了听戏的场所。为什么听戏的主儿从酒园挪到茶园去了呢?茶园里毕竟没有酒园里吆五喝六划拳行令的恶劣环境,看戏要比在酒楼里舒服得多。而且,这时的戏曲已经成熟了许多,乾隆后期,随着秦腔魏长生和三庆徽班的相继进京献艺,戏曲的影响力逐渐增强,人们到茶园也慢慢变成以看戏为目的了。
进门先选座儿 看戏不买票
以前人们来茶园,主要是为了喝茶会友聊天说事。一首《都门竹枝词》写道:“太平父老清闲惯,多在酒楼茶社中。”可见茶园开始是北京市民休闲的地方。从茶园的布置上也可以看出这一点。一进茶园对着门就看见有个舞台,由4个柱子支起来,前三面都可以观演,后面则是大墙,挖俩洞作为上场门和下场门。台底下观众席,中间部分的条桌和舞台是垂直放置。
观众要看戏,得扭着脖子瞧,说明来这儿主要是喝茶,看戏是顺带。以喝茶为主的这部分座位称为池座;不是垂直摆放对着舞台的,叫做两廊,虽然便于看戏,有意思的是这个座位,花的座钱反倒便宜,一楼最后面就没有桌子了,只有一排高凳。因为当时茶园的设计不科学。园子地面不像现在剧场是前低后高,而就是一块平地。用高凳就是以求视线不被前排观众遮挡。这个位置到后来还有个名儿叫“背大墙的”。花的钱最少,给伙计点小费就可以坐了。可一度还专门有人抢,为什么呢?这个座方便给台上叫好。
戏台,《清国胜景并风俗写真帖》
当时进北京茶园看戏是不买票的,只给茶资和小费。程序是这样的,一进茶园门有带座儿的,给您领到座位上,也就是板凳上。再给您一个蓝布面儿的棉垫子,免硌。然后,就给您沏上一壶茶,几个客人几个碗,茶叶都是普通的香片,嫌不好您也可以自带茶叶。怎么证明是沏了您带的茶叶呢?把包您茶叶的纸,或用茶壶盖儿扣在茶壶上,或把茶叶纸卷起来塞在壶嘴上,证明是您的好茶叶。您不必掏钱买戏票,因为也没有票。只跟您要茶钱,这个时候可不要,得等到戏唱到中轴子了,茶房才到座上来收钱。
不过这个时候他随手递过来一个小黄纸条,也就有两个火柴盒那么大,上面盖着用木头戳子刻的剧目的名字,很拙劣的,尽是错别字,但也能看出唱的什么戏。这可不白给,要您一个大铜子儿。茶钱要多少呢?开始的时候,乾隆年间茶资很便宜,最好的地方也就是池座的前排吧?要您十个大铜子,另外加两个铜子的小费。两廊的茶钱,那就是几个铜子。
当然以后随着大清朝国力的削弱,物价不稳,生活费用与日俱增,茶资也越来越高了。
茶园奇观——扔手巾把儿
再说茶园楼上三面是用木板隔开的包厢,内放方桌木凳,每桌四至六人不等。这是比较高级的待遇了,茶资和小费都要高一些,总要百文以上吧。但开始茶园内的座钱差别不是很大,因为顾客对面而坐,主要是为了喝茶聊天,介绍生意、说媒拉纤等,后来随着戏曲的蓬勃发展,茶园内最好的座位便是与舞台距离最近的座位了。同治三年的《都门杂咏》有一首诗记道:“入门齐嚷这边瞧,空座随凭自己挑。最是桌头容易卖,绝无人贴也粘条。”
可见当时的观众已经很多了。为何桌头抢手?因为出入自由又不在当中间儿挨挤,所以最受欢迎。尽管当时没有人预订(桌上贴条),茶房也做手脚,预先贴上条留给自己熟人来坐。接着卖吃食的就过来了。
那时茶园都是日场戏,早上十一点起,场面(乐队)就敲开了,金鼓齐鸣,有个名儿叫“打通”,得打三次才正式开戏,从十二点一直要唱到晚上六点,时间忒长了,观众饿啊,所以卖小吃的就上来了。主要是瓜子花生小点心,还有包子和奶酪。楼上坐包厢的主儿财大气粗,饿了就让茶房到附近的饭馆叫来饭菜,一边儿看戏一边儿吃。早先还有拿水烟袋的在园子里溜达,您只要一看,他就会把挺老长的水烟袋的嘴儿伸过来让你吸,后来没了,改成脖子上挎个半拉盒子卖香烟的了。
再讲茶园内扔手巾把儿的事,这是清末民初茶园一景,不是老北京发明的,而是从天津传过来的。到了夏季,尤其是入伏以后,那时可没有当下解暑的电气化设备。园子小人又多,那是真叫热。观众再叫好鼓掌卖力气,浑身的汗。有聪明人想了个主意,一进园子门,大木盆里是热腾腾的白毛巾,伙计洗干净了,十条毛巾为一把,嘴里还吆喝:热手巾把儿啦!当然有人要,大夏天的热毛巾一擦那是很舒服的。
还有时拧的是凉毛巾,上面洒上点香水,擦汗也蛮爽。卫生不卫生?当时的人们也没有这个科学概念。楼底下的伙计,一把毛巾往楼上人扔,不管二层、三层有多高,一把扔上去,手巾把多高而不散;楼上的伙计一手把手巾把儿稳而准的接过去。只看见楼上楼下白花花的飞来飞去,还真是个技术活。
一进茶园,沏茶续水、小吃小卖、扔手巾把儿,这是茶园的三行。这三行人都懂戏。收茶资、卖东西、扔手巾把儿,绝对在压轴戏之前收摊儿,他们明白,不能把好戏给搅了,要是把轴子戏给搅了,这碗饭就别吃了!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文明的发展,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观众再也不允许这三行在剧场内窜来窜去的了。茶园都发展成剧场了,这三行儿也随之“寿终正寝”了。
整理编辑:顺益兴四合院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