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印:赵之谦的“丁文蔚”究竟好在哪儿?
对于整个中国篆刻史,赵之谦是一位无论如何也不能错过的大师级篆刻家,他诗、书、画、印“四绝”名声远播,但我们翻看赵之谦年谱,他曾售书、售画,却没有售印的记录,可见,他对自己的篆刻作品是极珍视的,他自己也说:“生平艺事皆天分高于人力,惟治印则天五人五”,他自认其他艺术门类,自己所依凭的多是天分,而在篆刻一道,他是下了相对较多的功夫,做了相对较多的后天努力的。韩天衡先生称“他存印大致不出三百方,按赵氏在京两载,仅刻印二十,其四十后又极少奏刀,可见一生治印无多。”(《天衡印谭》)据舒文扬《赵之谦经典印作技法解析》中称:“他刻印的总数约在360方左右,其中他的自用印大概在97方左右”显然,他一辈子下来,刻印不多,比早一点的一生刻印万计的吴让之差得远,比后来民国时期的陈巨来一生刻3万方(不知道怎么完成的,怎么算也不好完成)来说,更是只是百分之一的量。
(赵之谦和他的“丁文蔚”)
但尽管如此,赵之谦一生印作几乎方方都是精品,跟他的书法不一样,他的印甚至不存在褒贬毁誉问题,几乎不论什么人,“都异口同声赞美,许为明清以来翘楚”(马国权先生语)。
今天我们就来读赵之谦的一方印,就是下面这方“丁文蔚”:
(赵之谦刻丁文蔚及边款)
这方印的边款所记为:“蓝叔临别之属,冷君记。颇似《吴记功碑》。己未十二月。”据边款载,这方印刻于咸丰九年十二月,即1859年,这一年赵之谦31岁,还没有经历丧妻丧女的家难,还有血气方刚横空出世的探索勇气。这方印现藏上海博物馆。
1、刀法上的单刀冲。这方印是赵之谦的创新白文印,它的最大特征就是单刀冲刻,走刀大胆而爽利。这种做法,在前人的印作中极少见,而31岁的赵之谦以十足的创新精神开创了单刀制白文印的先河。要知道,赵之谦最初学印,是学浙派入手,多用切刀,这方印却不单用冲刀,还用了单刀冲刀,当然,这方印也没有全用单刀刻成,“文”字的末两笔与“蔚”字基本上系用双刀冲刻完成,也正因此,更加烘托出印面右半部丁字劲峭猛利的单刀效果,这种对比,当出自赵之谦精心的安排,而不是完全出自偶然,“丁”字以及印面效果呈现出来的效果,赵之谦说“颇似《吴记功碑》”,显然,这是他刻意追求的效果。这种刻法在赵之谦可能只是一种尝试,可是对整个篆刻史来说,这种单刀冲刻的方法到了齐白石(齐白石学印先学浙派,后学赵之谦)手里,他大受启发,猛力探索,最终以单刀冲刻的刀法开宗立派,赵之谦这种刀法对齐白石的启迪作用是明显的,其影响是深远的。
赵之谦用到《吴纪功碑》体势的还有的另一方印,就是这一方:
(赵之谦和他的“元祐党人之后”)
“元祐党人之后”,字法同样是《吴纪功碑》体势,所不同的是这方印刀法上是用双刀完成了所有笔画,足见在字法上,他用《吴纪功碑体势》并不是没有深入思考。
2、字法上的“印外求印”与《吴纪功碑》。赵之谦这里说的《吴纪功碑》全称叫《吴天玺纪功碑》,是三国时期吴国刻石。相传东吴天玺元年(即公元276年),东吴末帝孙皓为维护统治,制造“天命永归大吴”的民间舆论,伪称天降神谶而刻此碑,故此碑又称《天发神谶碑》。这个碑在篆刻史上非常有名,它通体篆书。阴刻21行224字。因石断为三,俗称“三段碑”、“三击碑”(一说是分刻于3段石碑上),印面字体篆体方整,有隶书之意(这个时期正是篆书向隶书发展的重要时期),笔力雄健。相传为东观令华覈撰文,书法家皇象所书。原石立于建业城南岩山断石岗上,后几经迁徙,置于上江两县学宫(今夫子庙)尊经阁。清嘉庆十年(1805)毁于火灾,煦园夕佳楼西侧围墙尚有晚清重刻的碑文。说它有名,是因为这个碑中碑文的体势除了有赵之谦的这方印之外,还跟另两位大篆刻家徐三庚和齐白石相关。
(《吴纪功碑》局部)
要知道,在赵之谦之前有两种篆刻创作方法,一是“印中求印”(邓石如前),一是“印从书出”(邓石如后),而赵之谦直接从碑文中获取资源以及体势来制印,即“印外求印”的新思路。关于《吴纪功碑》,值得说的有两个人,一是齐白石受赵之谦影响的不仅是上面所说的单刀冲刻,还有赵之谦给他的《吴纪功碑》的提示,齐白石把《天发神谶碑》的碑文篆书体势发挥到了极致;二是徐三庚的篆书风格也得益于《天发神谶碑》,而其创作方式是“印从书出”,由此他的篆刻风格自然也是《天发神谶碑》风格的,可以说,徐三庚自家面目突出的篆刻风格由于是基于《天发神谶碑》的。
(印与碑文字体势的关系)
“印中求印”的创作模式,即“出入秦汉,绳趋轨步,一笔一字,胥有来历”(叶铭《赵撝叔印谱》序),而“印从书出”则相对依赖印家通过个人努力所能达到的篆书水准;而赵之谦的“印外求印”,更需要掌握丰富的金石资料(包括碑),这种创作方法不是从金石资料中找文字资料,而是消化金石资料中的文字体势,这需要非常高的金石修养。也是更高级的创作思维,在这一点上,赵之谦是开路人。
3、章法上的疏密。强调疏密对比,是赵之谦从邓石如处继承来的,“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密处使之更密,疏处使之更疏,甚至成为赵之谦篆刻章法的基本原则,被赵之谦认为是“无等等咒”。这一方印,三字中“丁”、“文”二字天然稀疏,“蔚”字字形天然繁密,如果是汉白文式的常规安排,应当是“丁”、“文”占地小,而“蔚”字占地大,但赵之谦偏偏一反常规,让稀疏的“丁”字独占一行,文与蔚组合占左半印面,由此形成了强烈的疏密对比,特别是印面下部的疏密对比,这种视觉冲突,增加了印面审美元素。
4、章法上的呼应。除了疏密,这方印里还有一组呼应关系,也非常巧妙,即“文”字上部斜肩形成的两个三角形留红,与“丁”字下部形成的两个三角留红的呼应,这造就了这方印在用刀猛利、体势猛利之外的平衡与和谐。如果没有这个呼应,这方印的印面就过于险劲,而缺少安稳。
(两处留红的呼应)
赵之谦是晚清最重要的印人之一,他的学印经历足为后人法则,他的好友胡澍在《二金蝶堂印存》的序言中说:“初遵龙泓,既学完白,后乃合徽、浙两派,力追秦汉……”,这对于初学篆刻的朋友来说,是一条完美的学印路线,他的印外取法能力之强以及作品的精彩之处,我们会在以后陆续说到,好在这位天才印人的印作并不多。
(【布丁读印】之13,部分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