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神”西门吹雪,真的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剑神西门吹雪,真的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身为古龙迷,总是难免被问到这么一个问题:《楚留香传奇》和《陆小凤传奇》这两本书,你更喜欢哪一本?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换句话说就是大家谁也不服谁。作为古书中风格较为相似的两个经典系列,被拿出来比较早已经是常事。

对于这两部作品,我一直是偏向《陆小凤传奇》更多些,不为别的,就为了陆小凤那一群性情各异特质鲜明,有血有肉的好朋友。而在陆小凤的好友中,有两位是特别出彩的,有时候甚至能盖住他这个主角的光芒,这两位就是花满楼和西门吹雪。

西门吹雪是古龙花了很大力气去塑造的一个剑客形象,他剑术通神,常年身穿白衣,性格也像这雪白的衣裳一样孤高冷傲。他没有什么兴趣爱好,除了追求剑道上的突破之外,似乎是别无所求了。可以看出,古龙对自己笔下这个角色也是非常欣赏和满意的,于是《陆小凤传奇》系列的第七本直接定了书名《剑神一笑》,西门吹雪“剑神”的名号便是由此而来。

作者花了这么多笔墨去着力塑造的一个角色,自然是得到了许多读者的青睐和追捧,甚至有人认为西门吹雪是陆小凤系列里的第一高手。

这种想法在只看过改编影视剧的人群中更加常见,我认为一是改编影视始终难以还原原著所有的设定和细节,二是西门吹雪的人设台词比较具有迷惑性,给读者一种‘他很强’的既视感,简单点说就是装x效果拔群。

那么放在原著中的话,西门吹雪的真正实力究竟如何呢?作为一个小说通读过好几次的古龙迷,我只能遗憾地说一句:“他的确是个高手,但远远配不上‘第一’‘最强’这些形容词,甚至能否排在绝顶高手中的前列都很难说。”若要品评一个角色的武功高低,不能光凭几句描写和台词就下定论,应该看看他与其他人交手的战绩究竟如何。

西门吹雪在原著里第一次与人交手,是在《陆小凤传奇之金鹏王朝》的引子中对阵“闪电刀”洪涛。面对江湖中声名不小的洪涛,他身穿胜雪白衣,轻飘飘一剑就洞穿了对方的喉咙,拔剑后还不忘轻轻的吹落了剑尖上的一滴鲜血。

这段杀人吹血的描写可以说是小说装x界的圣手,冰山一般寡言冷傲的性格也为今后武侠小说中高手的形象塑造提供了一个范本,绝顶高手的形象跃然纸上,看上去非常唬人。没错,仅仅只是看上去罢了。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熟悉古龙作品的读者都知道,古龙喜欢用出场人物一个比一个厉害,名头一个比一个唬人的写法来衬托他真正想写的那个人的实力。这种层层衬托以表现最终层实力的写法在《七杀手》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展现,周星驰前几年的电影《功夫》也采用了类似的表现手法,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古龙写“闪电刀”洪涛杀“一刀震九州”赵刚,照他写作的那个套路,两个人外号的名头不小,本事却未必很大。西门吹雪轻易就杀了洪涛,只能说明他是个剑术高手,“高”究竟有多高却未可知了。

西门吹雪第一次跟绝顶高手交手,是在《金鹏王朝》中对战峨嵋派掌门人独孤一鹤。

这独孤一鹤可不是像洪涛那样的伪高手,《金鹏王朝》第三章原文,陆小凤说在他看来,天底下武功能达到巅峰境界的就只有六个人,独孤一鹤跟西门吹雪都在其中。作为整个系列的主人公,陆小凤曾经以绝技“灵犀一指”夹住过白云城主叶孤城的剑招“天外飞仙”,实力自不必说,他的眼光不会有错。

他们之间对战的战绩如何呢?先看结果:独孤一鹤死于西门吹雪之手。看客别急,我说这个结果并不是要推翻自己的观点,相反的,这一战能佐证我的观点。独孤一鹤与西门吹雪孰强孰弱,陆小凤自己其实早在这两单挑之前就已给出答案。

《金鹏王朝》第九章中,陆小凤跟花满楼谈到此时应该在交战的两人,原文如下:

陆小凤道:“那只因他还没遇见过独孤一鹤这样的对手!”

