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苏沧桑《渭水遇》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渭水遇
作者:苏沧桑
后来,我在地图上找过那条小河的名字,没有找到。再后来,我问到了那条小河的名字叫“大南川”。它来自群山,清澈而湍急,在甘肃渭源县罗家磨村与212国道甘川段之间奋力跃动,像一个踽踽独行的少年。
从海拔3000米的高处下来,路过罗家磨村,我遇见了大南川河,遇见了河边的一幅画。
她毛衣的大红色彩,在绿水青山间显得有点突兀,仔细看,又觉得好看。她坐在高出河滩十米、石块垒砌成的路基上,低头在绣着什么,土红色的皮肤,花白的头发梳成两条小辫子挂在胸前。我站在河滩上仰望她,看到了她身后的蓝天,杨树,已经枯萎的一丛丛党参,低矮的砖房,砖房前趴着一辆灰扑扑的蓝色轿车。她静静地坐着,身旁呼啸而过一辆辆急转弯的车。她那么土,那么静,公路那么新,车那么快,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
她的手里是一只鞋垫,绣的是一幅熊猫竹子图,粉色底,绿色竹子,黑白熊猫,上面还有一个“乐”字。我由衷地说,你绣得真好看啊,是你自己画的吗?
通过不太通顺的交谈,我得知她从小在这里长大,从来没有走出去过。公路对面的砖瓦房,是他们的家,颜色暗的,是老房子,颜色亮的,是新盖的,屋檐的每个角都嵌着一个“福”字,小轿车是邻居家的。他们家有十几亩地,种庄稼,也种党参之类的药材。收入不算高,但日子越来越好了。她的儿子盖房子时摔下来没了,女儿嫁到了外面,她和老伴带着十二岁的孙子,一心把他培养好,送到县城里读书。她说这些时一直笑着,露出好像还没发育完整的小小的短短的牙齿。
她的老伴和两个老邻居也穿过马路走过来。他们问我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在城里看到了什么好看的,眼神里充满真诚的好奇。于是,在午后的昏昏欲睡里,我向他们描述了我刚刚看到的渭源。
我在八米高的秦长城上,看到了绵延不绝、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的梯田,我第一次看到如此壮观的田野。积淀着厚重而灿烂文明的渭水流域上,最古老的长城蜿蜒起伏,每隔一里有一小烽燧,每隔十里有一大烽燧。此刻,我没有看到烽烟,碧蓝的天空下,麦子和油菜籽丰收在望,一个农人在长城下的梯田里,将一大捆油菜秆收拢,驮下山去。我们跟随他来到山下,在一个巨大的广场上看到了一千个甚至更多的碌碡,像在炫耀它们曾经经历的一场场丰收。而在关于粮食的陈列馆里,我拍下了一张张不忍卒读的老照片,饥荒年代饿得皮包骨,甚至活活饿死的人。不忍看,又一张张删去。事实上,它们像石碾子一样,在我心里来回碾压,碾出了道道血痕。我摸着比南方大好几倍的粮车,闻到把手的皱褶之间残留的粮食的香味,紧皱的心才渐渐舒展。
在渭水的源头鸟鼠山,我被另一种异香牵住了脚步,那是一大片我从未见过的紫红色花朵,散发着童年记忆里的香味。我的童年记忆里没有富贵的花,没有牡丹芍药玫瑰,只有野花。我一个人在花丛边坐了很久,这野花的香,多么微小,此刻于我,是最母性的,最故乡的,如同渭水之源,弹丸之地流出的三股清泉,绽放出一条渭河,汇入滔滔黄河,绽放出华夏璀璨的文明之花。
坐在罗家磨村口的河滩上,我和四个老人交流着互相听不太懂的话,晕乎乎的我根本不知道向他们描述了一些什么样的画面,有无夸张,或者虚构。
