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第209课:“踧踧周道,趜为茂草”中,趜是什么意思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是第209课,讲《说文解字》“走”部汉字中的六个汉字,虽然这六个字都跟人的行走这件最通俗的事情相关,但却都是枯燥的生僻字,我们限于课程的完整与连续性,我们不能跳过这些字,只能枯燥地学习下去。

(行走的女人)

今天的六个字分别如图:

(今天要讲的六个汉字)

1、䟇。读音有两个:

(一)jī。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䟇,走也。从走,幾声。”形声字。本义是走。除《说文解字》外不见其他典籍有实例记载。

(二)xī。同“<走希>”,读音出自《集韵》。《集韵·微韵》:“<走希>,走貌。或从幾。”《五音集韵·微韵》:“䟇,同<走希>,走貌。”亦不见其他典籍有实例记载。我们知道,古人的走,实际是现代汉语的跑,那么,这个走貌,也就是跑的样子。

(跑的样子)

䟇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䟇字的小篆写法)

2、<走岪>(这个字GBK字库没有,大部分设备不能显示,字形是<走+岪>)。读fú。《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走岪>,走也,从走,岪(fú,山腰上的路)声。”形声字。本义是走,走貌。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篇》、《韵》皆作‘䞞’,云:‘走貌’”《龙龛手鉴·走部》:“<走岪>,或作䞞,今。走貌。”不见其他典籍有应用实例,亦无法辨析它跟“䟇”的区别,我们只能当他们是同义字来看。

<走岪>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走岪>的小篆写法)

3、<走矞>(这个字GBK字库没有,大部分设备无法显示,字形为<走+矞>)。读jú。《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走矞>,狂走也。从走,矞声。”形声字,本义是狂走貌。徐锴《说文系传》:“<走矞>,急疾之貌也。”朱珔《说文假借义证》:“《礼运》‘故鸟不獝,故兽不狘’注:‘獝、狘,飞走之貌也。’獝亦当为<走矞>。《周礼·大司乐》注作‘故鸟不矞’。矞乃<走矞>之省借。“《字汇·走部》也说:“<走矞>,狂走貌。”所谓的狂走,在现代汉语里,其实就是狂跑,狂奔。类似《疯狂的石头》里的这位:

(狂跑)

<走矞>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走矞>字的小篆写法)

4、䟂。读mán。《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䟂,行迟也。从走,曼声。”形声字,本义是迟缓。桂馥《说文义证》:“反快为慢。”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今人通用慢字。”《蜀方言》卷上:“迟缓曰䟂,《说文》‘行迟’也。引申为凡迟缓之称。今借用慢字。慢,惰也。”又行迟貌。《广韵·桓韵》:“䟂,行迟貌。”慢走的样子。

(慢走)

本义之外,又指行貌。《字汇·走部》:“䟂,行貌。”

䟂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䟂字的小篆写法)

5、趉。读jué。《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趉,走也。从走,出声。读若无尾之屈。”无尾之屈是指字的读音。徐灏《说文注笺》解释:“读若无尾之屈者,所以异于屈申之屈也。今粤人言无尾之屈,正读瞿勿切。”形声字。本义是突然起行。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玉篇》曰:“‘卒起走也。’按:今俗语有之。”清代胡文英《吴下方言考·黠韵》:“趉,怒而走出也。吴中谓人含怒不别而行曰趉。”又指突然行走貌。《龙龛手鉴·走部》:“趉,卒走貌。”

关于字形里的“出”,吴大澂《字说·出反说》指出“出”是脚穿上鞋出门之形,吴说:“古人出则纳履,返则脱履。”并指出今天朝鲜、日本等国家仍保留着这一习俗,《说文解字》对出的解释是“进也,象艸木益兹上出达也”,两相比较,吴说更靠谱些。杨树达《中国文字学概要》也称:“从人足在坎内向处出之形。”如果从这个角度理解,“趉”的意思就好理解多了,它也有会意字的成分。就是离开、出走,相当于现在的“离家出走。”而实质上,离家出走,大多也是带着生气(怒)的原因才会发生的事情。

【猜想】其实这个字容易理解,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出走”,这实际上就是“趉”的字形,出走的原因大多是因为生气。

(出走)

本义之外,又用作方言:逃匿。民国年修《福建新通志·方言》:“逃匿曰趉。”

另外,趉还同“<足出>”。《集韵·迄韵》:“<足出>,走貌。或作趉。”《正字通·走部》也有同样的记载。

趉字的小篆写法:

(趉字的小篆写法)

6、趜。读jú。《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趜,穷也。从走,匊声。”形声字。本义是穷。徐锴《说文系传》:“步所穷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字从走,疑当为穷奔也。”《玉篇·走部》:“趜,穷困也。”《广韵·屋韵》:“趜,困人。”

【猜想】为什么表达穷的字会放在“走”部呢,是不是因为走投无路呢?

清代毕沅《音同义异辩》有:“趜,《诗》:‘踧踧周道,趜为茂草。”《传》:“穷也。今作鞠。”这句诗出自《诗经·小雅·小弁》,今本多写作“踧踧周道,鞫为茂草。”其实这里的“鞫”,最早应为“趜”,顶不济也应当写作“鞠”。可是在大部分《诗经》译本里,“鞫”译为堵塞,称荒草堵塞了道路,实际上,趜的本义是穷,在这里相当于“只是、只剩下”,平平坦坦的京都大道,如今只剩下茂盛的野草。

(踧踧周道,鞫为茂草)

本义之外,趜还指体不伸。唐代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三引《通俗文》:“体不申谓之趜。”

趜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趜字的小篆写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