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伐纣中的统战思维(五千年的点滴)

武王伐纣的事情得从他爸爸说起。

文王姬昌应该算是中国统一战线政策的祖宗,从他这一代就想要灭掉商朝,但是他没有急于军事进攻,不打无把握之仗,而是逐步积蓄力量,这里面就包括开展统一战线工作。

当时的政治形态和秦始皇统一以后的时候还不一样,那会儿天下是一个个诸侯的邦国,所谓的天子就是这些邦国的带头大哥,其它邦国就是大哥手下的小弟。小弟要尊重大哥的领导地位,给他进贡。大哥说要砍谁,小弟就跟着他去砍谁。至于小弟的家务事,就是邦国内部事务,大哥一般也不做干涉,各个邦国的头儿在自己的邦国之内有充分的自主权,邦国之间的交往也不用经过天子的首肯。

姬昌就是利用这样的政治形态,在底下开始串联。当然,他确实也做得好,礼贤下士,实行仁政,尊老爱幼,西岐的周国体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像。伯夷叔齐本来是孤竹国的两个王子,因为老爹想把王位传给他们的弟弟,他们就主动离开,满足爹爹的愿望。他们去哪儿呢?受到姬昌的感召,跑到西岐。孤竹国在现在的河北北部,西岐在陕西西安一代,以当时的交通条件,这哥儿俩跑过去,那也叫历尽了千辛万苦。别看这俩干不了什么,但是等于是把周的影响力拓展到了华北地区,和当地的诸侯邦国建立了统一战线。当然,这哥儿俩在武王伐纣的时候的表现另说。

除了伯夷叔齐,还有很多其它邦国的人,比如《封神演义》上都有过出场的散宜生、还有什么太颠、闳夭等等,都来了。这些人不光是帮助西岐搞建设,促发展。关键是这些位都是自己的邦国之内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们的到来,代表着这些邦国把自己跟西岐的周国绑在同一辆战车上了。

这个时候纣王有所警觉,主要是崇侯虎给纣王提了醒了,说姬昌现在是左中右一起拉,将来对咱们不利。这才有纣王把姬昌囚禁于羑里。姬昌也没闲着,囚禁期间还在搞科研,把伏羲氏创建的周易八卦加以改进,演变成八八六十四卦。后来纣王不倒不正,西岐给他送去美女和一些特别有意思的玩具。《史记》上说有骊戎之文马,就是毛色有条纹的马,如果记载属实的话,那么说明在三千年前,我国的西北部地区也曾经有过斑马。还有有熊九驷,这个有熊九驷,中华书局版的《史记》翻译成三十六匹好马,我觉得跟那个斑马雷同了,所以我觉得可能是一种规模超大的车,最多需要三十六匹马拉着。还有其他的好玩意,纣王很高兴,要不说男人从来没有长大,只是玩具的档次提高了呢,男人什么时候都需要玩具。对于成年人来说,皮带、打火机、手表、汽车、古玩、手串、把件什么的都可以是玩具,既能自己解闷儿,还能拿来炫耀,孩子们不也是经常要炫耀自己的玩具吗。

纣王没二话,立刻放了姬昌。而且还给他弓矢斧钺,并不是说姬昌没这些武器就不能跟别人打架。而是这些东西赋予了他代表天子征伐其它邦国的权力。同时,姬昌又上书,请求纣王废除炮烙的酷刑,纣王也答应了。

这就看出纣王头脑简单,姬昌老谋深算。废除炮烙,大快人心。但是大伙儿没人觉得这是纣王的仁政,都念姬昌的好,不过这个倒也不能算不对。

姬昌回到西岐,继续实行仁政,西岐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其它邦国有了纠纷,都到西岐打官司,找姬昌解决。与此同时,对于不跟自己玩的邦国,姬昌开始行使纣王赋予的征伐大权,直接就上手收拾。

您看,一边是名正言顺地征伐权力和强大的武力,保证每战必胜,逆我者亡;一边是收买人心,不断提升自己的形象。恩威并施,天下的邦国都开始脱离商朝的控制,站到西岐这边。西岐的统一战线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姬昌死了,儿子姬发继位,就是武王。到了武王九年,大会诸侯,在河南孟津集结。《史记》记载:“诸侯不期而会孟津者八百。”可以说是天下大部分诸侯都站到这边来了。大伙一致要求武王当即举兵就攻打纣王。武王求稳,说是“未知天命”,所以没同意,让大伙先散了,这就是著名的孟津观兵。

又过了两年,纣王杀了比干,把箕子囚禁。说明不但是其他诸侯不跟纣王玩儿了,商王朝内部也开始有了裂痕,武王这才又通电全国,当时的话叫做“遍告诸侯”,让大伙准备跟纣王进行最后的决战。出征的时候是当年的十二月,开打的时候就是转年的二月了。

