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彩逆市升温
历史上,铜胎画珐琅是我国瓷胎画珐琅的前身,它是我国铜胎掐丝珐琅种类中的一个品种。铜胎掐丝珐琅,又名景泰蓝,它是一种将各种颜色的珐琅附在铜胎或是青铜胎上,烧制而成的瑰丽多彩的工艺美术品,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元朝。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兴盛起而得名。
区别珐琅彩和粉彩的标准参考如下:
1、珐琅彩彩色繁多,多到十多种不同的色,而粉彩釉虽比五彩釉色彩总数要多些,但在同一器上还达不到珐琅彩那么丰富。
2、珐琅彩料绘制的花纹是堆起来的一层厚厚的料,有立体感,用手指可摸得到;而粉彩釉是一薄薄的釉水涂上的,很平坦,摸不到凸起的感觉。
3、珐琅彩色调非常艳丽美观,而粉彩则显得不及。
4、珐琅彩料较厚的地方釉面出现极细的开片,并明显有玻璃质感;粉彩不存在开片的问题,且无玻璃质感(不反光)。
5、珐琅彩没有蛤蜊光晕散现象,而粉彩器则有极美的蛤蜊光晕散在色彩的周围。
珐琅是什么呢?我们通俗地讲,跟我们生活比较接近的就是过去那搪瓷盆。搪瓷盆今天不怎么用了。我小时候脸盆都是搪瓷盆。现在都是不锈钢的或者是塑料的。搪瓷,就是金属胎做胎,烧上珐琅,我们搪瓷盆一般都是铁皮做胎,耐腐、漂亮。
雍正朝自炼珐琅料的成功应当说是一个划时代的伟大创举。在当时,仅仅依赖西洋进口,珐琅料供不应求,很快面临枯竭。西洋进口的颜色最多有七八种,已经不能满足多层次绘画的需求。此时的珐琅彩生产由于画院画家和西洋画家的全面介入,已经由康熙时期有花无鸟、有鸟无花的纯图案画面,演进到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新境界,几种单一的色料已经不能满足瓷绘画面多层次色彩对比的需求和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装饰要求,没有足够多色调的料彩不可能圆满地完成传统工笔重彩绘画,自制珐琅料已经迫在眉睫,否则这一新兴的彩瓷品种会因彩料单调枯竭而停止生产。
按装饰工艺不同,珐琅器可分为掐丝珐琅、錾胎珐琅、画珐琅、透明珐琅等,也有将上述二种或二种以上工艺结合起来共同装饰一件器物的,称之为复合珐琅。其中与瓷器有关的珐琅工艺只有一种,即画珐琅,一般称之为“珐琅彩”,其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至于其俗称“古月轩”,由于目前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瓷器上从未发现有署此款者,而在晚清玻璃胎画珐琅上见有个别属此款者,所以推测很可能是晚清时期宫中所藏署“古月轩”款的玻璃胎画珐琅流散出宫后,被古董商看到,遂误认为瓷胎画珐琅上亦署“古月轩”款,进而将瓷胎画珐琅称作“古月轩”。
珐琅彩的仿制主要有两种方式:旧胎画新彩。这种仿制品的造型与胎质、釉色上与真品相差不多,但由于素胎往往保存方式不当,挂釉绘彩烧制后,仔细观察会看到底色上有脏东西,再有后挂彩烧制的多是经过几次烧制才完成,太过于求似,难免弄巧成拙,匠气十足,终究得不到前人烧制珐琅彩瓷器的真谛,时常有釉下划痕、错字等需仔细研究的地方。
画珐琅,珐琅器品种之一,一般特指铜胎画珐琅,又称“洋瓷”。画珐琅也有用其他金属做胎,如:金胎画珐琅、银胎画珐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