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比《战狼2》更值得50亿票房!
点 击 关 注 电 影 派
从 此 过 上 没 羞 没 臊 的 观 影 生 活
春节档,出了一个异类。
大家热热闹闹合家欢,它血肉横飞过大年,心理承受能力不够禁止观看。
明明是国庆档路子,偏要赶春运?
但也正是这个异类,在后台获得了宝宝们最多的点播,也成了2018春节档口碑最好的片子。
《红海行动》
作为一部不折不扣的主旋律战争片,它最容易被拿来和两部同类型影片作比——
《湄公河行动》和《战狼2》。
在派爷看来,从影片的完成度和可看性上来说,《红海》都要远远超过这两部。
《湄公河》和《红海》出自同一人之手——香港导演林超贤。
所以他很清楚《湄公河》的缺陷在哪儿——
文戏乏力,显得有些多余。
到了《红海》就干脆拿掉,一路突突突到尾。
138分钟的片子,至少有100分钟都是枪战爆破、追击战斗。
绝对说少了。
我们描述一部电影,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开头、高潮、结尾。
但对于《红海》来说,不存在的。
全程都是令人窒息无停顿的高潮,想上个厕所愣是没找到尿点。
连张涵予字正腔圆的说话,派爷都着急嫌他指挥语速太慢。
真枪实弹的大场面,镜头全程实拍。
5亿的制作成本,2亿都用在了军事装备上。
光枪支就准备了四五十款,子弹三万多发。
取景地摩洛哥,政府借出了陆军装甲,中国自己则开来了价值14亿的「临沂」舰。
林超贤自己评价它:
“在武器、场面、规模、动作量上,比《湄公河行动》提升10倍以上。”
这样一部电影,没有直男会不爱它。
难得的是,女性观众也绝对买账。
女生不爱看好莱坞大片,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乒铃乓啷打得挺热闹,但讲了啥最后也整不明白。
但《红海》的故事极其简单——
中国海军特种部队「蛟龙突击队」8人进入战乱的伊维亚共和国;
负责解救人质并保护华侨撤离。
惊心动魄的场面无缝连接,制造出了没人可以置身事外的紧张感。
派爷的一位女性朋友看完,形容自己全身脱力:
“仿佛蛟队员的命就攥在自己手里,稍不留神怕他们就挂了。”
这句话透露出来的,绝对不止浸入式的感官体验,更重要的是——
共情。
这也是它比《战狼2》更高明的地方。
《战狼2》真的拍的好吗?
好,但它成为一部现象级影片确实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凑巧在。
这样一部痛击肾上腺的影片,等你冷静下来再回味。
就会发现它在艺术手法上是有缺陷的。
它的燃也是它的病。
个人英雄主义和人物过于伟光正,让它显得有些做作。
它有在情绪上刻意引导观众。
《红海》却极为克制。
但画面的血腥残酷,又足够让看到它的人自发感受到中国军人的勇敢无畏。
《战狼》是冷锋一个人的表演,《红海》是一个小队的通力合作。
我们想象中的战争——燃;
想象中的中国军人——英雄。
但《红海》不开挂、讲战术、有牺牲伤亡也有胆怯害怕。
人物众多而真实,没一个废角。
派爷映像最深的一幕——
突击队队员到一辆刚爆炸过的车上解救人质。
一上车,横流的鲜血,肉条挂在车顶,断臂残肢,割裂分体的头颅。
哪里还有人的样子?
队员们的第一反应,愣了一秒。
他们是特种部队里的佼佼者,经历过无数的演习,面对这样的场面还是招架不住。
但他们的人性和勇敢也正是在这种畏惧中展现出来。
全片为数不多的短短几个煽情镜头,一出手,就要人命——
机枪手石头喜欢吃糖,小时候被妈妈打,吃完糖就觉得不疼了。
后来他半边脸被炸花,喉咙被一枪打穿,像个小孩子一样惊恐地喊「好疼」。
佟莉从包里掏出糖果想喂给他。
太慌了,糖纸怎么剥也剥不开。
好不容易喂到嘴里,石头也去了。
对,吃完糖就不疼了。
海清饰演的战地记者被担架抬走前。
把自己儿子的遗物,也是自己的幸运手链给了张译饰演的队长:
“记得还我啊。”
这哪是借了东西要还,这明明说的是:
“给我好好活着。”
你看,没有高喊爱国口号,靠细节就把主旋律的事儿给办了。
战争一点也不酷,战场是人人畏惧的修罗场;
军人也不是生来无所不能,只是关键时刻再怕也不往后退。
谁会不怕死?
但身后是国民,脊梁撑着国家,不能倒。
咬着牙、硬着头皮。
职责也好,高尚也罢。
献身的那一刻,从来都来不及想太多。
| 空巢青年 |
一个zan=一个zan=【2018富可自由】
千万别随便在文章下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