牧野之战具体怎么打的就不说了,要说的是武王灭了商朝之后,开始把统一战线延伸到商王朝内部。让纣王的儿子禄父继续管理商朝原来的地盘,当然,派自己的弟弟管叔度,蔡叔鲜辅佐禄父,说辅佐是好听,其实就是监视。然后把箕子和其他被关押的贵族和官僚都放出来,还在商容的住宅外面立碑表彰他的事迹,类似于《鹿鼎记》里康熙让韦小宝给史可法立忠烈祠,还给比干上坟。一系列的动作赢得了原来商朝的贵族的印象分,大家对于武王没有了敌视的情绪,此举对于国家稳定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武王还把纣王聚敛的钱财和粮食分给百姓,也在下层百姓当中树立了高大的形象,社会迅速稳定下来。周朝的历史开始了。

(0)

相关推荐

  • 大周才建立两年,为何周武王姬发就忧郁而终?

    周武王一代圣主有何忧虑呢? 一.正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岁月不饶人,几经周折武王姬发才建立周朝,周武王得天下后,为了巩固全国政权,自夜不寐.过度操劳也让这个一向为后世儒家人物所尊崇的古代明君心力交 ...

  • 西周伐纣后,纣王自焚,武王一年后也去世,你看后来又发生了什么

    历史上的周文王姬昌颇有贤名,治理得西岐井井有条,并且深得民心. 经过七年的牢狱之灾,文王在河南安阳的羑里城里拘而演周易.回到西岐后,又在渭水河畔访得高人姜子牙. 经过太王.王季.文王等人的励精图治,西 ...

  • 知道进退的刘秀妹夫(五千年的点滴)

    东汉有两个着名的李通,一头一尾.在"三国演义与三国志"节目中介绍了东汉末年的李通李文达.今天介绍东汉初年的这位李通,字次元.他是刘秀的老乡,在当地是名门望族,他父亲是王莽的宗卿师, ...

  • 在黄河出生之前(五千年的点滴)

    第一篇好像就有点文不对题,五千年的点滴,结果写的是黄河还没有形成之前的事情,早过了五千年了,过了不少了.根据我查的资料,黄河形成的时间大概是距今115万年前,您说过了多少.我说的这个更早,起码距今20 ...

  • 在燧人氏的时代(五千年的点滴)

    今天说的这个还是在5000年的范围以外,因为这位燧人氏的事迹在<史记>上找不到专门的记载,<史记>开篇就是<五帝本纪>,从黄帝开始说,之前的都没有涉及.燧人氏包括其 ...

  • 03神农尝百草的时代(五千年的点滴)

    这应该是正式进入五千年的历史之前的最后一篇,后面就正式进入华夏五千年文明了.还是那句话,我这个五千年的标准是<史记>有所记载的内容就划在五千年当中,<史记>没有记载的就算是史前 ...

  • 黄帝的军事思想(五千年的点滴)

    到了黄帝这里,我们算是正式进入五千年的范畴了,他是<史记>记载的第一个正式人物.<史记>上说黄帝属于轩辕部落,姓公孙,他的爹叫做少典,少典就是个人名,没有任何事迹,最大的成功就 ...

  • 中国拍马屁第一人(五千年的点滴)

    要光看史书记载的大禹登上帝位的过程,那么禹和舜基本上是一样的.舜把自己的帝位禅让给禹,没有给自己儿子商均.禹也一样,舜一死,他又把位子先给了商均,但是大伙再一次用脚投票,都往禹这儿跑,于是禹正式当上了 ...

  • 夏朝到底存在吗(五千年的点滴)

    一般我们现在说中国的王朝史,都会把夏朝作为开头.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这是我们小时候学历史时背诵的一首歌谣.那会儿还有一套儿童历史读物,叫做<上下五千年>,里面也说了很多夏朝的历史.所以 ...

  • 夏朝那些事儿(五千年的点滴)

    首先声明,今天说的这些夏朝的故事很难证明曾经真的发生过,就像上一段说的,夏朝本身就很模糊,只不过是书上有所记载,照搬照抄罢了. 话说夏启建国,家天下,当时都是部落联盟性质,所谓的天子也就是天下的带头大 ...

  • 中国第一位名厨(五千年的点滴)

    进入商朝,算是正式进入百分之百的信史范畴了.当然,我们现在看到的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真实还原的历史,在记载和流传的过程中,历史的原貌一直在不断变化,离开历史发生的原点越远,历史的真实度就越低,所以商朝的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