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养老 | 21项基本护理操作流程及评价标准

-1-

护理员手工卫生及消毒

1. 目的

清除手部污垢和大部分暂住菌。

2.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洗手特征

1. 直接接触患者前后,接触不同患者之间,或者从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3. 接触清洁或者无菌物品之前,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4. 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ICU病房、感染病房的护理员的护理员);

5. 处理污染物品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皮肤黏膜或伤口敷料后。

注意事项

1. 洗手方法正确,手的每个部位都需洗到、冲净,使用快速消毒剂时注意接触充分;

2. 注意调节合适的水温、水流,避免污染周围环境;

3. 洗手过程中保持水龙头清洁;

4. 手部不佩戴戒指、手镯等饰物、擦手毛巾应一次一巾。

相关知识

1. 清洁: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污垢、尘埃和有机物。目的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并非杀灭微生物。

2. 消毒: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程度的过程。

3. 杀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或杀灭全部微生物的过程。

-2-

协助患者口腔清洁

1. 目的

(1)保持患者口腔清洁、湿润、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

(2)预防或减轻患者口腔异味,清除牙垢,增进食欲,确保患者舒适。

2.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指导内容

1. 告知患者口腔护理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配合要点。

2. 指导患者正确的漱口方法,避免呛咳或误吸。

3. 指导患者口腔黏膜变化,化疗、放疗、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可以用漱口液清洁口腔。

注意事项

1. 操作动作应当轻柔,避免假牙损伤黏膜及牙龈,对凝血功能差的患者应特别注意。

2. 昏迷或意识模糊的患者禁止漱口。

相关知识:假牙的护理

1. 假牙也会积聚食物碎屑,必须定时清洗。使用假牙者应白天持续佩戴,对增进咀嚼的功能、说话与保持面部形象均有利;晚间应卸下,可以减少对软组织与骨质的压力。

卸下的假牙浸泡在冷水杯中,以免遗失或损坏。不能自理者由护理员协助,操作前洗净双手,帮助病人取下上颚部分,再取下面的假牙放在冷水杯中。

2. 用牙刷刷洗假牙各面,用冷水冲洗干净,让病人漱口后戴上假牙。

3. 暂时不用的假牙,可泡于冷水中加盖,每日更换一次清水。不可将假牙泡在水中。不可将假牙泡在热水或酒精内,以免假牙变色,变形和老化。

4. 如遇假牙松动、脱落、破裂、折断,但未变形时,应将损坏的部件保存好。

-3-

为患者做面部清洁

1. 目的

使患者面部清洁,面容美观,本人感觉舒适、自信,亲属感觉患者康复有效。

2.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指导内容

1. 有刘海或鬓角的,在征询患者同意后先用发夹固定。

2. 操作过程中,配合保护引流管或导管的方法,避免牵拉、脱出。

3. 告知患者操作过程中,如出现心慌、胸闷等不适及时告知护理员和护士。

注意事项

1. 密切观察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其感受和需求,保证安全。

2. 对躁动、意识障碍的患者使用床护栏或采取其他安全保护措施。

3. 操作过程中,注意节力、安全原则。

-4-

为患者梳头

1. 目的

使患者头发整齐,建立患者健康形象,促进大脑血液循环,提升思维和感觉灵敏度。

2.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指导内容

1. 有刘海或鬓角的,在征询患者同意后先用发夹固定。

2. 操作过程中,配合保护引流管或导管的方法,避免牵拉、脱出。

3. 告知患者操作过程中,如出现心慌、胸闷等不适及时告知。

注意事项

1. 梳头时宜使用圆钝齿的梳子,以防损伤头皮。如发质较粗或烫成卷发,要用齿间较宽梳子。

2. 发辫不可扎得过紧,以免阻碍血液循环或产生疼痛,每天至少将发辫松开一次。

3. 在操作过程中,要与患者沟通,了解其需求,密切观察病情,发生异常及时处理。

-5-

为卧床患者床上洗头

1. 目的

(1)去除头皮屑及污物,清洁头发,减少感染机会,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及头发的生长代谢。