他慢慢的接着道:“独孤的剑法沉着雄浑,内力深厚,攻势虽凌厉,防守更严密,交手经验之丰富,更不是西门能比得上的,所以他三十招之内若不能得手,就必定要死在独孤的剑下。”

花满楼道:“你认为他三十招内绝不能得手?”

陆小风叹道:“没有人能在三十招之内制独孤的死命,西门吹雪也一样不能!”

从这段原文来看,陆小凤明显是认为西门吹雪不如独孤一鹤的,此行比武必死无疑,随后得胜归来的西门吹雪自己也承认了这一点。同样是在第九章,原文如下:

西门吹雪道:“我三次出手,三次被封死,就已知道我杀不了他,杀人的剑法若不能杀人,自己就必死无疑!”

陆小凤叹道:“你虽然很自负,可是你也有自知之明,所以你还活着!”

西门吹雪不是个会说谎的人,从他嘴里说出的话绝对是可信的,这场决斗剑神输的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么他明明实力不如对方,依然能在比武中胜出的关键是什么呢?说起来可能有些玄乎,全靠运气。

在我看来,西门吹雪的武功不能算六大顶尖高手里最高的,运气却可以算是他们中最好的。

他之所以能战胜本赢不了的独孤一鹤,全是因为独孤一鹤在这之前刚跟霍天青交过手,损耗了一大半内力。这就相当于游戏里只剩半管蓝也不补,跟人PK打一半空蓝了放不出技能,可不只能乖乖等死了吗?

凭借狗屎运保佑,西门吹雪成功吃到了独孤一鹤这个经验包,升级进化。常人一辈子能摊上这么一次好运已经是要谢天谢地了,可剑神不是一般人,他的好运气还没完呐。

要聊西门吹雪的第二次好运来,首先得说一个人——远在海外的白云城主叶孤城。

上文说到,陆小凤认为天底下只有六个人的武功境界能达到巅峰,叶孤城就是其中之一。此人第一次出场是在《绣花大盗》,一式“天外飞仙”得陆小凤评价道“这一剑的锋芒,竟似比西门吹雪的剑还可怕”,可见其武学境界。

巧合的是,绝顶高手叶孤城不仅仅是位剑客,他跟西门吹雪还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两个人都喜欢穿白色衣服,都漠视人的生命只一心追求武道,性格都像座冰山似的又冷又硬不易亲近。这样两个极其相似的武痴都认为剑术上只有对方配做自己的对手,于是相约决斗,这便引出了陆小凤传奇系列的第三部《决战前后》。

月圆之夜,紫禁之巅,一剑西来,天外飞仙。

叶孤城与西门吹雪约在紫禁城的太和殿房顶上决战,这个消息使得武林震动,几乎所有武林中人都想来观看这场武道盛宴。

月圆之夜前夕,西门吹雪跟陆小凤诉说了自己内心的不安,他认为这场决战之后自己必然败北死于叶孤城剑下。这段话古龙给出的解释是:西门吹雪此时已经娶妻,他的心里除了剑道之外还有了对妻子的爱和不舍,所以剑法必然会比从前软弱。

其实用不着西门吹雪自我剖白,拥有主角光环加持的陆小凤也看出了这一点,一时间房子里弥漫着愁云惨雾,但是不用为剑神担心,因为他的狗屎运又来了。

叶孤城跟西门吹雪这次约架,抱的目的并不单纯。他是想借这次在紫禁之巅约架的机会用替身唬住众人,自己潜入皇帝寝宫杀人谋反,然而事情败露,阴谋被陆小凤戳穿。叶孤城身陷众多高手与大内禁军的包围,知道自己这回是死定了,索性答应西门吹雪来场真正决斗的要求。