在我陷入某一段回忆时,她突然站起来,说,我家里有绣好的鞋垫,我送你,我送你。她转身就往马路对面走。
我继续向她的丈夫和两个老邻居描述我刚去过的渭源县城,它和很多我走过的县城很像,甚至与我东海之滨的老家很像,很古老,也很鲜亮,热气腾腾的。不一样的是食物。这里有我最爱吃的土豆,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土豆,无愧于“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的称号,圆圆的匀称的土豆种子,被高科技工厂里的人们当成孩子般精心培育。这里有我最爱闻的当归,母亲常用来煲羊肉汤给我们养胃,煲出来的汤带着一点点甜。这里到处都是党参、贝母、柴胡、甘草等药材,我想,在某地的某一家店铺里,一定摆有代替他们走出大山的党参。
我最忘不了的,是深夜在回民朋友家里吃羊肉、看星空。一路泥泞抵达一个山谷深处时,快夜里十点了,又饿又累,炕桌上的油饼、馒头、凉拌菜、酥油茶什么的很快落肚,主人提醒我们别吃那么快,还有更好吃的。然后,老人和孩子们轮番端上热气腾腾的手抓羊肉、泥状的羊肉筏子等等。坐在炕上吃累了,就站起来吃,吃饱了就爬下炕,到院子里看星空。微微的高原反应让我产生轻微的眩晕,渭源,真像一个世外桃源啊,看到的、吃到的、喝到的,以及遇到的人,都有着泥土的气质,那么实在,那么淳厚,然而又让人感觉这里离天空特别近,离世界特别远,多么奇怪。
他们听我语无伦次的描绘,并不惊奇,只是呵呵呵笑。我想,我其实是描述给自己听的。
一双粉红色的鞋垫,递到了我面前,是她自己画的牡丹样子,花了三天才绣好。河滩那一边,同伴们在招呼着上车出发了。
我说怎么办呢,我什么都没有带,包也在车上,我拿什么送你呢?
她咧开嘴,露出一口小碎牙,笑道,哎呀呀,不要不要,是我要送你的。
我的心泛起当归汤落肚般浓浓的暖意。她为什么送我呢?只因为我是远方的客人,和她闲聊了几句,赞美了她?还是与生俱来的淳朴热情?
匆匆说了再见,应该永远不会再见了。回到车上,下意识地将手伸进包里,迅速抽出一张一百元,下车朝他们飞奔过去。
她不收,我塞到她衣兜里,她掏出来硬塞给我。我说这是我的一点点心意,你买鞋垫坯子也要花钱的呀。塞她老伴手里,也将纸币一次次塞回我手里。这一次,我将钱一把塞到她衣兜里,转身就跑。她追了几步,哇啦哇啦在我身后叫,脸上是笑着的,露着小小的短短的牙齿,红红的脸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一个少女。
回到车上,当地朋友说,在这里,谈恋爱时,姑娘都会送小伙鞋垫。女人们一辈子都乐意给心爱的人做鞋垫。
他们一生拥抱土地,拥抱苦难,拥抱自己,也毫无防备地拥抱外面的世界,对未知的世界充满莫名的热爱。每一个人于世界,都是一粒尘埃,就像人类于宇宙。是什么支撑我们努力活着?唯有爱。她从未走出过大山,但爱在她生命里的比重,一点都不比我们的少,即使对素昧平生的外人也毫不吝啬。他们脸上永远是生动的而非麻木的表情,随时准备笑,准备问候,或回应问候。
后来,我一回想起“渭源”这个地名,就会想起一条清澈而湍急的小河,眼前就会浮现一幅幅有关她的画面:她将汗水和豌豆种子一起撒进土里;她扎着小辫扛着锄头去收割党参;她揭开锅盖,新麦馍馍的热气打湿了她短短的睫毛;她穿着大红毛衣,坐在石块垒成的路基上,一针一线地绣着老伴的粉色鞋垫。多么土气,多么美好。
18.作者向罗家磨村的村民讲他看到的渭源,描述了哪些内容?请分条概括。
19.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20.请探究文章的思想情感意蕴。
 