(2)按摩头皮,促进患者舒适,增进心身健康,建立良好的服务关系。

2.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指导内容

1. 告知患者及家属床上洗头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配合要点。

2. 告知患者洗头过程中如有心慌、气短、恶心、呼吸困难等不适,及时通知护理员。

注意事项

1. 此操作适用于病情稳定的卧床患者,过于虚弱的患者不宜洗发;

2. 操作过程中,用指腹部揉搓头皮,避免抓伤头皮;

3. 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停止操作,给予适当处理;

4. 注意室温、水温,冬季注意保暖,及时擦干或吹干头发,避免患者着凉。

-6-

足部清洁

1. 目的

保持足部清洁,增加患者舒适,改善患者血液循环,预防足部疾病。

2.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指导内容

告知患者足部清洁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配合要点及足部相关疾病知识。

注意事项

1. 观察足部血液循环情况,防止局部受压,必要时改变卧位用支架支撑。

2. 足部如有开放性伤口则不要随意搓洗皮肤,以免加重损伤。

3. 水温适宜,为患者保暖、保护隐私。

4. 浸泡后应在足部涂以凡士林,使应痂部位软化并滋润干燥皮肤,不要剪去硬痂部位,以免损伤真皮层而留下瘢痕。

5. 在操作过程中,要与患者沟通,了解其需求,密切观察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 糖尿病足如足部有溃疡创面,其周围皮肤可用温水、中性皂液 清洗,后用棉球擦干,避免挤压伤口和损伤创面周围皮肤。

-7-

为患者床上擦浴

1. 目的

(1)去除皮肤污垢,保持皮肤清洁。促进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舒适,增进健康。

(2)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增强皮肤排泄功能,预防感染和压疮等并发症。

2.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指导内容

1. 告知患者清洁皮肤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配合要点。

2. 操作过程中出现不适时应当及时告知护理员。

注意事项

1. 操作过程中注意与患者沟通,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寒战、面色苍白、脉速、呼吸急促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擦浴,并给于适当处理。

2. 酌情更换热水、面盆及毛巾。脸盆和足盆不可混用。

3. 保护患者隐私,尽量减少暴露,注意保暖,一般15-30分钟内完成。

4. 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护伤口和各种管路,避免伤口受压,管路打折扭曲。

5. 注意擦净皮肤褶皱处,如腹股沟处,乳房下等。

6. 观察皮肤,预防感染和压疮等并发症发生。

相关知识

擦浴时水温为50-52℃或按患者习惯准备,切忌烫伤或冷刺激患者。

-8-

患者的指/趾甲护理

1. 目的

保持生活不能自理患者指/趾甲的清洁、长度事宜。

2.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指导内容

1. 告知患者修剪过程中与护理员配合方法。

2. 告知患者家属提供患者专用指甲剪更佳。

注意事项

1. 修剪过程中,及时与患者沟通,避免损伤甲床及周围皮肤。对于特殊患者(如糖尿病患者或有循环障碍的患者)应特别小心。

2. 勿用尖锐器具掏甲缝,以免引起损伤感染。

-9-

协助患者更衣

1. 目的

(1)使患者保持干净形象,提高患者身体清洁舒适,满足其身心需要。

(2)特殊情况下,为医疗操作提供便利。

2.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指导内容

告知患者更衣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配合要点。

注意事项

1. 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不同的更衣方法,病情稳定可采取半坐卧位或坐位更换;手术或卧床可采取轴式翻身法更换。

2.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尽可能在被褥下操作,保护患者隐私,更衣可与温水擦浴等同时进行。

3. 注意保护伤口避免受压,各种管路保持通畅避免扭曲。

4. 严格遵循更衣原则

(1)脱衣方法:无肢体活动障碍时,先近侧,后对侧;一侧肢体活动障碍,先健侧,后患侧。

(2)穿衣方法:无肢体活动障碍时,先对侧,后近侧;一侧肢体活动障碍,先患侧,后健侧。

-10-

整理床单位

1. 目的

使病床整洁干净,平整床上用品,使患者睡卧舒服。

2.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指导内容

告知患者更衣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配合要点。

注意事项

1. 操作时遵循标准预防、节力、安全的原则,采用湿扫发清洁并整理床单位。

2. 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引流管或导管牵拉,根据引流管及输液管位置妥善安置。

