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生会数学”之谜团卡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今天分享“孩子天生会数学”第六章第十一节“谜团卡”。
该游戏用自制的“谜团卡”,通过醒目的卡片,对孩子进行有效的视觉刺激,强化了数字之间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尤其适合减法不熟练的孩子,通过实际操作演练这个游戏,孩子对减法的理解会更加具体和深刻。
~~~~~~~游戏分割线~~~~~~~
材料:自制谜团卡(可以用圆点贴纸自行粘贴,也可以自己设计成彩色圆点,直接打印)
基础活动:
打印好卡片后,我负责剪裁卡片,告诉恬恬我需要粘贴圆点的需求,让她自己独立完成粘贴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恬恬想把偶数粘贴成对称的形式,我考虑到后续游戏的延续,就拒绝了她的想法。但事后,我想,如果让孩子粘贴成对称的样式也并非不可,无非就是调整隐谜团的样式。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有同样的想法,不如支持她,也许能有其他不一样的收获。
带着恬恬玩了这么久的游戏,有时候她特别想给我“设计”几个游戏或者出一些难题考考我,所以剪裁好卡片后,我让恬恬自己先思考几个游戏,权当是帮她巩固基础知识了。
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当做游戏开始前的热身阶段,让孩子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互动过程中。这样给孩子充分的自主思考过程比我们强迫,孩子来玩游戏,效果要好的多。
恬恬玩了排序,找出最大和最小的谜团卡,以及凑10的游戏。
通常凑10游戏玩多了,当孩子拿到1-9的卡片时,会不假思索的就玩凑10的游戏。我在恬恬完成2张谜团卡的凑10后,建议她用3张或者4张卡片来凑10。
这类游戏我们玩的也比较多,恬恬稍作思考,迅速完成了凑10。
以上基础游戏,旨在帮助孩子熟悉谜团卡,并从孩子熟悉的游戏着手,提高孩子参与游戏的兴趣和配合度。
扩展与延伸:
让孩子将1-10谜团卡按奇偶分类,并分别计算奇数列相加,偶数列相加的结果,顺便验证奇偶数相加后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的规则。
最终,将1-10所有的数字相加,计算结果,并验证奇偶数规律。
用谜团卡计算和验证奇偶数规律,比数字计算的结果呈现更加鲜明,通过孩子自己动手操作和验证,更有助于孩子理解和记忆。
平常熟悉了两个数字求和等于15的计算,这次让恬恬用3张谜团卡来凑15。我没有提示具体的思路,希望孩子能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发现和总结规律。
恬恬采用了先凑10再凑5的方法,枚举了不同的凑15组合。凑完后,她觉得方法不会再有更多了。
我提示她,既然凑了10,那么5是不是也可以凑一凑呢。她立即想到了2种凑15的方法。
接下来,我引导她不一定非要通过10+5来凑15,也可以考虑其他的组合。
在我的引导和提示下,恬恬大致理解了需要如何转换数字来达到凑几的思路,这在以前是没有尝试过的,所以对这个方法,恬恬还是比较感兴趣的,自己也在一一尝试,并记录在白板上,从而避免有重复组合。
数学很多的计算技巧都是建立在有规律的套路基础上,通过熟悉套路,从而理解规律,这是最有效的掌握技巧的方法。
我们在学龄前启蒙阶段,不一定非要给孩子灌输多少规律和公式,只需要引导孩子去尝试和体验就好,孩子的兴趣和思维方式都是在一次次的思考中逐渐建立的。
有了凑15的体验,让孩子再尝试凑20,就相对轻车熟路一些。孩子会按照她所掌握的套路去完成凑20的游戏,这个过程中,家长不需要过多干涉,支持她自己动手,观察她的思路即可。
凑20的游戏其实是让孩子进一步熟悉数字组合的规律和技巧,孩子虽然在凑数求和,但实际上游戏中涉及的排列组合规律已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了孩子。
恬恬在玩凑20的游戏时,发现一个规律:无论怎么凑,最终都会通过凑10来达到凑20的目的。
隐谜团卡就是没有粘贴圆点贴纸的卡片,做谜团卡时,剪裁下的部分就是隐谜团卡。用隐谜团卡玩减法非常简单,只需要用隐谜团卡遮住相同格子的谜团卡即可。
在用隐谜团卡玩减法游戏时,有3点建议:
1)尽可能玩一些孩子略感难度的减法游戏;
2)家长口述算式后,建议孩子先计算并说出答案,再通过隐谜团卡片来验证答案的准确性;
3)对于减法不熟练的孩子,建议重复多玩。
本节游戏,通过谜团卡的组合,让孩子熟悉和理解数字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并且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体验到了不同数字的奇妙组合。通过隐谜团卡和谜团卡的结合,让孩子更直观的感受到了减法的意义,提高了减法计算能力。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愿我的分享与你有益!
点点点,赞和在看都在这儿!
淡定的恬妈
新浪微博:淡定的恬恬妈
不是专家,但一直用心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