 
答案:
18.(1)渭源壮观的田野;(2)散发着异香的紫红色花朵;(3)渭源的丰富的物产;(4)热情好客、有着泥土气质的回民。
19.内容上介绍了渭源给我的印象与感受;照应标题;表现渭源地区人们的质朴与美好,深化主题。
20.达了作者对渭源自然风光的赞叹;对过去渭源人不幸生活的同情;作者对现在渭源人生活的赞美;对渭源人质朴自然的生活的赞扬。
(0)

相关推荐

  • 从解读到解题——文学类文本阅读总结(下篇:解题法则)

    文学类文本阅读总结(下篇),包括解读与解题两大环节,文本解读环节以<长城>为例具体讲解快速整体把握文本的过程,解题环节主要总结强调审题要诀.答题五大意识及解题"军规".

  • 渭河楼赋 | 王长华

    渭河楼赋 新落成的"渭河楼",成了渭水源头的标志性建筑 渭水之源,君山之巅. 有楼以之为名,巍然耸立,凌空翼展. 登斯楼也,禹河淼淼,交汇清源.西望雪峰皑皑,东瞰渭川渺渺,斯是有感 ...

  • 甘肃渭源:中国党参之乡

    甘肃省渭源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中西部,距离省会兰州170公里左右. 渭源县地处西秦岭山脉的南部地槽与黄土高原台地的交汇地带,也是渭河与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这种特殊的地形结构和独特气候特征造就了 ...

  • 渭源灞陵桥 克隆了兰州一座古桥

    渭源县灞陵桥 甘肃渭源县城南,有一座气势恢宏的木质结构廊桥--灞陵桥,它是一座古典纯木结构卧式悬壁拱桥,俗称"卧桥".因桥身拱起,宛如长虹,故又有"渭水长虹"之 ...

  • 从解读到解题——文学类文本阅读总结(上篇:文本解读)

    本课包括上篇下篇两部分.此视频为上篇,重点讲解文学类文本解读从整体把握到局部研读的原理.要求与方法技巧,并以高考文本为例进行举例解释,最后让学生根据讲解的知识做一个文本解读实践.下篇承接上篇的文本解读 ...

  • 全国Ⅱ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解析

    小结: 文学类文本阅读稍显艰涩.其一,小说不以情节取胜,而以描摹见长,这恰是学生所不喜欢的一种类型:其二,小说的时代感不强,"有声电影"在当时是新事物,在现在则是老古董,学生不太明 ...

  • 我国唯一的纯木质叠梁拱桥 堪称千里渭河第一桥 已有600多年历史

    提及灞陵桥,很多人会不由得想起位于河南许昌清泥河上的那座三国名胜,相传那里是三国名将关羽辞曹挑袍处,无论是桥头的古碑,还是巨大的关公挑袍雕像,都令人热血沸腾.望而起敬.可是今天要跟大家说的灞陵桥可不是 ...

  • 【分类解析】2021年高考语文分类解析:文学类文本阅读

    2021年高考语文分类解析:文学类文本阅读

  • 精品合集|2021考前预测试题汇编之文学类文本阅读

    2021福建高考语文考前预测试题汇编  文学类文本阅读 (2021厦门5月质检)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北中国--萧红 一早晨起来就落着 ...

  • 文学类文本阅读:麦浪闻莺《山坡羊》有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坡羊 麦浪闻莺 周日早上,城管大队长李热心开着自己那辆跑了20多万公里的老爷车,直奔青山镇马家垴村马根根的家.马根根是李热心精准扶贫结对帮扶的贫困户, ...

  • 【重磅推荐】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你想知道的这里都有!

    文学类文本阅读作为高考常考题型,向来备受大家关注.但是根据同学们反馈的问题来说,仍有很多同学对小说类题的答题技巧掌握得不是很充实. 于是,针对这方面的问题,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小说类题型的答题技巧.如果 ...

  •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语言特色类题型汇编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语言特色类题型汇编

  • 2021备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专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夕阳红到无边 刘白羽 ①一阵袅袅的秋声在我记忆中回响-- ②我从年轻时起就有一种特殊的敏感,天空和大地还炎天如火.赤日铄金时,我却可以从天空中洒然而落的一丝清风里,意会到 ...

  • 文学类文本阅读《土地并不是只用来长庄稼的》有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土地并不是只用来长庄稼的 申赋渔 (1)它知道一切生活于其上的生物的命运. (2)大门外有一块水泥地,显得与周围的一切都格格不入.惊蛰过后,我请了一位泥 ...

  • 文学类文本阅读:李小庆《树碑》阅读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树碑 李小庆 福爷安静地坐在村东头的树墩上,脸上的皱纹和树墩那皴裂的树皮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夕阳的余晖里成了一尊雕像.树墩的后头便是一所学校.一所只有9 ...

  • 文学类文本阅读《虫鸣铺满草原》有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 虫鸣铺满草原 草原上最先醒来的不是人,不是牛羊,是小虫.早晨五点多,天还是黑的,只有一弯白生生的上弦月孤悬在东方的半空,无边的草原已经遍地虫鸣了. 什么都看不真切.繁密的叫声在黑暗里层 ...

  • 精品推荐|新高考背景下文学类文本阅读必备知识盘点及答题思路

    一.有关理解词句的题型 理解词语 提问方式 某个词语的内在含义是什么?或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答题模式 直接用原文解说.或答: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