3. 操作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 操作后对躁动、易发生坠床的患者拉好床档位或者采取安全措施,保证患者安全。

-11-

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

1. 目的

使病床整洁干净,平整床上用品,使病人睡卧舒服。

2.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指导内容

告知患者更衣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配合要点。

注意事项

1. 评估操作难易程度,运用人体力学原理,防止职业损伤,合理使用床档保护患者,避免坠床。

2. 操作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皮肤情况,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避免牵拉线路

3. 使用橡胶单或防水布时,避免其直接接触患者皮肤。

4. 避免在室内拍打被褥和枕头。

-12-

协助患者进食/水

1. 目的

协助不能自理或部分自理患者进食/水,保证食/水安全。

2.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注意事项

1. 进食时观察患者有无吞咽困难、呛咳、恶心、呕吐等,及时处理。

2. 喂食时,注意喂食量、速度、温度,对暂需禁食或延迟进食的患者做好交接班。

3. 需记录出入量患者,正确记录进食,水时间、种类、量等。

4. 有餐前、餐中用药应指导患者按时服用,如有特殊饮食、治疗饮食,要做到心中有数。

5. 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呛咳等情况,应暂停进食,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

-13-

协助病人床上使用便器

1. 目的

为卧床患者提供便器,满足基本生理需求。

2.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指导内容

告知患者及家属便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 避免拖、拉便盆,以免损伤患者骶尾部皮肤,使用便器前应检查便器表面有无破损、裂痕等,禁用掉瓷

便盆,以免损伤病人的皮肤。

2. 如使用金属便盆,使用前可倒入少量热水加温,增进患者舒适感。

3. 对于不能自主抬高臀部的患者不可硬塞或硬拉便器,必要时在便器边缘垫以软纸或布垫,以免损伤骶尾部皮肤。

4. 观察排泄物的性状、量及骶尾部的皮肤,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14-

协助患者移向床头

1. 目的

帮助滑向床尾而自己不能移动的患者移向床头,使患者舒适。

2.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指导内容

1. 告知患者操作目的、方法,注意事项。

2. 指导患者和护理员同时用力。

注意事项

1. 注意遵循节力原则。

2. 护理员动作轻稳,避免对患者的拉、拽等动作,防止关节脱位。

3. 应注意各种体位承重处的皮肤情况,预防压疮。

4. 注意各种体位的舒适度,注意各种体位的安全,必要时使用床档或约束物。

-15-

协助患者翻身和检查皮肤受压情况

1. 目的

(1)协助不能自行移动的患者更换卧位,使患者感觉舒适。

(2)满足治疗与护理需要。

(3)减轻局部组织的压力,预防并发症。

2.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指导内容

1. 告知患者及家属定时变换体位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如局部感觉不适时,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注意事项

1. 翻身过程中注意保护管路,应先将导管安置,妥当后仔细检查,保持导管畅通,注意安全、节力原则。

2. 操作过程中拖、拉、推等,以免擦伤皮肤:两人协作时注意动作要协调、轻稳。

3.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与受压部位皮肤有无破损、红肿、发炎、感染等情况,做好预防压疮护理。

4. 被动体位患者翻身后,确保肢体和关节处于功能位,石膏固定或伤口较大患者翻身后应使用软垫支撑。

-16-

拍背并协助患者有效咳嗽

1. 目的

对不能有效咳嗽的患者进行胸背部叩击,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2.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指导内容

1. 教会患者及家属有效咳嗽的方法。

2. 告知患者家属咳痰时采取不同卧位的目的。

注意事项

1. 注意保护胸、腹部伤口,严格掌握禁忌症。

2. 根据患者体型、营养状况、耐受能力,合理选择排痰方式、时间、频率。

3. 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及生命体征变化。

4. 咳血、气胸、肋骨骨折、肺水肿、低血压、AMI(急性心肌梗塞)时禁忌拍背。

5. 患者胸腹部有伤口时,护理员要按住患者伤口,确保咳嗽时用力。

-17-

患者平车搬运法

1. 目的

用于不能起床的重症患者,运送患者入院或做各种特殊检查、治疗和手术等。

2.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指导内容

1. 告知患者操作的目的、方法、配合要点。

2. 告知患者配合移动时的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 尽量使患者靠近搬运者,以达到节力。搬运时,动作轻稳,协调一致,确保患者安全、保暖、舒适。

