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场上的黑话,你知道什么意思么?
北宋仁宗庆历八年,河北路黄河决口,适逢河北路走马承受公事使臣(所谓走马承受公事使臣,实际上就是中央派驻各路的情报处长)来京述职,皇帝立即召见,问他:"河北的水灾怎么样了?" 使臣答:"怀山襄陵"(语出《尚书·尧典》,意为洪水包围了高山,淹没了丘陵)。
皇帝又问:"群众怎么样了?"答:"如丧考妣"(意为像死了父母一样悲伤)。这位使臣显然没有把水灾民生挂在心上,所以面对皇帝询问,只能作此泛泛回答。看似引经据典,而且文采飞扬,可是对急于想了解具体情况的皇帝而言,就跟没说一样。仁宗于是不再提问,等他告退后,就指示有关部门:今后这些人上殿报告事情,一概要实话实说,不得搬弄辞藻。
官场流行话语中和空话同属一脉的,还有大话和假话,而且一般都是"假、大、空"同时出现。
西汉惠帝时,匈奴单于写信给吕后,言语中透露着一股轻薄。吕后大怒,召群臣商议。上将军樊哙慷慨激昂道:"臣愿将兵十万,橫扫匈奴!" 其他人也同声附合。唯独中郎将季布说:"樊哙可斩也!"为什么?当年高祖皇帝拥兵四十余万,照样被匈奴困于平城,形势危急。现在你樊哙自称以十万之众便可橫行匈奴,不是当面欺瞒吗?吕后闻言默然。不过在官场上,偏是亮起嗓门充英雄的说大话者吃得开,实话实说的季布之类大多不讨好。
汉武帝时的公孙弘就在这一点上树起楷模:他以左内史身份参加朝会,所提建议被皇上否定时,从不"面折庭争",皇帝因此认为他比别人"敦厚"。有时他与公卿大夫们开会商量取得一致意见后,拿到朝会上,见皇帝另有主张,立刻转而附合皇帝。有人向皇帝检举:公孙弘会耍两面派。
汉武帝责问他,他从容回答说:"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 皇帝再想想,对啊,同僚因其背约而说他不忠,可是从皇上看,宁可背约"臣等",也要听皇上的,岂非大忠!遂更加信任,先拜御史大夫,再拜丞相,封平津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