武林近三百年来两位最富盛名的剑客决战的大事,到这里才算刚刚开始。古龙在前面用了大量篇幅来为这一刻做铺垫,这一刻也是《决战前后》整本书的高潮部分。

这两位先是进行了一番剑客究竟该“诚于剑”还是“诚于人”的辩论,然后正式开打。此时西门吹雪心里尚且有对妻子的不舍情意,叶孤城明知自己将死,两人心中都有杂念。也就是说,两人应该都不在最佳状态。不得不说有些可惜,这场氛围渲染了整本书的高手对决,还是没能做到尽善尽美。

决战的结果是西门吹雪胜出,叶孤城死在了他的剑下,单纯用影视剧表现的话,观众一定会觉得处境类似的时候西门吹雪实力仍是胜过叶孤城的。那么就来看看,原著文字到底是怎么描写这场决战,出自《决战前后》第十二章。

这已是最后的一剑,已是决定胜负的一剑。

直到现在,西门吹雪才发现自己的剑慢了一步,他的剑刺入叶孤城胸膛,叶孤城的剑已必将刺穿他的咽喉。

这命运,他已不能不接受。

可是就在这时候,他忽又发现叶孤城的剑势有了偏差,也许只不过是一两寸间的偏差,却已是生与死之间的距离。

这错误怎么会发生的?是不是因为叶孤城自己知道自己的生与死之间,已没有距离?

可以看出,原著行文对于这场决战已经有了很清楚的定论。叶孤城武功胜于西门吹雪,可他心里清楚自己进的是个死局,那么比起死在那些大内侍卫手上,还不如就死在西门吹雪的剑下。于是他故意放偏了自己的剑势,让对手的剑穿胸而过。也就是说,西门吹雪能赢这次决斗,全靠对手心如死灰之后的放水。

作为古龙先生钦点的“剑神”,前两次对战绝顶高手都赢在狗屎运,这实力似乎跟西门吹雪的名声不大相符。有人说西门吹雪是在战胜叶孤城之后才感悟了更高境界的武学,所以后几本书展示的才是西门吹雪的真正实力。

然而我想告诉这些读者,很遗憾,即使是在吃了叶孤城这个经验包二次进化之后,西门吹雪在书里表现出的实力也实在配不上第一高手四个字。

系列第四本《银钩赌坊》中,西门吹雪一剑就击杀了魔教长老枯竹,但他依然坚持叶孤城的“天外飞仙”无瑕无垢,是无法被破解的剑招。在《幽灵山庄》结局部分,陆小凤则担心西门吹雪跟木道人碰面,因为他看出西门吹雪绝不是木道人的对手,不希望自己的朋友就这么送命。

陆小凤口中天下间武功达到巅峰境界的六个人里,已知西门吹雪至少不是其中三个的对手,这可不是顶级中的末流水平么?更别说《凤舞九天》中的神秘小老头,武功表现更是能把剑神秒成渣,只是这本书后半本公认的是由他人代笔,故不纳入参考范围。

西门吹雪既被誉为剑神,受到无数读者吹捧武功,但论起硬实力竟然远远不如另外三名剑客。更奇怪的是,虽然他硬实力是如此不济,但在古龙为他的各式用力吹捧和影视作品表现的作用下,很多人提起《陆小凤传奇》中的高手,第一个想起的就是西门吹雪。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西门吹雪这个大众心里第一高手的名头本质是什么呢?

我想一是现代社会的浮躁导致很多人在面对一件事时,并不会去仔细探寻事情的真相,他们往往只会注意到一些流于表面的事况;二是很多人具有从众心理,一件事如果很多人都持相同的观点,那么他们也会认为这种观点肯定没有错,盲目的跟从大多数人。

现在网上有不少人主张“热搜等三天”“吃瓜不评瓜”等,正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了上文所说的这两点。一件事究竟如何,我们绝不能在不了解的时候就轻易下定论,否则大众的民意只会从此沦为媒体引导舆论把握风向的工具。

胡逸之:我爱你,与你无关

新版《天龙八部》中,金庸为何让王语嫣最后和慕容复在一起了?

独孤求败:剑魔,孤独的天才

(0)

相关推荐