2. 搬运中颅脑损伤、颌面部外伤及昏迷的患者,应将头偏向一侧。

3. 在搬运患者过程中保证输液和各种导管引流的通畅。

4. 推车时车速适宜,护理员站于患者头侧,以便观察病情,下坡时应使患者头部处于高处一端。

相关知识

1. 一人搬运法:适用于儿科或上肢活动自如、体重较轻的患者。

2. 二人搬运法:适用于不能活动、体重较重的患者。

3. 三人搬运法:适用于不能活动或体重较重的患者。

4. 四人搬运法:适用于颈椎、腰椎骨折和病情较重的患者。

-18-

轮椅运送操作流程

1. 目的

(1)护送不能行走的患者入院、出院、检查、治疗或室外活动。

(2)协助患者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及体力恢复。

2.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指导内容

1. 在推轮椅行走过程中,让患者身体位置尽量向后靠,双手抓住扶手,以防前倾。

2. 告知患者配合移动时的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 在平地上放好轮椅,用前需检查轮椅是否完好,行使和刹车顺畅。

2. 患者上下轮椅时,椅背应与床尾平齐,固定好车闸,防止扶病人入座时轮椅向后跑。

3. 把脚踏板先收起来,等人坐稳后再把脚踏板放下;下车时先把脚踏板收起来再下车。

4. 一定要系上安全带才能移动轮椅。

-19-

协助观察心电监测数据

1. 目的

(1)协助医护人员观测监护仪生理参数。

(2)维护仪器的运作正常,避免患者自行和护理过程无意中检测电极或探头脱落。

2. 操作过程及评分标准

指导内容

1. 告知患者不要自行移动或摘除电极片。

2. 和家属避免在监测仪附近使用手机,以免干扰监测波形。

注意事项

1. 发现对躁动患者,提醒护理员应当固定好电极和导线,避免电极脱位以及导线打折缠绕。

2. 患者要静卧,电极板要贴紧,移动病人时注意是否电极或探头脱落。

3. 监护仪要离墙放置,病床及病员要离开墙壁。

4. 其他电器与监护仪要有一定距离。

相关知识:体温计测量操作

1. 将体温计水银柱甩至35℃以下,选择测量的方法

测液温擦干腋下汗液,将体温计水银端置腋窝处,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计,10分钟后取出。

测口温口表水银端斜放于患者舌下,闭紧口唇,用鼻呼吸,告知患者勿咬体温计,3分钟取出。

2. 及时取出体温计交给护士,整理患者衣服、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20-

协助患者雾化吸入

1. 目的

(1)湿化气道、稀释痰液、消炎挂痰、减轻咳嗽。

(2)预防、控制呼吸道感染。

(3)解除支气管痊挛,改善通气功能。

2.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21-

患者密闭式静脉输液过程的看护

1. 目的

(1)保证药液顺利、安全的输入到患者体内。

(2)确保患者在获得一个相对舒适的治疗环境。

2.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指导内容

1. 告知患者操作目的、方法及配合要点。需长期输液者,要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

2. 告知患者或家属不可随意调节滴速。

3. 告知患者穿刺部位的肢体避免用力过度或剧烈活动。

注意事项

1. 对病人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的一切问题(血液回流、输液不畅、气泡、寒战、心慌、过敏等),应及时找护士或医生,不得擅自做主处理,更不得热敷或冷敷。

2. 在护理病人时,不得打瞌睡、聊天、吃零食等。

3. 输液过程中应主动和患者沟通个人身体感觉,严格观察注射部位皮肤有无肿胀,针头有无脱出、阻塞或移位,针头和输液器衔接是否紧密,输液管有无扭曲受压,输液滴速是否适宜,以及输液瓶内溶液量等。

4. 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天,最多不超过7天,并注意保护相应肢体,一旦发现针管内有回血,应立即报护理员处理。

5. 溶液不滴时,排除输液管路被压或折叠因素后,都应及时报护士处理。

6. 溶液滴过快

(1)看调节阀是否开太快,适当调整。

(2)输液管脱落,捏紧连接患者端管路,避免回血,报护士处理。

注:本文内容仅供参考。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